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日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鄉秋節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中秋 故乡 节日

    一年容易,又到中秋,中秋在我们的故鄕福州,确是一个多彩多姿的节日。(兰亭)

  • 文章詩畫超然珍若拱璧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避暑 垂钓 书画 节日

    先生曾咏有「牯岭避暑」诗曰:「闲来垂钓柳荫边,好趁斜阳雨后天,碧藻重重鱼队队,淸风拂拂水涓涓;静眷濠濮生机活,默念尼山道力坚;一曲渔歌一篇咏,归来视我也如山。」读其诗,眞有超然物外之感。先生书画俱佳,每于政余之暇,常作书绘画,书临魏碑,画多兰蕙。遇年节日,亲友小敍,则此种字画,多为与宴者的目标,得其片纸,珍若拱璧。

  • 文章兜麵、薄餅、蠔仔煎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节日 杂食 台湾 薄饼 蚝仔煎

    来台四十余年,各式故鄕怀念的杂食,已先后在台北尝过,唯独在许多节日应景的「兜面」,始终未听说在何处小吃摊可以吃到。本来这道食物就未被列入一般食谱中,也端不上桌的杂食,但在旧式农业社会中,每逢中元祭拜鬼神之时,总有这道替代主食的点心出现,而跟着同时端上桌的菜肴一定有「酸笋」炒五花肉丝。这典故迄今仍猜不出其所以然。「兜面」这道杂食,是用「白芋」(或称水芋),加上各项作料煮熟,就连汤用「蕃薯粉」水,浓浓地「勾芡」,待芡得用筷子可以夹来吃为准。在台湾一般菜肴勾芡

  • 文章冬至和耶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节日 冬至 风土习俗 圣诞节

    冬至剛過,耶誕隨來。「冬至」乃二十四氣名稱之一,每年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爲「冬至」,卽太陽經過「冬至點」的一日。是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去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是爲冬至,爲本年之中,日間最短的一日。我閩習俗,冬至當天,一家團圓,男女老幼聚集正廳,各用糯米粉做圓子,以此祭祀祖先。一家團圓和搓圓子,無疑是以原始宗敎心理爲其思想和背景。俗以爲和搓圓子能招來圓滿和吉利,至於以圓子敬神、祭祖,則是本於儒家的孝道思想。還有,冬至前數日...

  • 文章相看意未還——同安香山散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同安香山 朱熹 《金门志》 民俗节日

    场地广阔,交通便捷(汽车公路直接寺前),使得一年一度的「上香山」成为集礼佛、踏春、贸易、文艺为一体的民俗节日

  • 文章過年與家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农历年 家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情可贵

    中国人说的过年,通常指沿袭几千年传统的农历年。我国采用公历纪元始自1912年、至今已有8、90年历史了。但新历年只停留在机关,学校放一、二天假罢了。在民间,尤其在农村根本不把它当作节日。究其原因,风俗习惯不同,主要是新历年与中国人「家」的观念毫不相关;而中国传统的过年则与家紧密相连,甚至达到相互依存的关系。过年必须在家中过,一家人必须在一起过年,否则,就是一年中的憾事,是人生中的不足。所以有人说「过年是家的生日」不无道理。家中成员必须在一起过年,相互

  • 文章首善之區的台北 公車站牌竟七零八落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台北公共汽车 公车站牌 庆典节日机构整治 站牌破旧

    有些市鎭的公共汽車站牌,做得很美觀又牢固(因爲有些候車旅客在等車的時候無聊,會下意識的去搖搖站牌的竪桿,甚至身靠桿道),而反觀目前的台北市,稱爲全國首善之區,公共汽車的站牌,反而零零落落,有些地方,市民們要搭公車,找不到站牌,無所適從。照傳統式的公共汽車站牌,是圓形的鐵板質的,竪桿也是實心的一吋半鐵棍,很牢固,如果認爲圓形的站牌不雅觀,改用方形的也未嘗不可。只不過,用久了,未再重漆裝飾,在風襲雨沐中剝了漆,字跡模糊,也相持了不少時間,公車機構不理不睬。大...

  • 文章閩南年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9期  作者:黃錦鋐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闽南年俗 莆田习俗 泉州天公生 元宵习俗 节日习俗来源考

    新年快乐的心情,则是一样的。元旦过后,就是初九玉帝诞辰日,俗称「天公生」,泉州人叫做「天诞」。在这天,大家都是很早起牀,设三牲礼祭奠上帝。往往天还没亮,鞭炮的声音,就此起彼落。道观也在这一天设醮祈福。鄕村里巷居民,家家户户都焚香膜拜,称为点「天香」。(注:过年时张贴在门上的门神)初九过后,就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这是全国相同的传统节日。据说元宵节的起源在汉代。太平御览引史记乐书说:「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一但今本史记没有

  • 文章則之詩稿(近作三十七首)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5期  作者:劉詠堯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网溪诗社 节日庆典 简政亲民 和风日浴 医院考察 祝寿酒会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甲子閏雙十網溪詩社劉詠堯開甲從頭歲再周,炎方宜葛不宜裘。塵揚波海添餘閏,天變雲嵐恍二秋。今日高朋網溪社,明年重會悅賓樓。詩人言志言風旨,觀物觀時外莫求。十月六日中華民國七十三年雙十節劉詠堯今年雙十戒舖張。不重繁囂重穆莊。除却萬頭攢動外。精神旗上飄揚。十月十日中華民國七十三年華僑節劉詠堯上國朋來自遠方。關懷興復正心長。華燈此夜無虛席。珍重前途互舉觴。十月二十一日中華民國七十三年臺灣光復節劉詠堯一割讓臺澎五十年。一朝光復舊山川。中興前路艱難甚...

  • 文章晉北——河市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黄錠明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晋北何市区 地形人口 名胜寺祠 亭鱼溪瀑 八尖山 节日祭祀

    每不为势利所屈的风格。也就是说:有爱面子的牛脾气,没有能伸能屈的工夫。七、年节民俗吾邑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信神的,晋北也不例外,逢年过节都有祭祀,也可以说月月有节日。如初一十五犒军,初二十六做牙。但最大节日是农历过年,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先是酿酒,其次是挨砻舂米,缝制新衣服。廿三送神,廿四大扫除,廿五天神下降,廿六起必须将年货置备就緖,此外就是贴春联,宰猪杀鸡鸭做糕粿,廿九或卅日祭祖先及辞年。是夜吃年饭和分儿童压岁钱,在大门点挂大灯,在埕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