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公和孔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百閔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周公 孔子 六经

    刑法法典。在洛阳建立东都,制礼作乐。孔子曾经说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这是孔子晩年的话。似乎周公是孔子平生所梦想底一位理想的典型人物。孟子亦曾说过:「周公仲尼之道」[2]。周孔是从来并称的。二为了周公和孔子,在经学上,又形成了今古文学的两大壁垒。今文学家以六经是孔子所作:诗书虽然只是孔子所选辑的,但是有他的深意。仪礼十七篇是孔子所辑的,乐亦由孔子和诗一起订正过。易虽然是卜筮之书,但经孔子赞易以后,易便成为哲理之书。春秋虽然以鲁史为据

  • 文章孔子与耶稣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孔子 耶稣 文化传统 信仰传统

    冷静检视孔子与耶稣的行谊,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脉脉络里,都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第一、他们分别相信自己是某一文化传统或信仰传统的特定人选。换言之,两个传统中的的人群,都须依赖他们才可获得存在之曙光。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显示孔子自信「身系文化传统的存亡」,而这个传统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命脉所在。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之光。」耶稣也

  • 文章孔子梦见周公说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郭學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孔子 周公 政治哲学 周代制度 儒家思想

    孔子与周公的生存年代相去甚远,因此论语中所说孔子之梦见周公当然不是梦见周公的「音容宛在」,而是因为仰慕周公的道德人格和他对我国文化的伟大贡献而表示其由衷的向往之情。公(因封周公),是文王十个儿子中的第四子,文王在世之日,他即已表现了忠孝仁勇的美德而得朝野的敬重。文王既殁,他辅佐武王(文王的第三子)、经过十年的生聚敎训,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兵四万五千,与纣王七十万大军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败之。于是武王即天子位于镐京(今陕西长安。时为西历纪元前一一一一

  • 文章橫渠與孔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陳正榮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张载 孔子 孟子 人格形态 道德伦理

    前言孔子周逝列国,怀道不遇;虽硁硁然知其不可而为之,犹有乘桴浮海之叹。孟子之时,处士横议,奇说纷纭。末世穷涂,儒者惧其斯文扫地,故砥柱中流,支木擎天,不以其客观条件之界域,而自馁其性命与志气。千载以降,世道屡迁,孔孟之道尙或缕存不绝,或堂皇发张者,正唯济道之心为孔孟儒者所汲汲从事者也。春秋战国以来,则诸子之说盈天下。两汉之际,阴阳灾异之说盛,虽云天人交感,实则宇宙气化,五行主之。孔孟尽性穷理之说,已受极度之扭曲,魏晋之世大扇玄风,孔孟儒道虽不绝如缕,其学

  • 文章孔子敎学之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孔子 教学 文化教育 师道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转瞬即届,对于终年执教杏坛的教师们,我们由衷的表达最高的敬意。多年来由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莘莘学子得以茁壮,我国各方面有如此进步,教育工作者的贡献,这应该是不争之事实。说到教育,即会想起孔子,他是我国第一个私自传授的教育家和著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仁爱思想,就是我们立国精神的中心。民国四十一年,政府根据各方建议,经文教界人士考证孔子诞辰为九月二十八日,同年八月十八日由总统明令公布自该年起,每年九月二十八日为教师节

  • 文章我對儒家「仁」的體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孔子

    九月二十八日,是文圣—孔子的诞辰,民国四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由先总统 蒋公明令为敎师节。民国五十七年,政府应各界建议,规定九月二十八日亦是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纪念日。値此节日前夕。谨以孔子「仁」之一字,来阐扬儒家精神之所在。孔子不仅以仁为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而且视仁为人生道德之实践准绳。程明道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仁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者,尽己之谓;恕者,推己之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切行为准则

  • 文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驪山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孔子 老子 儒家思想 张载 中华文化

    大无畏的英雄气槪。陕西临潼县东郊秦始皇陵寝兵马俑的宏伟壮观场面,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被中外游客誉为世界八大古迹之一,实至名归。有人说:「不到西北,就不算到了中国」。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丰富遗产,不仅是华夏民族的瑰宝,也应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三、儒家思想,光辉灿烂至圣先师孔子的忠恕与仁爱思想: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仁是爱人,仁民爱物」。自身修养的「居处恭」及在处事上的「执事敬」,以及「在邦无怨,在家无悔」等箴言,在在包含了无懈可击的眞理

  • 文章教育的第一目的——答美國奧勒岡州立社區學院尼克遜校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權世俊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教育目的 美国教育 美国奥勒冈州立学院 孔子 社会规律 社会发展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这就是说,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如何和别人相处,社会组织,错综复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千头万緖,但不外家庭、社会、国家。子弟在家裏,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友爱,出外交朋友要守信义,自己言行要谨愼,对一般社会大众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时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之人,跟好人,学好样,这些做人的基本德性都作到了,剩下的闲余时间,才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换句话说,德行第一,知识技能其次矣。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商子夏说:「贤贤易色,事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