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番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欠錢説皇帝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0-21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欠钱 讨钱 大王 司夫 番薯

    閩南有一句俗語:「欠錢司夫,討錢大王」所謂「欠錢」而稱司夫者,這並不簡單,「討錢」稱大王的,這比較單純些,欠錢與討錢這回事,兩者之間有絕對相反的道理,欠人的錢,自思是「理路短」除向債主求寬外,別無他法,除非是債務人不講理,求寬的方法,諸如花言巧語,七詐八騙等技術,直說到令債主軟化了,這才算得上是「司夫」。向人討錢呢,自然就不同了,你不還錢,他聲色具厲!氣勢凶凶,大有非還不可之勢。我的鄰村有這麽一個故事:主僕二人相偕往過海收租,行至海邊,海水退潮,主人停在...

  • 文章閩南中秋民俗起源考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2期  作者:林春水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玉兔 番薯 谜语 月饼 中秋民俗

    我民族在古時均信月能左右地面氣候使五榖收成豐歛而拜月,即帝王亦拜奉月神之令信而益篤,黃帝時已有之。當時拜尽之動機,不外㈠拜謝月神保佑。㈡祈求五榖豐收。㈢利用農閒月白之夜,欣賞月色作爲逍遣。每於月滿之夜舉行,後來發現一年之中惟中秋之月最潔白、圓滿、明亮,又如唐詩中「已凉天氣未寒時」之秋高氣爽之可愛,故而改在每年中秋舉行,此即我國中秋節之起源,始見於周禮:"中秋夜迎寒"句之記載,但據說周代之大爲盛行,頗爲脗合。到了秦始皇初期,全國各地慶祝中秋已有一系列活動節目...

  • 文章薯根咬得日能过——番薯漫话

    来源期刊:《同安》 第71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番薯漫谈 番薯序》 贫苦人家主食 多种用途 销售路径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局長

  • 文章丙寅靑年節平民同學台北聚會紀盛㈡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7期  作者:王人瑞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弦管古乐 王人瑞 茶饼 梅花操 番薯

    下午,華夏南樂硏究社由許常務理事崇山邀請,李老師拔峯,率同樂友計有:曾省、張再興、劉維冰、蔡茂泉、陳啓東、李麗紅、吳昆仁賢伉儷等十位蒞臨,自三時起至五時,先行演奏弦管古樂。以迎諸位遠道而來的鄕親,在幽揚鄕音的氣氛下,暢叙鄕情,其樂融融。眞是他鄕遇故知,此景此情,殊非筆墨所能言宣。五時,部份樂友因另有宴會,先行離席,而同鄕會陳常務理事兼總幹事志英鄕長到會宣佈賴理事長另有要事,不能趕來,特偕同許常務理事崇山、張理事培元、黃理事亦生、蘇理事長雲樵等代表晉江同鄕...

  • 文章洪公朝選的軼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74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洪朝选轶事 出生传说 遵为后神 番薯 垂训全文

    衰替之机,既有征而有验矣。良弓之子学为箕,良冶之子学为裘,尔非木石,宁得袖手待毙,绝无述作之思哉!择其足任是事者某某等,力能为之,苟予令而莫违予之愿也。若其不从,败难堪也,书不能悉意,各宜凛此。洪公爱吃「番薯粉粿」「番薯粉粿」是农村一种粗食品,由于当受到洪公的称赞,因此成为本地的压轴菜,每逢婚丧喜庆,宴请佳宾,第一碗菜就是番薯粉粿。据传洪公举进士后,马上就要到户部去当主事了,当天正逢「三月节」,太夫人想留他吃「三月节」再走,可洪公急于要走,太夫人只得准备一碗

  • 文章洪朝选与洪厝番薯粉粿

    来源期刊:《同安》 第35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巷南风俗 番薯粉粿来历 洪侍郎省亲 宴席常菜 炒米粉 猪血糕 猪脚炖槟榔芋

    马巷以南(通称巷南),在新店与洪厝一带,至今还流传一种地方习俗。凡每逢有喜庆佳节日子,普遍于请客宴席中,第一碗菜是「番薯粉粿」,相传此种习俗,据说是从明代「侍郞祖」—洪朝选其时所流传,至今仍保持其传统性习俗。洪朝选,字舜臣,一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公元一五一六)阴历八月十九日子时,福建泉州府同安马巷翔风里十三都洪厝村(又名柏埔庄)人,(本会理事长洪福增先生之祖先——十二世祖),中进士之后未久,即被朝廷任为户部主事,此年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