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次福州淪敵義軍反攻紀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民间武力 吉祥山 文章 公墓

    转移阵地,政府机关亦随之撤退后方,福州顿成空城。翌日黎明,北巅及近郊陆续发现敌踪。日军三五成羣,疲惫不堪,一入城内,东倒西歪,未遇任何抵抗。民间武力集结南港先一日,国军由西门沿闽江转进,而民问武力和一部份县政府的保安队,则向南港方面集结,待机反攻。这段民问武力是以福州救火联合会为骨干,人数千余,均配有步枪,但多为汉阳造之老枪。另有附郊各鄕鎭公所之自卫队数百人,由陷区之鄕鎭长兼自卫队队长率领随队转进。这一股地方武力,由当时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率领

  • 文章馬年歷史故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78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民间传说 失业 立法

    中国民间的传说,马年是充满生气蓬勃的一年,但是马在奔腾之中,气势昂扬,飘忽不定。兴奋与沮丧,会交替出现。当政者要集中众智,把握现实,当机立断,一切以生民利益为先,方可马到成功。八十九年,台湾经济还有百分之六成长,出口成长百分之十七点五,而失业率为百分之三。九十年台湾的经济情势丕变,据估测,经济成长率为负百分之二,出口降低百分之八点三,而失业率接近百分之五,汇率大贬百分之十一点三,而股市与房地产严重低迷不振。这是五十年来罕见的经济现象。影响所及,痛苦指数

  • 文章同安民间歌舞

    来源期刊:《同安》 第48期  作者:陳樹頂 洪文章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同安 民间歌舞 彩球舞 戏灯舞 表演形式

    一、彩球舞彩球舞又称「摃球」,源于闽南梨园戏中《郑元和与李亚仙》的一节。长安歌妓李亚仙与鸨母众歌女,为她所爱慕的应试举子郑元和助兴取乐的一个场面,后流向民间,成为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有对舞和群舞两种。对舞演员二人,一男一女,男的扮顽童,手持二米左右的籐棍,末端扎一彩球。女的扮彩旦及花旦。群舞演员六人,一男五女。男的扮顽童手持彩球,女的一扮球婆(彩旦)四人扮球女(花旦)。两舞均采用梨园戏的科步舞汇,表演时顽童挥舞彩球,摃打球婆、球女的头、肩、手、屁股、脚等

  • 文章方炳桂先生荣膺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1期  出版时间:2006-06-30
    关键字: 方炳桂 民间文化 杰出传承人 通报 祝贺

    从福建省文联2006年5月16日《关于授予福建省民间文化杰出和优秀传承人的决定》〔闽文联(2006)32号〕文件中获悉:本会会长、本集团顾问方炳桂先生荣膺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项传承人光荣称号的授予,是建国后本省的首次,是全省民间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本会、本集团全体同仁,为方先生获此殊荣而感到万分高兴。值此,特隆重地向海内外民间团体和友好人士通报。方先生获此殊荣,已接获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侨台办及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祝贺的函电。福海文教基金会

  • 文章黄如論榮獲華盛頓榮譽市民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1期  出版时间:2006-06-30
    关键字: 黄如论 东南快报 华盛顿荣誉市民 考察 中美民间交流

    在过去的数年中,黄如论先生曾多次为中美两国民间经济交流与友好合作穿针引线。

  • 文章《闽园论坛》② 国人对两岸交流应有的共识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4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海峡交流基金会 民间 文化 经贸

    两岸中介团体「海峡交流基金会」,已于去年十一月廿一日宣布正式成立,并选出董监事,召开首次董监事会议。这是国人长久期待产生的一个民间机构,即将扮演促进两岸民间文化、经贸往来;保障两岸人民权益的重要角色。对于该基金会的成立,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清楚,这是一个以服务性质为主的财团法人组织,不能拟订政策,不具官员身份,但既经政府委托授权,它必然具有半官方身份,行使某种程度的公权力。同时,我们也深信,这一中介团体成立之后,对大陆政策从制订到执行,应可畅通无碍,环环相扣

  • 文章讀者·作者·編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林丰年 黄忠 新职员证 打字排版 民间故事

    亲请影印详填寄下,一以作乡亲联系参考,一以为乡亲动态之资料。□晋江杂志将于近期推出有系统的「泉州民间故事,」和「泉州民间传说」及冈山警官韦再添郷亲提供的「闽匪暴行首录」资料,敬请读者乡亲期待,吾闽南佳人才子、风花雪月、先贤事蹟、旅外郷人的奋鬪情形等等的好文章还在后头,也希望吾闽南乡亲们多多赐稿,充实晋江杂志的内容。

  • 文章本會重視康樂活動決定擧辦同樂晚會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郑拯人 《闽都别记》 民间故事 古书

    本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七月廿六日在本会会议室擧行。由常务理事郑拯人主席、报吿事项中、关于本会七月份工作、有两件大事:第一是本会会刊「闽声」创刊号、于七月一日正式诞生。现在是免费寄赠本会会员、据一般反应、至为良好。一部份会员、对「闽都别记」这一部书的转载、尤其深感兴趣。因为许多家鄕的民间故事、都记载于这一部书内、而这一部古书,在市面上买不到、已成绝本。好多福州人渴望再有一读之机会而不可得、现在「闽声」竟能觅得这一部书的手抄本、予以连续转载、自然喜出望外

  • 文章漫談福州評話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劉菱舟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柳敬亭 道具 民间艺术 角色 评书

    春有黄莺叫洛阳,夏来温暖百花香,秋至鸿雁天边过,冬度梅花红似桃。」这四句是说评书者的开场词,唱起来好像弹词,亦似唸词,伴以音韵铿锵的小钹声,颇有使人传神之感。故鄕福州说评书(俗称评话)这一行,为八闽民间艺术之一种,其地位凌驾於梨园子弟之上。溯其源流,据传系明末名士柳敬亭先生,痛神州之沉沦,乃束发从道,携一钹云游天下,以伪装唱道情的行径,从事地下反淸宣传活动,一度曾流浪入闽,是故,闽都之有说评书者实缘起于柳传,因之该业一致尊柳为祖师爷,设龛供祀示不忘本

  • 文章同安車鼓

    来源期刊:《同安》 第42期  作者:陳樹碩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文车鼓 武车鼓 民间歌舞 蒋大厚 黄写摇

    同安车鼓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间歌舞,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和时间先后,有文车鼓、武车鼓,演化车鼓和新车鼓各种类型,据新墟金柄黄章愿、黄写摇,澳头苏丙西,蒋大厚,潘涂林金星等老师傅口述,各有其起源:一、文车鼓:俗称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起源于古代新圩鄕,相传古时新圩有间夫妻豆腐店,质量好,价钱公道,生活过得不错。夫妻俩,白天卖豆腐,买原料,倒是很好过日,只是晚上要磨豆浆,经常磨到三更半夜,既辛苦又无聊。老夫妻夜夜围着石磨转,就边推磨边哼民歌,相互嬉戏对唱,取乐解闷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