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侨胞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菲华侨胞纷纷组团返国参加十月庆典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侨胞返乡参加庆典 菲律宾侨胞社团 演讲庆贺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旅菲侨胞此次返国参加十月庆典之侨团数十团,其中组织较大者有菲华互济社总社复组后第六次回国致敬团,菲华妫汭五姓联宗总会回国致敬团,人生哲学硏究会菲律宾总会回国庆祝代表团、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菲律宾分会回国致敬团………………等。菲华互济社总社回国致敬团由团长许鸿飞、副团长施荣宗及秘书长方稚周率领,团员数十人,团务指导员陈炎水、施天培、蔡振声、苏朝明。菲华妫汭五姓联宗总会回国致敬团团长陈克祝、副团长陈传词、陈文彬、团员二十余人

  • 文章故僑賢黃重吉先生訪問記(續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悦民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侨胞 黄重吉 访问记连载

    北馬方面:張長英、黃重涵、鄭秋子、莊心在、蘇承球、李弼、葉李漢、潘珠堤、黃雙鏡。中馬方面:黃重涵、張長英、黃雙鏡、黃光源、林世吟、林世和、黃雙奎、黃重金、黃世積、潘珠堤、謝建午、黃祖金、王紫華、黃來、唐鄧、李文信、洪金殿、張洪檀、黃炳璋、林忠信、洪種。南馬方面:黃重涵、張長英、傅維坤、周宗鱗、周敬華。彭亨方面:黃重玉、黃雙鏡、黃日德、周樹、黃光源、黃梭。按:張長英先生,於戰前係由我國中央政府委派南來視察,後以戰事發生,遂留馬服務。爲人勇敢能幹,對於抗日工...

  • 文章海外各地永春僑社槪况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4期  作者:子湧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侨胞 永春侨社 名单

    吾永土地面積窄狹,糧食生產不足供應,自昔卽須向外發展自海禁開放,相率南渡,披荆斬棘,辛苦經營,多有成就,爲謀團結鄕誼,集中力量,各地永僑均有同鄕會、永春會舘、或桃俱樂部之組織,爲僑社各種活動中心,負責人亦屬當地僑領,本刋與各僑社關係至爲密切,除按期寄贈本刋外,今後將闢專欄刋載各地僑社槪况,及職員表,藉資聯繫,尚祈各僑社惠將現有組織,及名册賜寄,以便陸續刋登,茲覓得馬六甲永春會舘現任職員表,曁印尼椰城永春公會歷屆職員錄以供參考。馬六甲永春會舘復興第十屆(一...

  • 文章金门的孩子访陈汉平•吴玲瑶夫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陈汉平 金门 侨胞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發生時,吳玲瑤七歲,陳漢平九歲。金門籠罩在戰火下,書讀不成,只能躱防空洞。最後不得已而離鄕來台。吳玲瑤家住永和,陳漢平住到木柵。他倆雖不相識,上一代却有往來。陳漢平從汐止國中、建中、交大到美國加州大學(UCLA)博士班;吳玲瑤則從北一女、高師院、文大西硏所,也申請到加大念語言學位。從金門到台灣,從台灣到美國,他們認識、結婚,像是早就註定好了,一切在自然中進行,沒有什麼曲折波瀾。婚後,吳玲瑤持續寫作,以散文爲主,觸探形形色色的生活現象,...

  • 文章林溪茂博士事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2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林溪茂 人物生平 侨胞

    林溪茂先生,祖籍漳州府、民國二年誕生新加坡,幼年在私塾讀華文兩年,後進英華學校肄業,十八年,畢業該校中學部,成績冠儕輩,時家道貧甚,最後一年,幸賴永春陳若錦奬學金而完成學業。翌年進萊佛士中學特別班,下午在英華中學任助敎。廿一年獲政府奬學金進萊佛士學院,考英文、歷史、地理等科,成續常爲全級之冠。二十五年畢業考試,獨得文學甲等文憑。遂任奧頓學校敎員,仍自己修讀倫敦大學校外班文學榮譽學士歷史系課程,二十七年畢業。得陳思源奬學金,每年五百英磅,留英兩年,次年進劍...

  • 文章厚植華僑文敎工作的可行途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侨胞 侨务 文教工作

    华侨之于我国实为国力的延伸,四十多年来我侷促于海隅之一角,若非海外侨胞在侨居各地热烈认同我国政府,发扬我中华文化,世人如何认识这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就是象征中华文化的中华民国呢?放眼世界其他国家,亦均有在海外的侨民,但其与母国的关系,实非我侨胞与国家生命延伸的关系可比,所以对我国而言,没有侨胞也就没有国家。侨务工作固然是全面性的,但文敎工作却是侨务的核心工作,这不仅是服务这一代侨胞的工作,更是服务下一代侨胞的工作。所以「没有侨敎就没有侨务」就成为

  • 文章清末仰光華僑意外獲得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民报》 侨胞 报纸收藏 往事回忆

    △整批的民報 △一部大藏經距今六十年的辛亥以前國內定期刋物,銷行全國者,數量本來無多,而推廣到南洋各地及臺灣者更少。刋物種類亦無多。較可得閱者,是上海商務印書舘的東方雜誌,後又出有敎育雜誌。其他名流所刋行者亦有幾種,如競業旬報,胡適曾有文章在其中。基督敎會的印書刋機構,也曾出一、二種,皆不如東方雜誌之風行。當時梁啓超在日本東京出版之新民叢報,最有名氣,國內也可得閱。革命黨的定期刋則爲民報,也是在日本出版的。相繼而起者,各省留日學生各刋行其省份名目的雜誌,...

  • 文章抗戰時期永僑之義行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8期  作者:維國 出版时间:1973-03-29
    关键字: 侨胞 抗日战争 敌后援会

    蔴坡永侨首倡义捐永春海外侨胞,平日爱国怀鄕,急公好义,遐迩交赞。忆民国廿六年芦沟桥事变发生,我国在蒋委员长领导下实行全面长期抗战,而南洋华侨首先奋起,以义捐汇交南京国民政府者,厥为马来亚柔佛州蔴坡永春会馆!方圣战开始之第七日,即七月十三晚,蔴坡永侨颜迥华、郑友专、郑文炳、林太宗、郭诗善、林彬卿、余金鉴、郑其登、刘国七、林传织、李尚贤等即募得国币二万零三百五十元迳汇中央。旋政府劝募救国公债,永春会馆又荣获冠军,计得三十二万六十余元。且一边筹账,一边抵制日货

  • 文章厦門之自來水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9期  作者:江峯青  出版时间:1970-03-10
    关键字: 自来水 城市建设 卫生 黄奕住 侨胞

    厦門向以汚濁爲人詬病,飮料水亦甚不衞生。內街一帶皆取於山泉與井水,外街則購諸水船;水船之水乃取自石碼海澄之溪河,由挑水夫挑送用戶,須經濾淨,方可烹飮。筆者生長內地,飮水極爲淸淨,初到厦門喫粥輒覺有淡黃色極爲不慣,然無如何也。民國十年地方紳商海外歸僑以飮水關係市民健康,乃發起創辦自來水,資金定爲一百一十萬元,優先股一百七十六股,普通股一萬零八百二十四股,每股國幣一百元。成立商辦厦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農商部註册,並選擧印尼歸僑黃奕住及商界黃世金爲辦事...

  • 文章梁後宙一門忠義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7期  作者:俊林  出版时间:1969-09-30
    关键字: 梁后宙 侨胞 人物生平 爱国志士

    本拓殖功臣 原愛國志士是抗日英雄 亦傳奇僑領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