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记载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延壽古刹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清河亦佛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延寿古刹 风景名胜 史料记载 趣闻

    古往今來寺廟的興衰,脫不了時代背景,環境和交通等關係;所以,有的成爲善男信女膜拜中心,香火鼎盛;有的闢爲觀光勝地,車水馬龍;也有變成歷史陳蹟,無人問津;這種情景,各地皆然,我們永春是個偏僻山城,交通不便,自也不能例外。延壽古刹,是永春寺廟中建寺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個,大約創建在唐朝時代;地點是在西區達埔院後村,北距蓬壺八華里,東南距達埔五華里,西面距離錦斗,玉斗十五華里,西北負着道場山脈,南面屛對大呂秀峯;廟宇高達三十餘尺,分前、中、後各殿,左右畔均有釋舍,...

  • 文章鄭芝龍受明招撫考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4期  作者:鄭喜夫  出版时间:1968-12-30
    关键字: 郑芝龙 招抚经过 史料记载

    崇祯帝亦称其「屡经靖边,功劳茂著」。凡此,皆以受抚为转机,顾诸书所记其受抚事,纷纭牴触,错谬失实,所在多有;爰忘其谫陋,略加考辨,以成此稿,不逮之处,尙祈斧政![1]芝龙于天启三年(一六二三)之日本,明年八月,与颜思齐等自日亡命来台。越年,思齐卒,芝龙代统羣盗[2]。天启六年(一六二六)三月,芝龙自台统船进犯金、厦二岛,饥民及游手悉往投之,旬日间得众数千,勒富民助饷,谓之「报水」。嗣下犯广东靖海、甲子地方。五月,大掠海澄。秋,下海丰。十二月,又犯漳浦与海澄

  • 文章宋明史上的泉州人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5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69-03-10
    关键字: 泉州人 古代先贤 史料记载

    福建文献第二三期,李叔達先生就五代至淸末,正史列傳,擧出閩籍人士姓名籍貫,列表刊出。此篇可使讀者得知近古以來,閩省人在歷史上關係之輕重,又能使讀者跫然而喜的感覺。因一般人認識歷史上人物,在乎知其事跡及其功罪,其爲何處人氏,大都不甚注意。今刊此篇,閱者如屬外省人,見其中有對當代及後世有貢献者,能想說,福建也有此等人物,對於有可非議者,則能說此君原來是福建人。屬於本省人者,其所感覺與外省人同,而興奮與警惕則不同,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也。我就此篇所列姓名計算,...

  • 文章宋史上的曾公亮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拙園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曾公亮 人物传记 史料记载

    自泉州九九齋珍藏於民國五十八年公開展覽,復於五十九年設立博物館後,國人及國際人士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關於九九齋主人曾公亮事蹟,除珍藏人曾家泰著有泉州九九齋遷臺叙略,及周厚鈞著有九九齋故實曁私立博物館之創設略有介紹外,本刋第五期民國五十八年三月陳允洛撰「宋明史上的泉州人」亦嘗提到,惟多數人仍感所知不多,深引爲憾玆特將宋史卷三百十二曾公亮列傳錄後,以供參考:宋史卷三百十二列傳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擧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做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

  • 文章朱熹與永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朱熹 永春县 陈知柔 史料记载

    宋時的朱熹(晦庵),由於一度官同安主簿,一度官漳州知府,所以,其留在閩南的遊跡,也就非常深入而普遍。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然而,在閩南一帶,朱熹的遊跡最勤、最密的,却應推永春一縣。關於此點,則恐怕有許多人——甚至連永春人,及今都還不甚了了。因爲,永春一縣,地處山中,交通梗阻,旣不是通都大邑,又不是朱熹當時旅程所必須經過的區域,何以會遊跡最勤、最密,而不畏險巇,不辭一再的跋涉?永春,乃過去泉州府所轄縣之一。在晋江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處;東至仙遊縣一百一十里;南...

