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奴化敎育学校:东瀛、旭瀛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奴化教育学校 东瀛学校 旭瀛书院

    福州、厦门,很早就有「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日本领事馆为管理之方便,下令将「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一律改组为台湾公会。于是一九二二年厦门成立台湾公会,一九二四年福州也成立台湾公会,皆以举办敎育事业、卫生、救护事业、共同墓地之经营为主要业务,此外亦顺便举办代写日文公事,调解各种纠纷等等之服务。福州东瀛学校、厦门旭瀛书院,都是台湾公会为「台湾籍民」所举办的敎育事业,但事实上却为「台湾总督府」所控制,在它指挥之下,推行和台湾岛内完全相同的奴化敎育。汕头无台湾公会

  • 文章呂文起鄉親為長男鴻聲立室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警官学校毕业 军警任职 长子成婚

    □晋江杂志特派员黄忠报导□晋江吕文起鄕亲,中央警官学校特警班毕业,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历任军警要职,现已退休。民国七十四年十二月八日为令长郞鸿声立室,新娘为黄斯炳先生次女公子明美小姐,是日下午假台北市珍宝大酒楼举行结婚典礼,并宴请致贺亲朋云。

  • 文章東京之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0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专科学校 蔬菜 相机 治安 交通

    本来,我在三月中就想囘台北了,因小义女的小学毕业典礼将要擧行,她要我们参加。且机位登记不易,乃多住下两周。日本的敎育制度,大中小学,每学年有三个学期,四月、八月、十二月开学,每学期近四个月的在学时间,三次短短的假期。小学生,免行各项测验或考试,采放任式,而重体群生活;初中以上则严格地实施各期的测试。小学毕业生要上初级中学可直升,免除升学考试。而初中以上各级毕业生要升学,就要接受严格的入学考试了。不过,「退而求其次」,升不上理想的学校,也有其他学校可进。这儿

  • 文章大陆福建省大学校长访问团莅会拜访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福建大学校长 访台 文化交流

    本刊讯】大陆福建省大学校长访问团一行九人应中原大学之邀于十月中旬莅台参观访问,从事文化教育交流,获得学术界之重视。该团以福州大学钱匡武校长为团长,团员包括福州大学副校长林公逵、福建省农业大学校长吕柳新、福建医科大学校长康仲涵、福建省师范大学校长曾民勇、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樊祺泉、福建省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郑祖宪、福建省福光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子、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黄仲豪等九人。该团系由中央通讯社常驻监察人、文化大学教授郑贞铭陪同于九月廿七

  • 文章吾鄕旅美加州著名學人 陳鍚恩伉儷創辦奬學金

    来源期刊:《闽聲》 第30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奖学金 大学校友会 中华文化讲习班

    吾鄕旅美学人前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暨本省东海大学创办人陈锡恩及夫人钟文惠为奖励国内优秀靑年,前往南加州大学深造,已设置陈锡恩、钟文惠留美奖学金一种,名额每年一名,金额为美金三千元,堪供在南加州大学从事硏究工作之用。陈博士夫妇此项奖学金,供给之条件,除必须为优秀靑年外,另有一项条件,须以全部时间用之求学,不得另有他鹜,故奖学金数额较高。如学期成绩不及格时,即终止发给其奖学金。据悉:陈博士夫妇之此项奖学金已指定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会,会长兼世界新专副校长

  • 文章影集

    来源期刊:《連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第一山 福建连城同乡会 姓名 学校

  • 文章執教鞭於角尾鄕(二)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作者:王再舜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山边国民学校 任教经历 结婚典礼

    全面对日抗战开始以后,政府为配合国策需要,将所有鄕保私立小学,均改为国民学校,经费由政府负担,且将校名冠以地方名称,因此我执敎的保山初小,就命名为山边国民学校。自从那位宝贝校长离校之后,家长委员会,推介一位李姓敎员来校任敎,那位敎员看来颇有苗头,但不上三天,就掉头回家而去,换了他的弟弟来代课。他也是一表人材,不上半年连续请假好几次。废墟如冢地,确实难令其留恋落脚下来。探听他们家世,虽不是书香子弟,观察其工作能力,混碗饭吃的工夫绰绰有余,为什么兄弟俩倒闲著

  • 文章沉鈎曆史識英雄——舫山碑苑的兩塊殘碑

    来源期刊:《同安》 第91期  作者:蔡鶴影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马巷 启智学校 残碑 高云览 舫山碑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厦门舫山中学(前身是集美学校马巷校舍)为纪念陈嘉庚先生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应马巷父老的请求创建该校五十周年而构建全国罕见的校园碑苑。这时,从马巷镇某个建筑工地挖出两块残碑,其镂刻的阴文都填满了泥土,字迹模糊不清。冲刷后碑文现出,那块上端断裂的碑石,剩余的部分约六十多公分,上面竖刻「…亡将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左右两边各竖刻一行小字:「同安马巷各界敬立」和「…年七月七日奠基」,碑石的下端横刻两行字:「人人到此必须致敬」。另一块碑石尾端残缺

  • 文章一位不平凡的敎育家王鸿年校长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8期  作者:林紹梅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王鸿年 台北师范学校 家庭

    长,直至前年通届龄退休。王校长平时在课业繁忙之余,仍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学术著作计有三十多种之多,可谓著作等身。其重要著作详列如下:1.国民小学行政(师专教科书)——国立编译馆2.教育实习(师专教科书)——国立编译馆3.国民学校行政——台北师范学校4.国民小学行政——商务印书馆5.国民小学行政上、下册(空中教学教材)——中华出版社6.国民小学行政改革途径——台北师专7.学校行政——国校教师研习会8.怎样调整课程及编排日课表——复兴书局9.怎样实施奖惩——复兴书局

  • 文章哀悼胡永年兄

    来源期刊:《鄉音》 第13期  作者:鍾國珍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胡永年 返乡探亲 武平 集美高级师范学校

    和蔼待人,知足常乐,不涉政治恩怨,不随世俗俯仰,诚为一纯粹之敎育家。至年老退休,优游林下,闻已于一九八〇年逝世,享寿七十六岁云。余因与永年兄阔别多年,致对其晚年生活及其哲嗣等情形,均欠详悉,有待他日查考。余与永年兄分袂后,历经刼难,几濒于危,至涉足政界,虽浪得虚名,而艰苦备尝,迄无宁日,以视永年兄之平安吉庆,殊多逊色。其间曾为永年兄效力者,仅有二事:其一,永年兄任职省立宁化中学时,敎育厅斥为资格不合。余得悉后,即请集美学校具书证明:「当年之集美高级师范,无论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