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侨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椰陰舘移贈新嘉坡國家圖書舘記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陳育崧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椰阴馆 陈育崧 华侨 捐赠

    圖書舘閩僑係李光前捐建陳育崧,檳城僑生,祖籍福建海澄。聰頴劬學,厦門大學畢業之後,南歸受英政府之委任爲叻嶼甲三州視學官,凡十年,乃開辦南洋書局,編印學校課本,南洋硏究叢書、南洋雜誌、馬來亞少年報等,於新馬文敎貢獻良多。其椰陰舘存有中、英、日、馬文圖書,多關東南亞史料,已移贈新嘉坡圖書舘,約設東南亞資料舘、公諸讀者,並親撰贈書記,以抒宏願。按新加坡國家圖書舘乃僑賢李光前出資捐建,附有兩條件㈠須購置東方文圖書,㈡取消年捐使人民可免費借閱圖書,政府完全接受。今...

  • 文章华侨糖业大王黄仲涵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糖业 黄仲涵 华侨

    黄仲涵,字泰源,祖籍福建省同安县。一八六六年生于爪哇三宝垅。他的事业为经营糖业,蔚为国际知名的华侨钜商,他的建源公司拥有九所规模宏大的糖厂。在第一次欧战期间,建源公司的分行遍设世界各地,因此糖王之称传遍寰球。其次仲涵更经营航业,他的三宝垅轮船公司、协荣轮船公司、顺美船局,复拥有轮船十多艘,航行于星洲爪哇及荷属东印度各小岛间,亦为华侨航业巨擘。黄父思俭翁的为人黄仲涵一生事业的成功得力于他的父亲甚大。他的父亲名志信守谦,号耕斋,又署思俭翁,幼时受过私塾敎育

  • 文章泛華人時代與閩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5、46期  作者:斯人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闽籍华侨 历史变迁 华侨功绩 前景展望

    中国人移殖到海外去,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遍布东南亚各地的华侨,又以福建籍的华侨占大量,一向都有突出的成就和表现。从广义的观点来说,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奔波四海、居留海外的中国人,普遍都是中外公认单一的华侨;对日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大陆发生重大变局,人口大量外流,随着世局的快速演变,海外中国人在环境和潮流错综交错中,渐次转型为华侨、华人、华裔构成的多元华人社会;去年「六四」过后,中国大陆的民主人士相率流徙海外,以海外为另一基地,受到

  • 文章福建与华侨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蔡景福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华人华侨 移植溯商 古代海外移植 世界华侨统计 东南亚华侨人口 福建侨民

    华侨」二字,顾名思义,可解释为:「侨居国外而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中国人。」不过,有的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由于现实环境的需要而归化居留国,成为居留国的国民,丧失「华桥」身份,但其「华侨」本质并未失掉,故可改称之为「华人」。至于混有中国人血统的土生者,居留国依其国籍法承认他是居留国的国民,则可通称之为「华裔」。准此而论,今日之所谓「华侨」,广义而言,应包括所有「华人」与「华裔」。中国人向外移殖,依据史籍,可以上溯到商代,「商颂」长发篇有「相士烈烈,海外有截」之向

  • 文章咨尔多士为民先锋福建志士参加革命开国史迹(中)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华侨 革命 闽籍 新加坡 同盟会

    編者按:本文:「一、前言、二、興中會時期,三、同盟會時期」,等三節,已於第十七期閩園刊出,本期及下期續刊第四、五兩節。

  • 文章同安华侨华人槪述

    来源期刊:《同安》 第86期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华侨 同安 陈嘉庚 世界同安联谊会

    华侨」一词原指所有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二次大战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华侨」的含义逐渐演化为专指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而仍保持着中国国籍的人,与此同时出现的「华人」一词,则是指那些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定居海外并已取得当地国籍的人。国外还有「华族」、「华侨」称呼的,大体上亦属于华人的范畴。同安,又名银城、银同。自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建县以来,至清代的一千六百多年间,辖有厦门岛、金门岛及九龙江北岸邻近地区。由于同安县位居闽南主要河流九龙

  • 文章福建与华侨2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蔡景福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东南亚各国果食 华侨南渡 菲律宾华裔血统总统 地形丘陵贫瘠 吸引侨资 华侨助革命

    福建与广东籍华侨之所以在东南亚地区特别多,实因该地区有种种良好条件,为谋生、经营、发展最理想的国度,诸如:距离很近、气侯良好、雨量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泰国、缅甸与越南,河道纵横,平原广濶,为世界重要产米区,也是米输出国。马来西亚的树胶出产,雄据世界首位。菲律宾盛产椰与糖;椰的输出居世界第一位,糖的输出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有一亿四千万人口,粮食消费量虽很大,但依然有椰、糖可供输出。东南亚各地山区,到处林木茂盛。东南亚岛屿很多(印尼有一万三千多个,菲律宾

  • 文章四海同脉八闽同心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期  作者:雷嘯風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八闽同心 座谈会 归国华侨

  • 文章心如冬陽的蔡紹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9期  作者:李文茹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侨商投资 华侨银行 蔡绍华 从商经历

    的只是要为自己打造一副坚硬不屈的傲骨,能无忝于天地、无忝于所生的立于人世。民国四十五年时,政府为了融通侨资,配合国内经济建设,决议辅导华侨设立金融机构。当时国内的经济环境尙呈一片荒漠,工商各界更如嗷嗷待哺的幼婴;缺乏肯投资的人才,更缺乏投资所需的财务,因此华侨回国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意愿并不热烈。犹记得当时的侨委会委员长郑彦棻先生竟日奔走号召,而唯独菲律宾侨社给予全力的支持,侨社中支持最力者之一即为蔡绍华先生。当时感觉间接透过侨社与国内联系,仍不足以表达己身的热忱

  • 文章南靖愛國鄕賢莊西言先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余振邦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庄西言 生平事迹 杰出华侨 回馈祖国

    得法,生意获利颇多。到了三十岁那年,西言先生便和朋友拆股,自己独创一家「全美有限公司」因专心经营,不数年间,即成巨富,成为印尼大侨领。西言先生守着「败则不餧,成则不骄」的原则,虽已巨富,依然克勤克俭,对人非常谦恭。西言先生发展以后,在印尼德望甚高,但极乐善好施,爱鄕爱国,成为一个有求必应的侨领。曾先后担任「巴达维亚中华总会」会长,「南侨总会」副主席,国民政府参政员,「华侨智商会」司正,福建省商务顾问等职,他皆出钱出力,极为热心。由于当时国家已发生纷乱,到处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