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地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番薯考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陈振龙 山地 煮食 米粥

    回薯蔓尺许揷种,就这样繁殖起来,恰好这个时侯发生饥馑。番薯容易生长,其他粮食不生的山地或干园,稍加掘松地皮,一揷薯蔓,就可生长,如遇天雨,生长更速。我们所知道的优良薯种大致为:甲、陈薯仔:叶小而薯特大。乙、发财薯:叶端有三尖,裂缝甚浅。薯形细长,皮紫而肉白色。丙、六十薯:叶端亦有三尖,但裂缝较深。薯肉及皮色与发财薯相似。丁、台湾薯:叶端有五尖,薯形圆而大,皮紫而肉红。戊、白肆薯:叶无裂缝,薯形稍细长,皮肉均白色。番薯可直接煮食外,中上人家,也有切细加入米粥中

  • 文章閩省年關的羊羣生意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作者:趙彥申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食品 冬至 山地草原 佣金

    地区直至浙东温州平阳等县,大都是山地草原,嫩草如茵,最宜畜牧;所以那五县的农民,大家以养羊为主要的家庭副业,漫山遍野盖是羊羣。这些羊,大部份销往福州;平常也都由羊贩子赶往福州售卖,不过没有年关这样的多。该五县交通极为不便,既无铁路又无公路,通往福州的旱道只有一条,据说还是满淸总督游八府时所修的「官道」。羊贩子向牧农们收买得大批羊只后,便循这条「官道」,以游牧方式赶到福州售卖。这些羊贩子,俗称「羊客」,每五六人合成一伙,羊羣由二三百只多至成千只。因为路途太远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