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安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西京游蹤圖草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4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西安 西京遊蹤圖草 西安懷古

    西安是我国自古的名都,西安城内以及近郊,到处都是名胜古迹,凡是游览过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无限思古之幽情。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他于民国十四年应国立西北大学之聘,由北京赴陕,以是年七月稍抵西安,十六年正月离陕。中间虽然遇到西安围城,自十五年三月至同年十月被困城中二百三十日,但在围城前仍得周游西安近郊各地,为此一名都留下若干不朽的诗篇。并绘有「西京游踪图草」,供我们今天追忆。吴先生的西京游踪,据其自订年表,于民国十四年下记:「大学课少时多,因得于半年以内

  • 文章懷長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塞夫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西安 诗歌 家乡怀念

    晨曦中溢散出牛肉饃的淸香,夜風裏凝和著秦腔聲的雄壯。你這個古城——長安,永遠不會被人遺忘。× × ×你曾是幾代帝王政治的心臟;你又是中華西北文化的溫床。周、秦、漢、唐——建立起你的繁榮與隆昌;變、亂、滄桑——奠定你的宏偉與雄壯。樸實、坦誠、豪放,是你傳統的風尙。碑林、古寺、廟堂,是人們嚮往的地方。舉凡藝術的發揚;史蹟的珍藏。都醉心過這氛圍的古色與古香。× × ×如今,關山渺渺,大海茫茫,呆望北去的雲朶,我的心,泛起一層憂傷。來時,你是一座文化寶堂,歸去,你是否矗立...

  • 文章西安城的今昔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西安 历史 文物保护

    西安是一座有十一个朝代建都历史的名城,曾经战乱破坏城墙几经修复,又屡遭破坏,如今已经修复,是今天中国大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名城,绕城而流的护城河多十四点六公里长。今天的西安城墙,为明代所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开国者朱元璋攻占徽州后,『弃官隐石门』的朱升吿诉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意是要朱元璋巩固地盘、积蓄力量、不求冒进。这个意见,很受朱元璋的赏识。所谓『高筑墙』,就是大筑其

  • 文章西遊訪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吳佑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西安 风景名胜 游记

    西安——兰州公路出西门一直向西延伸,这个丝绸之路起点,曾是历史上十几个王朝的京畿要地。一杯黄土,纷扰多少世事。在表面现象中,要探索历史性质的实体。今日乘车,我们幸运的位列首席,可以放眼纵览车窗外的风景9关中平原的黄土上,渭河金涛闪麟奔流东去。早春开放的连翘,迎春也是朵朵金花。黄皮肤的华夏民族特别喜尚黄色,由来已久。史册记载的黄帝、黄龙、黄金、黄册、黄色龙袍;以至地理名称的黄河、黄山、潢水、黄龙府::真是美极了。早上八点开车,九点半已到古迹汉茂陵和霍将军基

  • 文章客由西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劉長安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羊肉泡馍 西安城墙 秦腔 西安气候 大雁塔

    西安承继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建都之遗风,迄今已历三千一百多年,仍保持着大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地位。它是一个具有都市计划的城市,以高三十六公尺的钟楼为中心,分向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其余街巷皆呈整齐划一的直交分布,毫不凌乱,而且平坦宽畅,没有高低差别或斜坡。世界各国的大都市,在整齐平坦方面,与西安能抗衡者仍少之又少。城墙修筑宏伟,唐代曾缩小范围以利防守,现存者乃一三七四至一三七八年明代所建。周长二十公里,成一矩形,东西长而南北短。墙高十二

  • 文章秦時明月漢時關,千載古都是長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秦始皇 大雁塔 西安城墙 陕西博物馆 西安碑林

    雁塔碑林犹盛唐遗迹,出土文物映照中华史篇中国以发明火药、纸及佳肴而闻名。中国大陆陕西省的西安市却又独傲群伦;西安市肇造了中国。西安在渭水之滨,中国的文明就在渭水流域先孕育。西安古名长安,中国古代有十一个朝代以长安为都城,若把前后的时间加起来,长安作为各朝首都的时间历时千年之久。秦始皇在西元前第三世纪时率先建都西安,汉唐二代的都城也都在西安。由于西安的战略地位重要,在近代的国、共斗争中,西安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是个考古迷,为了找寻古罗马的遗址,我曾到

  • 文章西安访古新忆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西安城 建城历史 曲江 骊山 名胜古迹

    一水横流群山环抱西安北临渭水,南阻秦岭,带山砺河,外围险固。自周秦以还,以迄隋唐,均建都于西安附近。古代以此地区建都,主要是基于军略形势;此一地带,一水横流,群山环抱。四围满布险关要隘,俗有雄关百二之誉,撮要以举:东有潼关、函谷,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函谷距长安四百里,战国时为秦国东部之马其诺防线,关东列国不敢正视。抗战八年,日寇未敢越函谷、潼关,足征其险。大散关为川陕交通要隘,在宝鸡县西南陈仓山附近,为前后汉之陈仓故道。武关在商县西约二百里处

  • 文章相思長安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曹又方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人物感怀 西安 名胜古迹 人物回忆

    荒寒的北国也添了颜色。而且不再是春联、吊签、幌子、门帘那样的突兀崭新和不堪蔽旧。总是因为五月花事的缘故吧?桃色的风花月季开满城,北京、天津,一路开到西安。问起来,这几座城的市花居然都是月季。西安,若果这城如了刘邦长治久安的愿,朱元璋未尝易名,仍然叫做长安的话,似乎更利于接上大唐盛世的长安。一日,踱蹀在午后显得萧索与慵懒的博物馆里。蒙着尘垢的历史,似乎全然无法满足追寻荣耀的心情。怔怔地望着唐代长安图示,在上面架构着好大喜功的虚荣。据考证长安城周有三十六

  • 文章毛俊臣先生及其「君子舘日记」由十五年一些日记中可以看出「西安围城」的惨状一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佛千  出版时间:1974-01-15
    关键字: 毛俊臣 日记 档案资料 北伐战争 西安围城

    这里介绍日记作者毛俊臣(昌杰)先生,毛先生是清木民初西安有名的学者,他有许多有名的弟子,如于右任元生、赵守钰先生、胡景翼将军,以及于先生所最推重在陕西负有清操雅望的茹卓亭(欲立)李子逸(元鼎)两先生、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等都是。于右任先生在其所作的「怀恩记」文中说:陕西提倡新学最力而又最澈底的,当推三原朱佛光(先照)先生,朱先生本是一个小学家,其治经由小学入手,其治西学则从自然科学入手,在当时都是第一手眼。自谓是明秦王之后,故讲述时多绍述明末遗老精神

  • 文章假骗抢杀事件频传,破财消灾事小,吃上官司或惹上杀身祸划不来。逛西安骨董市场·游客须睁亮眼睛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西安 旅游 注意事项 文物市场

    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陕西省关中,为中国历史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而其首府西安,则更是中国的六大名都之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起,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一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因而有「秦中自古帝王都」的称号,由于帝王都的历史长,遍地都是骨董,盗墓之风和骨董文物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东门市场遭扫荡 几近销声目前西安有多少个文物市场恐怕没有人说得清,因为每一个名胜骨蹟都有文物市场,但较大的和集中卖骨董文物的则有四个,它们分别是西安东门的骨董市场、八仙庵(又称八仙宫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