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諺語卽俗語。雖然通俗;但多數都是由有學識經驗者所擬定的。再經過千百年之相傳,大衆都認爲合情合理,然後才能立於不敝之地。諺語中多屬至理名言,可以作爲格言用。或者是幽默語,使接受者當時,不感有難堪之處。有益於世道人心,並有助於語言文字之不足。有的一句諺語,可以替代許多語句,而且更加明顯。因爲有的人說話甚無條理,人家聽了半天,還不知他所說的是甚麽意思;如果能够用一句諺語來代替這些話,聽的人馬上卽可明白瞭解。是以諺語之用途,甚爲深廣而收效至宏。茲集福州諺語較爲重...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續第八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仰靑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三〇一、老虎掛數珠 數珠、乃念佛時,用以記所念佛號之遍數者。凡手提數珠之人,均可推知其必有念佛。同時亦表示此人比較慈悲;但亦不盡然,念佛之人中,亦有不慈悲,而表面佯爲慈悲者。有如老虎,本屬極爲兇惡之動物,乃人人之所習知,彼竟然亦掛起數珠來,一見卽知其作僞,簡言之卽假慈悲也。做凡譏兇惡之人假慈悲,均可謂之「老虎掛數珠」。三〇二、水裡會講一身汗 凡難以理喩之人——卽不明白事理者,不容易以言詞使其會悟。雖對之一再講解,終不明瞭,非常費力。不但在空氣中能使人費力冒...

  • 文章河田温泉温泉水製做的豆腐更嫩,酒更香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范啓鳳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家乡饮食 河田镇 豆腐

    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敎人以善勿過高,要令其可從。對失意人,不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 文章馬祖古蹟現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马祖 风土习俗 民众信仰

    (注:懷古亭内的大埔石刻)馬祖爲南竿、北竿、高登、東犬、西犬、東引、西引等十九個島嶼之總稱,南竿島原名馬祖山,以島上之馬港媽祖廟而得名。據說:昔日漁民爲「避諱」媽祖,故作馬祖。元至正間(十三世紀末),閩浙沿海漁民,利用此地爲避風取水之所,至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以後,始有漁民遷入,形成村落,世居住民大多使用福州方言,其風俗習慣與舊福州府屬長樂、連江各縣略同。今日馬祖劃歸福建省連江縣管轄,分爲:南竿、北竿、莒光、東引等四鄕、二二村、一三六鄰,人口共計七千...

  • 文章那家福建菜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作者:逯耀東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福建菜 风土习俗 饮食

    最近找到一家「福建菜館」,而且是此地碩果獨存的一家。這家菜館在對海的北角。九龍和香港中間雖只隔了條維多利亞海峽,又有海底隧道相通,往來方便。但居住在海峽兩岸的人,都不熟悉對岸的道路。所以,九龍的計程車只跑香港幾個固定的地點,香港的也是一樣,停在海底隧道附近,等待轉載九龍計程車送來的香港「猪仔」。那家福建菜館所在的北角,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北角,過去稱之爲「小上海」。三十八年,許多滬上人逃難飄海而來,多棲止在這裡。現在雖然時移勢轉,但不時仍可聽到「阿...

  • 文章福建省的山胞——畲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阮北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畲族 畲民 风土习俗 民族文化

    篮、钟四姓畲族或同姓畲民,结婚其妣称为亦民,因自称系公主及功臣之后,乃贵族,汉人为百姓,系平民,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职是之故,因其血统过于单纯,故比汉人愚蠢。㈥畲民对男女性交非常开放,女者除有夫之妇外,闺女及寡妇极为随便,故有「我哥已死三年,我嫂还添一个唐晡孙(姪男),眞是好风水。」的笑话流行,可见性自由之一斑。㈦畲民结婚多采入赘方式,其原因1需要人力帮助农作。2娶媳妇要花相当多的聘金,招赘则付出象征性的聘金即可。此外闺女招夫谓之招赘,寡妇招夫谓之

  • 文章冬至和耶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节日 冬至 风土习俗 圣诞节

    冬至剛過,耶誕隨來。「冬至」乃二十四氣名稱之一,每年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爲「冬至」,卽太陽經過「冬至點」的一日。是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去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是爲冬至,爲本年之中,日間最短的一日。我閩習俗,冬至當天,一家團圓,男女老幼聚集正廳,各用糯米粉做圓子,以此祭祀祖先。一家團圓和搓圓子,無疑是以原始宗敎心理爲其思想和背景。俗以爲和搓圓子能招來圓滿和吉利,至於以圓子敬神、祭祖,則是本於儒家的孝道思想。還有,冬至前數日...

  • 文章送順風祈求平安泉州原是通海大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泉州 风土习俗 名胜古迹

    泉州府城亦即晋江縣治所在地,乃是閩南重鎭。因爲泉州界於福州、厦門之間,距福州約二百公里,距厦門約一百公里,故在歷史上是我國中世紀的對外交通要港,宋元時即爲中外聞名的東方大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勃羅曾於一二九二年到過泉州,盛讚它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列爲當時世界兩大貿易港。穆汗默德的第三、第四大弟子,曾來泉州傳敎,逝世後也便葬於泉州,鄭和從泉州下西洋時,即曾到過墓前行禮。所以,在中外一父通史上,甘肅的酒泉和福建的泉州,可以並稱爲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福...

  • 文章端陽角黍飄香龍舟競渡迎佳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作者:子秋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文化传统 赛龙舟 风土习俗

    按我國傳統,一年之中有四個重大的節日,卽春節、淸明、端午與中秋。端午乃是我中華民族流傳迄今的傳統風俗;由於我國疆域遼濶,習俗不盡一致,但在節日的慶典率多相同,這是先民之所遺留下來的根源所在,而爲愼終追遠之民族性的一種偉大表現。今年六月十五日爲端午節,亦稱端陽節,又名蒲節。端陽的意義:是指舊歷仲夏五月初五,陽氣開始旺盛,而端午呢?端是開始,午是五月,五日亦稱午日,就是五月初五日,是午月剛開始的意思。至於蒲節,則以五月五日,家家懸菖蒲劍避邪而得名。過端午節民...

  • 文章客家山歌唱不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劉還月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台灣省的客家人所佔比例,雖不及閩南人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多群居在中壢以南到苗栗以北以及高雄的美濃和屛東等,但本性保守,向以團結,勤儉稱著,尤其是自淸代中葉以後,移民台灣客籍的人士漸多,爲了爭取土地與生存,曾引發過數次大規模的客閩械鬥,每次都死傷無數,而這些因械鬥而死難的人士,客籍人士都把他們合葬在一起,稱之爲「義民」,也因此在本省大多數的客家鄕鎭都有「義民廟」的存在。所謂「客家」,顧名思義乃是「客而家焉」的意思,至於它的源流,在羅香林所著的「客家研究導論」...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