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腔戏剧学会徴求会员缘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來稿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秦腔 秦腔戏剧学会 会员征求

    夫戏剧为历史文化之产物,社会人生之写照,尤为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古称乐敎,与礼并重,而与政相通。移风易俗,建国化民,诚莫善于此矣。考秦腔之为剧,其来远矣。李斯上秦皇书有「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眞秦之声」之语,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有「家本秦也,能为秦声」之言,盖本闻诗秦风之遗,缵驷之雄风,美小戎之征伐,极富民族战斗精神之表现,味醇道古,大吕黄钟,其词雅,其声正,其法严其味永,其于忠孝节义,公正勤廉诸美德之发扬,尤淋漓尽致,加之音调铿锵,悲壮激越,多慷慨高歌之音,闻之

  • 文章浅论秦腔史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馬天成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秦腔源流 梆子戏 秦剧班社 易俗社 西府秦腔 陕西乱弹

    秦腔是陕、甘、宁、青、新五省各族人民的共同的艺术财富。对秦腔的源流问题,长期以来,有所争论,一日秦腔姓秦,陕西简称秦,当然源于陕西关中一带,一云:我们祖先炎帝生长成纪,(即甘肃秦安)秦腔当发源于甘肃了,众所风云,未成定案,最近我休息无事,有充分时间,查阅了有关秦腔历史的资料及一些酷爱秦腔的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加上自己粗浅见解。初论如下,敬请指正。秦腔是西北五省区各族人民共同的地方戏曲。它不仅为汉族人民喜闻乐见,而且当地回、藏、东乡、维吾尔等兄弟民族

  • 文章人唱秦腔·我哼灯影~~记乡长刘静波先生九秩寿辰余兴节目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焦凌霦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刘文海 秦腔 皮影戏 蝴蝶媒

    自然是读书好。先生笑曰:此老生常谈也。次子蓝仲对曰:书也要读;戏也要看。先生曰:附调停两可之说,也恰似汝之为人。三子小峰对曰: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先生掀髯大悦曰:得之矣。」可见戏剧在敎育上之功用,早为有识者所洞见了。故我小时得能常常依随长辈们顾曲之行,而未遭禁忌,现在思之,来之有自非仅出于溺爱,不惟如是,我家先祖居渭邑,办义学益公益,耕读传家,在淸咸同间也有班秦腔戏和灯影戏,迨至我辈,家道渐欠丰实!仅剩者只有几村灯影戏箱,所幸由于三叔乐于此道,细心

  • 文章秦腔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 地方艺术 民俗艺术 诗词

    一华夏文化西向东,秦腔原为戏曲宗,陕台相隔千万里,岁岁年年扬秦声。二西北五省两地方,文化艺术千百项,民间技艺尙传统,四亿同胞喜秦腔。三秦音高亢气如虹,激昂声振山林中,北国多出豪侠士,实系戏曲敎化功。四秦腔艺术传宝岛,青年学子纷来学,王宝钏与陈世美,剧情感人技艺高。五演唱秦腔有剧团,勤习亦组自乐班,每年均在舞台演,发扬文化艺灿然。六爱国爱鄕此心同,每当秦腔演出中,同鄕相互争相吿,鄕音感人显眞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