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陇革命运动概略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趙西山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秦陇革命运动 關中革命 光绪

    关中革命发端,始于光緖三十年。蒲城富家子井勿幕,因家道衰落,入四川,投其同鄕张铎,入张私塾读书,胸怀大志,结识川中熊克武、但懋辛等,常以恢复祖国自命。翌年赴日本,适値先 总理组织同盟会,与于右任等同时加入。三十二年,囘陜革命,因风气蔽塞,成效甚微,复归日本。三十四年二次囘陜,始联络咨议局副局长郭希仁。时陕西高等学堂敎授景梅九、郭瑞浦二君,均为同盟会员,亦正密谋革命运动。先是郭在保定,组织中华同盟会支会,得识陜籍在保协和武备学生钱鼎、党仲昭、张寳麟等十余人

  • 文章就學申江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劉文海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申江 辛亥革命 汉口

    我是辛亥前一年,由陝西渭南縣象峰高等小學畢業,時年齡虛年十七歲。當畢業那年,我因陝西交通不便,風氣閉塞,頗有遠走高飛前往江南升學的願望,奈先父遠客甘肅酒泉縣,無法依膝請示,幸家兄就學西安省垣,得趁近通信與謀。他接到我的信說明我的願望,卽手囘信表示同意;並且通知我他會爲我尋覓同行伙伴,鼓勵我預作準備。不久後,我由學校畢業,他的學校放假,我們同返家中過年,見面時他便興高采烈的當着先母面前,對我說:有個他的同學謝君懷英字子傑,長安縣人與我同歲,也要去江南就學樂...

  • 文章附錄:克復潼關紀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历史 辛亥革命

    東事方亟,鈁率大軍疾趨,十九至華陰,規畫戰備。二十日至三河口,敵豫安置銅砲兩尊,守者百餘人,偵探四人,我軍以鎗擊之,敵燃砲無彈,倉卒東走,(蓋潼關巡防在敵中有爲我內應者,已於夜間暗去其彈,只使設空砲也。)我軍乘勝長驅,進至城下,惟時我軍僅兵一營,砲四尊而已,與敵兵酣戰數鐘之久,已至薄暮五鐘矣。而我南路兵適到南門之駱駝陵下,至此兵亦只一營,砲亦只四尊也,於是兩路夾攻;詎料敵用新式機關礮,子落如雨,我軍受傷者數十人,陣亡者尙未及確査。時忽大雨如注,積潦成河,...

  • 文章李儀祉:硤石遇盜記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7-15
    关键字: 李仪祉 辛亥革命 硤石

    辛亥前,余负笈柏林,已二年余,忽武汉举义旗,全国革命军蠭起,余思此次革命不成,国将亡矣。购枪弹,携之返国。至日内瓦,遇张继、褚民谊等,同舟东发。抵沪,则浙军已定金陵,黄兴组织元帅府以待 孙总理,南北战事已停,余于是在沪制造厂,日事练习步枪射击。浃旬,南北议和,惟陕西战仍未已。时于右任任交通总长,欲派余任津浦铁路局长,余以学未有成却之。又电陕督举余为参议员,亦辞未就。盖一心欲西行以完成学业耳。时有豫晋秦陇红十字会之组织,留日本囘省学生所倡也。闻将西发,余欲

  • 文章陕西辛亥革命重要文告(六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档案资料

    陕西辛亥革命重要文告(六续)(十七)兵马都督张云山安民演说兄弟是洪字号多年,又入了革命党,幷不是我反敎,因为同是灭旗兴汉,本来不必分,所以重立一个三合会。这三合会是三家合在一起,同办一事,灭了仇敌,夺囘汉家江山,与先人争一口气。如今我陕西的旗人,算是杀尽了,不知外省都是怎么样,还不敢说太平无事的话。可恨我们兄弟,不明大义,竟然混闹起来,这岂是我会兴汉灭旗的意思吗?中国汉人,同是一个先人,所以同是弟兄相待。弟兄受旗鞑子害,眼看见不救,叫不得人。把鞑子害除了