  • 文章唐宋時代流寓南安名賢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黃乾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唐宋名贤 人物介绍 史料记载

    中國自西晉永嘉之亂,帝室東遷,北方遂爲胡人所佔據,本來荒蕪的南方,遂因名士南渡而逐漸的開發起來,這些避難南來的「衣冠士庶」,到了南方後,便在南方播佈文化種子,於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也漸漸地由北移南,至宋代南方的文化的發達,居然凌駕北方。所以宋代大儒朱熹曾說過「豈非天旋地轉,閩浙反爲天地之中」,又有人說「鄒魯多儒,古所同也,至於宋朝,則移居閩浙之間,而沫泗寂然矣」。南方地當閩省要衝,由於山明水秀,所以吸引了許多南來避難官宦人物。永嘉以後,名人入閩者,多數聚居...

  • 文章明鄭元勲陳永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弋旦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陈永华 施琅 郑成功 人物生平 史料记载

    「台灣通史」載:台灣「國姓爺」「明鄭時,有陳永華其人,鄭經世子嗣延平郡王時重臣,且譽之爲「賽諸葛」,有曰:「漢相諸葛武侯,抱王佐之才,逢世季之亂,君臣比德,建宅蜀都,以保存漢。奕世稱之。永華器識功業與武侯等,而不能輔英主以光復明室,徬徨於絕海之上,天也。然而開物成務,體仁長人,至今猶受其賜,因此民立宮奉祀,以昭勳業。」按陳永華,閩省同安人也,明末諸生,世代書香,忠孝傳家,乃父陳鼎,擧孝廉,出仕同安敎諭,淸兵攻閩,以死殉節,國姓爺延攬永華爲參軍,成功病逝,...

  • 文章梅妃確有其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梅妃 江采萍 人物回忆 史料记载 安史之乱

    天資聰慧,文才絕俗的莆仙烈女,也是才女的梅妃,姓江名釆蘋,福建莆田東華鄕人,其故宅及祖墳尙有遺跡可考,父仲遜,幼時即敎以五經四書,九歲能誦二南,鄕人深奇之。開元中高力士使閩,見到妃美艶絕倫,特選侍唐明皇,妃平日淡裝素服,善於吟詠,自比謝道蘊,明皇甚爲寵愛,妃性喜梅花,明皇賜名梅妃。嗣楊貴妃發現隱情,妬火中燒,大發雷霆,遷妃於上陽東宮,過著寂寞生涯。不久明皇思妃甚切,密召妃至翠華西相會,被楊妃所發覺,斥責梅妃,妃悵然返回東宮,心情鬱結,抒寫「樓東賦」以表哀...

  • 文章誰殺了吳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楊牧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嘉义县吴凤乡 吴凤 汉番矛盾 史料记载

    一個人的生死榮辱固然是他己的,決定於他的命運、際遇,以及追尋和奮鬥意志的大小,決定於他面對挑戰時如何反應,亦卽他處在危機時刻的抉擇。我們歌頌他或貶抑他,先須檢驗他在環境許可的範圍內拔起多少精神之力,同時却也不能不想到那「環境」所代表的威勢,我們必須看支配他的那命運是否可以反抗,他的際遇是否可能衝破。古之史家月旦人物,都能兼顧局面和人格,否則便失之偏頗;我們面對問題,也應該具有設身處地的情感,尤其不必動輒強死者之所難,尤其不能先在心中橫一成見,用沙文主義(...

  • 文章歐陽詹與八閩文教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1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0-09-10
    关键字: 欧阳詹 八闽文教 人物生平 史料记载

    一林沂(以仁)於「閩事鈎沉」第四卷中稱:「昔歐陽四門先生,破八閩文敎天荒。」楊顥(景三)在「開閩事略」中亦云:「破八閩文敎天荒者,乃閩人歐陽詹是。」這些武斷的話,都是由「唐史」而來的;「唐史」引韓愈的話說:「閩人第進士,自歐陽詹始。」致以後的「閩政通考」與「閩越掌故」,也就競相引證,以訛傳訛,令人愈感撲朔迷離。二歐陽詹,字行周,唐德宗貞元八年壬寅進士,官四門助敎,世稱四門博士。故里在泉州(今晉江)潘湖;後遷南安高蓋山麓,形同歸隱。泉州淸源山賜恩岩上,有「...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