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特殊风俗:拗九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1期  作者:王鐵藩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福州 风俗 《拗九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风俗,至今尚流行福州城郊和所属各县。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在这一天的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煮成的《拗九粥》,内中还加有花生、红枣、桂圆、荸荠、红豆、胡桃、芝麻等各种配料,用来祭祀祖先和馈赠给乡邻戚友品尝。凡是已嫁的女儿,必定要一碗回娘家孝敬父母,所以叫做《孝九粥》。清叶梦吾诗:「怀桔蒸梨意不同,一盂枣栗杂双弓;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拗九》粥风俗起源有两说,其一来自「目莲救母」,民间传说:目

  • 文章海外第二個同安城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3期  作者:許經立 出版时间:2013-11-01
    关键字: 同安城 渔民 风俗 峇眼 渔场

    ,所以这就是峇眼亚比BAGAN SIAPI API整个名称的由来。峇眼地处于苏门答腊东北岸洛江溪支流下的交会点,马六甲的西南对岸,新加坡斜南岸对面,这里渔产丰富,众兄弟把工作安定后,收入渐渐可观,因此招来同安同乡的陆续到来,渐渐由十几人变百人,百人变千人,人多了形成一个市镇,有房子、有街道、有市集,后来有船行驶新加坡、棉兰、雅加达、热闹非凡,这里后来成为世界第五大渔场之一。峇眼这里居民九十五%是同安人,市面讲的道地的同安话,风俗习惯与家乡一样,信仰是佛教,起初

  • 文章『銀同媽祖』祖廟——天后宮兼述媽祖渡台之考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银同妈祖祖庙 天后宫 风俗起源 历史资料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長、宗敎局長,個人事蹟入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 文章也談福州的:拗九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9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福州 《闽侯县志》 风俗

    闽侯县志风俗篇云:正月二十九日杂饴果煮糜杂之,谷云:食之却病,五杂俎是日谓之窈九,以天气常窈晦然也,按方言亦云孝九,相传目莲以是日供母。天中记是日谓之窈九,四时宝鉴: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是日死,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贫,此及其遗俗也。在福州十邑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于是日清晨熬煮『拗九粥』过节,粥是用糯米,红糖,花生仁,红枣,莲子,桂圆,荸荠,黑芝麻等熬煮而成,盛于供棹焚香点烛拜祭历代祖先,所表示意义纯为慎终追远宏扬孝道的精神,故又称孝顺粥。据云

  • 文章泉州民间风俗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2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泉州 风俗 元旦 清明 端午

    元旦贺正农历元月初一日,古人称为「元日」,也称之为「岁首日」。泉州风俗,在这一天的凌晨,曙曦初展,雄鸡甫唱,家长就率领守岁的子弟们,先以染红的米圆一小盘和甜味糖菓一锡匣,甜茶四小杯,置放于祖先和菩萨神前,然后点上香灼,燃放爆竹,这仪式称为「开正」。泉州民间的春联有句:「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开正」的仪式完毕后,即相率前往拜祭祠堂或家庙,这些拜祭的仪式结束时,天已亮。于是,到各亲戚朋友们的家里去「贺年」,见到熟人就拱着双拳,口唸「恭喜发财」颂词。贺年

  • 文章我的家鄉——玉斗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康祿新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玉斗镇 思乡 康姓源流 风俗 社会状况

    鲫鱼之属,也是滋补圣品,鄕人却厌恶它的腥味,亦未大量捕捉。以上都是本鄕待开发的资源。风俗本鄕风俗醇厚,尤以本村胪地居其冠。地痞、流氓,盗匪绝迹、连鼠窃也尙未见过,械鬪、残杀之事从未发生过,外人说本鄕是「世外桃源」,也绝非夸大之词,因为鄕民生活俭朴,恬淡寡欲,乐天安命,随遇而安。食则粗饭淡菜,衣则粗布以御寒暑,纵使家道富有,也不敢生活太奢靡,生恐为人所指摘。家鄕风气,最重然诺,典田,借债,均以一言为定,不假借据,契约的条文,期届必定如约履行,未尝有误。族里辑

  • 文章改善社會風氣的根本途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顧自元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风俗 社会功能 文化教育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些社会风气是大家所担心忧虑的。现在政府当局虽也亟谋有所改革,将于全面推动改善社会风气重要措施,一面实施俭朴生活,一面推展康乐活动,以使我们的社会能更和谐、更健康。这些规定,自是相当周延,相当具体,如能认眞执行,应可产生预期效果。不过,改善社会风气是一长期性的工作,有赖大家持续不断的努力,因此,除大家照政府所颁的办法加以实行以外,进一步了解何以造成社会不良风气,当有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这里,应先了解「风气」与「风俗」「风尙」定义之不同

  • 文章名人植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名人种树 传统风俗 历史故事 古树简介

    (注:同安蓮花鎮溪村明代葉文吉公手植「海紅豆樹」樹齡逾五百年。)(注:同安塘洪鎮郭山村唐代郭子儀之孫郭鎔所植,「樟樹」逾一千二百年。)(注:同安五顯鎮後龍村明代「楓公」樹齡逾五百年。)(注:同安南門橋外南宋賈似道手植的「重陽木」,樹齡逾七百年。)植樹與美化環境,調理身心,健康長壽,增進友誼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古往今來,名人植樹,已成傳統。泰山岱廟,有相傳漢武帝手植的漢柏;曲阜孔府有「先師手植檜」,蘇州拙政園有文徵明手植紫藤,廬山白鹿洞有朱熹手植的丹桂...

  • 文章孝經心得(十)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0-21  作者:黃和平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新闻报导 善良风俗 新闻自由 大众传播 抑恶扬善

    应以发扬我国固有伦理道德为己任,决不能为求销路而作损人利己,歪曲事实和夸大的报导,这是工作道德,也是新闻义务,愿新闻从业人员审愼而为之。二、维护社会善良风俗与安宁:社会善良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但破坏善良风俗却非常容易。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日」,以现在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学坏只要几分钟。如重大社会犯罪案件,其犯罪方法,一经报纸披露,歹徒见到,立即可以仿效,就以新方法新技术来作奸犯科,这一报导不是成为犯罪技术的敎科书吗?以最近常发生的「轮暴

  • 文章《閩海夜譚》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7期  作者:黄步鑾 出版时间:2002-06-30
    关键字: 闽海夜谭 林炳剑 风俗民情 福州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以及风俗民情有五个特点:一、资料丰富翔实,说古谈今;二、体现了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有清香的虾油味;三、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对读者有吸引力;四、文笔流畅,文意简练;五、某些章节与篇目,对正史起到拾遗与补充作用。作者林炳钊先生,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于1989年、1994年、1997年出版印行一、二、三集《闽海夜谭》连同本集共计100多万字。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