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巷城隍庙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修马巷城隍庙缘起

    来源期刊:《同安》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清乾隆四十年 马巷巷声基金会 马巷城隍庙 捐助重修 马巷镇三乡楼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马巷建厅置署。按照清朝祀典:「凡有地方官之驻在地,必须有城隍庙、文武庙、及妈祖庙与保生大帝庙,为地方官朔望拈香之所,于是通判万友正倡建城隍庙与武庙于本镇孔沟上。(即今同安二中校址)后因城隍庙乃鬼神之地,与厅署邻近,阴阳相背,实是不伦不类。迨至嘉庆丁卯年间,温公焕亭莅任斯土,捐廉将城隍庙移建于卧龙滨现址,并劝谕士民捐献,续建文武庙于城隍庙之右,至辛未年全部峻工。据载:城煌庙落成之后,神灵极其显赫灵圣,方圆百里居民,皆蒙其荫

  • 文章同安城隍廟宇與文化

    来源期刊:《同安》 第7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城隍庙 祭祀 马巷

    明新相继葺修。历代县令上任之前,都要到庙拜见城隍爷祈求庇护,指点迷津,以使任职期间风调雨顺,境内安宁,每年的「城隍诞」,「三巡会」还要带头参加祭拜。民众也希望城隍保佑一方黎民,除暴安良、安居乐业。城关城隍庙废于民国间,其遗址在今同安宾馆。其二在马巷街,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金门通邻胡邦翰呈文甲报将金门衙署移马巷时,就设建城隍庙,至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万友正任马巷通判,遂鸠资倡建于马巷孔沟路头(今同二中靠福厦路一侧),这说明马巷城隍庙是和马巷设厅分

  • 文章古刹沧桑 盛世重光——修复马巷城隍庙群记实

    来源期刊:《同安》 第91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马巷 城隍庙 修复 天门开

    乾隆建厅署数度沧桑汗青永志马巷始城隍几经风雨盛世重光按清朝祀典「凡有地方官住所地,必须建城隍庙、文武庙、妈祖庙及保生大帝庙,为地方官员朔望拈香之所」。清乾隆四十年,马巷建厅置署(同县行政级),时任马巷通判万友正(字瑞甫云南阿迷人)遂率乡亲创建城隍庙、武帝庙于孔沟上(即今舫中东侧)。嘉庆十二年温凤韶(字焕亭广东顺德人)莅任马巷厅倅(副职)即率先捐廉迁建城隍庙,再建文武庙于三乡卧龙边。为什么要迁建城隍庙,重建文武庙?据载原由有二:其一,城隍庙与厅署邻近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