  • 文章楊仁天先生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期  作者:蔡屛藩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杨仁天 辛亥革命 赈灾

    世务,因感于黄花冈之役,乃与革命同志井勿幕、郭希仁、张云山、马玉贵等结识遂加入同盟会,献身革命。辛亥西安擧义,与曹印侯起兵渭南,任敢死队标统,醴泉甘河之役,以白刄长矛与枪砲战,斩获甚众,清军为之丧胆,世服其勇,谓为儒生革命精神之表现。民元共和吿成,率编余部队驻泾阳王桥鎭,濬修龙洞渠,夙夜督工,隔年乃成,泾原高醴数县人民,咸被其惠,即今陕西最康乐富庶之泾惠渠前身也。民四陆建章督陕大杀党人,先生结合同志,力谋抵抗,同志方象坤遇难焉。未几,陈树藩继督陕又戕害党人

  • 文章劉永祚先烈與韓城雙糧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王克明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劉永祚 韓城雙糧 辛亥革命

    有奇计算。由此有清二百多年,韩城人民生活较邻县困苦。丰年可以勉强过去,荒年则父子离散,夫妻各奔西东,最严重的是光緖三年,曾有过人吃人的惨事。辛亥革命后,民初多故,接着军阀祸国,满清暴虐的劣政,未能及时纠正。直到民国廿八年,为抗战军粮,田赋改征实物,县民有不胜负担的苦楚。乃集议推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陈诉,期改正暴歛陋规,以苏民困,约在三十二年得中央答复,允于抗战胜利之日起,蠲除附加部份。县民闻讯,莫不额手称庆,欢呼德政。附注:此事只凭幼时记忆,并无资料可查,故久久

  • 文章辛亥西安擧義東征日記(選載)(最後附錄:克復潼關紀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張伯英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 东征

    卷携私物鼠窜鹰飏者。及城失,命齐驻华阴有退至省者,有退至华州者,有掩旗息鼓不知所止者。假令尔等为统帅,当何以处之?今告尔执要数语,切记之:潼关陕西门户一失,堂奥不守,革命党人无死所矣。」再静听命令:敌约马步砲混成六营之谱,占据东西瑞村、坡头庙、金盆、敎裏一带,我军两部进攻。大都督带领一支队由大道进攻,队伍如下:李长兰马队,陈殿卿、宋兴汉步队并砲队。余带一支队由南北营向潼关攻击,队伍如下:谢彩臣七标一二营,王印升、张建魁等步队。接济各营派人运蒸食至阵地。周

  • 文章辛亥西安擧義東征日記(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張伯英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日记 东征

    心力俱碎,无一刻辞劳怨。初拟东征,人言纷纷,丧师失城,谣言盈关中。此次冒雪出入枪林弹雨,得将潼城奉还我八百万秦民,得慰我已亡战友,得息仔肩以保余生,未得死于敌,几乎死于友,今幸而免,虽翔初兄知我之深以家保,诸公爱我之切力为辩,以我作无我,命未终,天鉴不爽也。我今若不急早囘头,恐身败名裂,空演革命。初四日,华阴大军移驻潼关,中途至全店,遇楚赏斋、任敬海,知运动得中州大侠王天纵、柴云升、赵长荣、杨凤鸣,各率所部前来,欣幸异常。是日到关布置一切,天大雪,兵冻馁,而

  • 文章缅怀西北革命先驱——井勿幕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樊珩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井勿幕 辛亥革命 革命先驱 缅怀追忆

    樊珩(副敎授)本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在陕西省的积极追随者、实践者的井勿幕,在西北地区特别是在古城西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跟随孙文,立志革命井勿幕,生于一八八八年,字文渊,陕西省蒲城县人。自幼聪明勤奋,立志革命。他既懂政治、军事,又能习文习武,博览群书,造诣较深,是一位杰出的难得人材。井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崇拜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忧国爱民,为了寻求救国之道,他东渡日本留学,并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成为西北地区民主革命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