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國術憶一代大師三原高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哲文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国术 武术

    中華國術第一屆世界觀摩及擂台邀請賽在台南市擧行,經過五天的角逐之後已於十月十八日圓滿閉幕。由嚴總統頒贈「術德兼修」扁額一方,其隆重熱烈的盛况可謂空前。以致引起筆者對故鄕國術與一代大師鷂子高山的緬懷,謹撰此文以饗同好。國術起源與演進國術起源甚古,溯自黃帝時代就有所創作,如角抵、射御、舞蹈、擊劍等技擊等;唐堯、虞舜、夏、商、周爲我國之黃金時代,文事武功光耀史丹,除將前人所創宏揚利用外,又創拳術、劍術、弓矢等,至於器械,則有刀槍、劍㦸、釵鎚、鈎釵等。爲了平定異...

  • 文章我對儒家「仁」的體認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孔子

    九月二十八日,是文聖—孔子的誕辰,民國四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由先總統 蔣公明令爲敎師節。民國五十七年,政府應各界建議,規定九月二十八日亦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念日。値此節日前夕。謹以孔子「仁」之一字,來闡揚儒家精神之所在。孔子不僅以仁爲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而且視仁爲人生道德之實踐準繩。程明道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莫非仁也」。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者,盡己之謂;恕者,推己之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切行爲準則...

  • 文章從「教孝月」説起(選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韓凌霄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教孝月

    一政府爲順應海內外同胞恪誠紀念先總統 蔣公忌辰的心願,乃明文規定自六十六年起,定每年的四月爲「敎孝月」。這一則用以紀念 蔣公畢生行孝並以身敎全國同胞之至意;同時也是實踐「復興民族文化」遺訓的基本具體行動。此一舉措,誠旨深而意遠!二「孝」在我民族文化中係居首位,亦是各種美德的根源。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他的學生有若亦云:「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歟!」先總統 蔣公更昭示我們說...

  • 文章周公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周公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学者研究 儒学

    自有禹,而后有此人类之天下;自有周公,而后有此人类之中国:自有孔子,而后有此人类之敎化;则周公之所以为圣,而其在中国历史上之眞实地位,亦即据孟子之言而可想见其大槪矣。今载周公在中国史上之主要活动,及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主要贡献,则应为其制礼作乐之一端。周公制作礼乐之具体设施,及其重大涵义之所在,在孔子时,殆不仅所谓心知其意,而必有可以确切指说,并又可以自信其能具体重见之于当世者。故中庸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纵以孔子之博学好古,在尧舜亦仅能祖述之,在文武

  • 文章我國最早的母親——女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女娲 神话故事 史料考古 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的來臨,總有一番慶祝,對爲人之母終年敎導子女的母親們,由衷的表達最高敬意!同時在此介紹一位中國最古老的先妣;亦卽女性中的第一人—女媧。據「說文」解,女媧乃古代的「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換言之,女媧是天地間最早的一個女人,由她創造萬物。根據漢朝武帝梁祠的石刻畫像,女媧的形相是人的頭,蛇的身體,漢代的人畫女媧,已經加上後代文化的意態而減少了原始性,身上已著了衣裳;最早期的畫像,則僅僅是一個人頭蛇身。因此,後人形容女人苗條的身材爲「蛇般腰」,...

  • 文章中國的書法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胡恒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书法 中国文字 文字结构 传统文化 学习经验

    要學中國的書法,首先要知道中國文字的結構特性,因爲文字是書法的母體,更是文化的根源,知道了文字結構的原理,始可談到筆劃的佈置,所謂文字的結構就是由一羣美麗的線條組織成一個完整的字,換句話講,是由幾個點、晝、結成部首,再由幾個部首構成一個完整的字。即由點、畫、撇、捺、挑、鈎結成一個完美的字,可知點是字的起點也是字的根源,向右伸展成橫畫,向下伸展成一直畫,其他依次類推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硏究的書寫方法與技巧,用怎樣的方法與技巧才能把字寫的好看——美麗就是書法...

  • 文章“新儒家的寂寞”專題報導攝影展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摄影展 “新儒家的寂寞” 传统文化 人文活动

    做爲儒家的實踐者、儒學經典的愛好者,本無所謂「寂寞」,只是,在這個標榜「理智」的社會,儒家合情合理的人生智慧,非但不被重視,還常受到扭曲,這就令有志之士不免傷心。有鑑於此,鵝湖月刊社、東方人文學術硏究基金會及自然文教公益基金會乃聯合策劃,主辦了「新儒家的寂寞」專題報導攝影展。這項展覽以攝影作品報導近十五年來有關的儒學動態,希望引發社會大衆對儒家的重視與關懷,使大家主動來親近傳統的智慧,展覽作品主要由現任鵝湖月刊副社長周博裕先生提供,現場同時展出牟宗三、唐...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