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歌仔戏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漳州芗剧与台湾歌仔戏渊源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0期  作者:姚衍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芗剧 京戏 台湾歌仔戏 改良戏

    芗剧是福建省五大地方戏剧之一,它流行于漳州、广东东部(按唐代划泉州所属漳州,和粤东客属及潮州,由陈元光任漳州府刺史之故也)和台湾一带。过去的名称是鄕戏、子弟戏、改良戏、歌仔戏、白字戏和台湾戏等,与泉州特有的南管七子班,都是属于以闽南语为唱词与说白,这些地方戏均发源于九龙江流域,而漳州府城别称「芗江」,因此,乃以芗剧为统一名称。民间移民带来台湾早在明末淸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后,将流行于闽南漳州的芗剧「锦歌」,和泉州的南管剧曲,由民间移民带到台湾

  • 文章漫談戲劇(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4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布袋戏 傀儡戏 歌仔戏 九甲戏 打城

    的戏码,都是表扬忠、孝、节、义。脚本都是根据历史故事所编成,诸如「奸臣毛延寿」、「宋仁宗不认母」、「雪梅思君」、「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姜子牙卖面粉」、「长台别」、「空城计」、「孟母三迁」……。全场面的表现在于各角的唱工、做工和小丑的噱头。歌仔戏在以前,漳州的歌仔戏也曾流行一时的,和台湾的歌仔戏形式差不多,场面比「戏仔」和「老戏」大,演员都是一般青少年,也有女角,而女角大多是「苦旦」,唱腔悽怆,如泣如诉,近乎灰色。它的戏码多采取今古奇观的故事编演的。这种戏也

  • 文章閩南藝苑一奇葩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闽南艺苑 同安县 《杨门女将》 《三伯英台》 歌仔戏

    同安县的戏班有两种组织形式,简称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业余剧团统称民间职业剧团,是在当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下,从事营业性演出的职业性艺术表演团体,全县最多时有36团,现在也是有二十多团,剧种有芗剧(歌仔戏)、高甲戏、车鼓戏、布袋戏等。如有『戏窝』之称的新店霞梧和西柯吕厝两个村就各有三个这种组织形式的戏班,其中吕厝的华兴芗剧团还应邀到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进行演出。专业剧团是属国家主办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全县只有一个专业剧团,这就是同安县芗剧团(歌仔戏)。同安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