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艺术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实验剧团 戏曲演变

    秦腔戲劇,源達流長,爲大家公認是我國最古老,而年代最久遠的民間藝術,相傳始於商周,盛行於秦漢,到唐明皇黎園子弟發展到高峰,今天戲劇界所祭拜之祖師爺唐明皇與西秦王爺,即因此而來,秦腔實際盛行是在淸朝,因爲淸王朝提倡戲曲,宮中經常演唱,各地方之戲曲均至京城演出,一時人才輩出,因秦腔戲曲高昂激起,振奮人心,加之文武場樂器完整,另有梆子助節拍,聽起來悅耳,各地方戲均仿設,所以發展有山東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因形形色色所以又名叫亂彈,所以說各省地方...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传承 陕西同乡

    爲發揚民族文化、中央設文化工作會,行政院設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有文化復興委員會,年來對文化藝術工作之推行、不遺餘力,如每年各縣市有文化藝術季之舉辦,有文化中心的設置,對本省歌仔戲、南管、北管、弟子戲、皮影戲、木偶戲,均大力推展,但對大陸各省地方戲劇、音樂、舞蹈,似乎倡導不夠積極,如蒙藏、新疆歌舞,聞名世界,却在本國很少演出,例如秦腔爲我國最古老戲劇,很多人均未看過,所以筆者常爲文介紹,因爲實在値得提倡。秦腔盛行大陸西北華北,欣賞人數多達四億人口,其流傳全...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研究社 秦腔剧团 《三击掌》 《三回头》

    本年秦腔活動,除台中自樂班、台北杭州南路自樂班按期演練外,二月份「秦腔硏究社」與「秦腔劇團」在社敎舘與藝術舘各演了一場,「秦腔劇團」並在高雄文化中心演出一場,九月廿七日「秦腔硏究社」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演出「烙碗記」、「藏舟」、「扣押」、「櫃中緣」四折戲,由吳楨、賈雲峯、劉仕樞、楊仕忠指導,參加演出人員「烙碗計」:馮宗陶、郭玉娟、石德印、黃春滿,「藏舟」:鄭智蓮、黎榮珍、王鍵鈺、楊春金,「扣押」:桑忠翔、陳美妃、郭玉娟、花鳳娥、鄭亞玲、王健鈺、廖愫理、楊春...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剧团 秦腔演变 《拾玉镯》 《二进宫》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戲劇演唱,至少千年以上歷史,從唐明皇梨園子弟時期開始到目前,歷經漫長歲月,現在所演出的各地方戲均出同原,由秦腔演變,形成今日多彩多姿不同腔調戲劇,中間多少變化、唱工、行頭、化妝,均有鉅大改變,多少演唱人員的起伏,都在在說明了今日中國戲劇的隨時代在改變中。所以從事戲劇工作者,不要怕變,不要怕改,重要的是推廣,發揚薪火相傳,繼續下去,能生根發芽。三月份秦腔劇團在台北藝術館演出了「拾玉鐲」,由張育華飾孫玉姣、陸光儀飾傅明、王銀麗飾媒...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于右任 杨大乾 秦腔剧团 台北自乐班

    我國戲劇,由於隨着歷史文化發展,由西北黃河流域,陝、甘、靑、寧,向外發展,一股由晉而冀、魯是爲「北方梆子」,再結合民間曲詞演變而爲平劇。另一股越秦嶺至四川、雲南變爲「川劇」及「愼劇」。「粤劇」加上本土曲調,發展成南洋一帶的新劇。另由漢水至長江流域湘桂沿海形成「越劇」,再南延伸福建有「南管」、「北管」過海到台灣形成「歌仔戲」所以說,秦腔爲中國戲劇之祖,並不爲過。台灣秦腔從每年爲于右老祝壽集合演唱起,到以後勞軍表演,經熱心同鄕大力提倡,目前有「秦腔劇團」、「...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实验剧团 台北社教馆 《秦香莲》 秦腔自乐班

    秦腔在同鄕的热心赞助,与实际参加演出者推动下,不断的在舞台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如此不但保持了我国民间古老戏剧传统,并能推陈出新,训练了不少靑年与学生,薪火相传,使秦腔艺术,发芽生根,永恒流传,是値得欣慰的。台北社敎馆所成立之「秦腔实验剧团」是由各大学院校靑年学生组成,利用假日演练,曾有过多次演出,他是继西北秦腔硏究社,与秦腔剧团后的秦腔有力推动组织,因为学生们热心学习,加之演出成功,受到敎育文化单位各方面重视,为鼓励其再接再励,奋斗不懈精神,本年敎育部颁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戏剧学会 秦腔实验剧团 三军军官俱乐部

    演出:回船、藏舟、献杯等三折戏,深获各方好评。最近又正排练新戏:斩秦英、断桥、杀庙三折戏,每日下午均在社敎舘排练,此批靑年学生,有些参加秦腔数十年,并陆续有新人参加,他们都对秦腔兴趣浓厚,学习情緖高昂,热诚可感,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本年度敎育部颁发之薪传奖,将有团体得奖之可能,此项奖励有志靑年,发扬传统文化,盼此批学生努力能使秦腔艺术在宝岛发芽生根。同鄕陈绍淳热心推展秦腔提供秦腔录影带多种有法门寺、夺锦楼、玉堂春、辕门斩子、龙年晚会等,如愿购者请电话(〇二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西安秦腔社 台北市社教馆 演出通知 易俗社

    秦腔在大陸西北民間廣大地區之流行,歷久不衰,其藝術價値獲得肯定,前幾年西安秦腔社曾赴日本訪問演出,並曾巡迴大陸各地演唱,盛況空前,深得各方人士讚賞,獲得好評,目前西北各省電台每週有固定之秦腔節目,並發行有錄音、錄影帶廣爲傳播。各縣市均設有秦腔劇團,民間有自組之團體,惟在西安有秦腔大本營之稱「易俗社」,因票房差已不經常演出,藝人均下鄕巡迴演唱,檢討原因是受電視傳播影響很大,一般人多願在家中欣賞,不去戲院觀看,和台灣目前國劇演出情形一樣,社會形勢變遷。人們工...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