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访文工会副主任郑贞铭教授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4期  作者:本刊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郑贞铭 新闻 学术

    出现了。郑敎授表示:媒介论坛是从学术的立场,以学术的专业进行分析与评论,希望协助媒介减少讯息的误差,使媒介趋向更成熟稳健的境界。从事新闻敎育至今日恰好满二十五年,从培育新闻人才,到鼓吹「守望媒介」的观念,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转折?郑敎授指出,过去新闻敎育的主要目标在培养实务人才,然而在今日资讯泛滥的时代,身为新闻学术界的一员,我们必须有所回应。郑敎授从事新闻事业,新闻敎育二十多年,尤以在主持华冈新闻敎育期间,更展现了充沛的活力,传承创新,使这创系已历二十七载

  • 文章呉緜衛、黄厚源近期之作品 列入中華民國報章雜誌篇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3期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黄厚源 《出版与研究》 学术研究

    出版与硏究」半月刊是中华民国唯一专门介绍国内外学术硏究机构、专题书目、硏究与著作、西书新刊、欧美各大学中国硏究博士论文索引,报导国内外出版界优良书籍的一份杂志。七月一日出版的第二十五期中编有「中华民国报章杂志篇目分类索引」精选本年五、六月份出版的报刊杂志优良作品),晋江杂志第三十一期黄厚源鄕亲大作「桃园县地名沿革」得列入地理类篇目、第三十二期吴緜衞鄕亲大作「三奇怪人金圣叹」得列入历史类篇目。这是作者的荣耀,也是晋江杂志的光荣。

  • 文章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3期  出版时间:1993-03-25
    关键字: 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 学术交流 研究文集

    为了推动严复硏究,加强海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学术交流,福州市严复硏究会订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严复故鄕福州举行严复国际学术硏讨会。闽海先哲严复,一生致力新学,沟通中西,开启民智,变革图强;在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眞理的一派人物中,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先哲才兼文理,学贯中西,著译丰厚,建树甚多;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实为里程碑式的文化巨人。严复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严复的硏究,理应是跨世纪的课题。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怀着继往开来

  • 文章知足·惜福·奉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林秀欒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古今人物 生平事迹 学术研究

    人生如夢、如戲、如謎、如朝露、如行雲、如流水,更如一盤棋局。或云是一首情韻雋永的詩,一幅波濤澎湃的圖,氣象萬千,韻味無窮。人生究竟如何,爲勝爲負,爲盈爲虧,爲君爲寇,端在人爲,智愚間僅一步之差耳。吳老勇如兄「揭發人生眞相」初稿,拜讀後無任心感,惟余不文,試舉若干古今人物生平行徑,加以硏析而就敎之。項羽項羽楚國世家,將門名裔,舉鼎扛山,爲世無倫比之人物。目睹秦皇巡幸會稽時,大嚷「彼可取而代之」,吐露英雄心聲。學藝時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豪氣干雲...

  • 文章王审知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士参观城门镇镇安村闽王祠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8期  作者:邱思穎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王审知 学术研讨会 萨镇冰 两岸文化

    时已秋末,我们参加了王审知学术研讨会同仁,驱车考察了闽王墓陵、闽王祠及其后裔的祠堂,来到了城门镇安■村。■该族长■王先生述介■全村二五〇户,纯姓王的,为闽王第十一子延政的后裔。祠座坐北朝南,正厅上有萨镇冰先生题书『三槐堂』匾。厅右墙上抄展苏轼的『三槐堂铭』全文,中有『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这篇铭文歌颂晋国王公——王祐及其子孙,以种槐示树德,这显然是寻根忆祖的文字传布,很见作为闽王之裔的用心。我较为

  • 文章洪朝选学术研究会

    来源期刊:《同安》 第41期  作者:芸圃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洪朝选 芳洲 刑部左侍郞 学术研究会

    言行发扬光大,世代相传。一九九〇年初,由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方友义先生,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罗耀九敎授等倡议,并得台北市福建省同安县同鄕会理事长洪福增鄕长支持,发起筹组洪朝选学术硏究会。成立筹备委员会洪朝选学术硏究会筹备委员会,经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方友义史学家、罗耀九敎授及原厦门市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方文图等倡议发起,立即获得厦门市同安县学术界知名人士热烈响应、赞同,纷纷参与筹组,积极进行。同年三月二十三日正式成立筹备委员会,同时举行第一次委员会

  • 文章掌握机运、立志向上、八闽之光 高孔廉多次参加公职考试 堪为学人从政典型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5期  作者:顔軫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高孔廉 学业 爱情 学术 家庭

    立法院元月下旬通过「大陆工作委员会组织条例」后,现年四十七岁的高孔廉博士,正式被任命为该会副主任委员,以他的丰富学养与阅历经验,由他担任这项工作,必能胜任愉快。学而优则仕,在「中兴以人才为本」的前提下,不少原本从事教育、而在学术界熠熠发光的八闽鄕亲,多被政府延揽,位居要津,目前担任研考会及大陆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的高孔廉博士,就是由教育界转任公务员的一位学者。虽然他一再谦虚的表示;他对每次工作环境的变换,都是「身不由己」,而且都是意想不到的事,但他一次又一次

  • 文章安溪阮祥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9期  作者:勤齋 出版时间:1991-11-30
    关键字: 阮祥耀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 篆刻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于十一月十一日举行八十年度颁奖典礼,获得文艺创作「篆刻奖」阮常耀。阮常耀福建安溪人,民国四十五年出生于高雄,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艺专美术及文化大学艺术系。阮氏书法、绘画、篆刻诸艺均达圆熟境界。中山文艺奖审委会以「阮君篆刻,功力深厚,刀锋凌厉,布局姿态雄奇,才华横溢。观其诸作,印文字体,圆润厚实,方正雄健,及其边款,磅礡苍茫,堪称篆刻能手。」叙述文义堪称允当。阮祥耀刻阮君印艺,受敎于意古楼梁乃予之门,意古楼门下弟子,曾获中山文艺篆刻奖者

  • 文章歡迎廈大五位學者特輯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6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厦大学者 访台 社会文化 学术研讨

    特辑序言两岸学术交流的开始,能够邀请厦门大学五位学者来台,又是讨论: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的比较,五位学者都是我们的乡亲,这是何等高兴的事情!两岸的交流,因地因人的因素来讲,我们福建都是站在最前端的,我们也应自我期许和勇于负起这一时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来高呼—欢迎!欢迎!欢迎 厦大五位学者访台茶会:时间: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七时三十分地点:台北市环亚大饭店一楼咖啡厅来宾:杨国桢、陈在正、陈国强、陈支平、蒋炳钊五位教授。出席人士:林则彬、陈鸣铮、颜伯岑、陈盛德

  • 文章陳寶琛與中國近代社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5期  作者:陳竹曦 出版时间:1994-06-30
    关键字: 陈宝琛 学术研讨会 陈氏宗祠 螺洲天后宫 陈宝琛故居

    六月三日至五日在福州召开的: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的陈宝琛。陈太傅卒后六十年,史学界福建师大历史系、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硏究所、福州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等七单位联合举办「陈宝琛与中国近代社会」学术硏讨会,省、市并京、沪、长春、内蒙、苏州、汕头等地名家近八十人在会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原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主任程序,副市长林强等到会祝贺,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戴逸特致贺辞,陈宝琛之子美国美亚电视制作公司总裁陈立鸥、孙女陈梧从美国发来感谢信。孙女陈榆偕婿黄琢齐拿督率两子特从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