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成功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郑成功 郑经父子治台政策——多出自乡贤陈永华参军之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郑成功 郑经 陈永华 台湾

    突见一名穿古装甲胄的英挺男子站在身旁与她说「我是陈永华,叫妳爸爸来看看我,我有事要跟妳爸爸说」,林雨璇猛然一惊,赶紧跟父亲林志隆联络。翌日,林志隆与林雨璇到果毅后,花了一上午,找到陈永华墓后,只见一片荒烟蔓草,林志隆看了墓碑的简介,才知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咨议参军,他和女儿合掌向陈永华祭拜,女儿却突然以低沉的男人声音跟他说「这里草长得比人高,墓埕也有裂痕,你想办法修一下」,讲完之后,女儿就回神。林志隆转念一想,既然有缘分,就当作帮朋友忙,隔了几天,自掏腰包雇

  • 文章历史四月 郑成功鞠躬尽瘁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2期  作者:林蕤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郑成功 郑芝龙 朱明 张煌言

    福建南安人郑成功,一直为反清复明,奋斗终生。尤其驱逐红毛,收复台湾,祖孙三代,均奉朱明正朔,写下光辉史蹟,其忠君爱国精神,永垂不朽。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壮年横行福建沿海,竟远至日本,娶田川氏为妻。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阴历七月十四日(国历八月二十七日),生子郑森,就是后来郑成功。天启年间,郑芝龙曾一度占领台湾,后为荷兰人所据。郑芝龙既无法在台湾立足,乃率舟纵横海上。崇祯初年,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做了明朝福建海上游击。满清入关,崇祯殉国。弘光

  • 文章晉江流域 代出賢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5期  作者:曾顯祖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晋江 俞大猷 郑成功 郭洪福

    邹鲁」之美誉,亦由于晋江流域两岸先民皆系晋朝的忠贞士大夫及眷属部众,所以血统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气节苍劲,大义凛然,其后世子孙为追念祖德,启迪来兹,乃将此一水域命名「晋江」,下游平原名曰:「晋江县」。三、英雄圣哲略志此一水域主流及支流所经地区,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亦都能「克绍箕裘」,承先启后,代出圣哲,诸如:晋江县的两朝宰相曾公亮,民族英雄大猷,南安县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广泽尊王(郭姓王),安溪县的淸水祖师,同安县的保生大帝(大道公)等等,早已扬名中外,至今

  • 文章《兩岸文化交流剪影》訪廈門·詩之旅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林恭祖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访问厦门 诗歌感怀 人物自述 郑成功

    回忆我在台湾所写的第一首诗,从表面看,是为「渡台」而作。其实这首诗,是为纪念郑成功而写的。诗云:好凭帆力趁长风,落日方西我欲东。海国惊涛兼骇浪,渡台猛忆郑成功。此诗是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一日,我在「鹭江轮」上,当船靠近基隆码头时所写的。这次,我初访厦门,也是诗之旅。时间虽短促,但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从「访问参观」、「座谈联欢」与「诗歌朗诵」,这是正常的程序。至于「诗歌唱和」,这就超出「座谈会」的范围。以诗会友,临时到厦门来访问的,只有我一个,我不能代表整个

  • 文章氣吞河岳萬古存——廈鼓水操台遺址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郑成功 《水操台怀古》 《鹭鹭杂咏》 厦门

    旧寨荒台昔屯军,栖船盔甲觅无痕。缅怀板荡孤臣志,气呑河岳万古存。这是台湾诗人林石梧写的「郑成功屯兵遣址」诗。根据志书记载:郑成功水操台遗址在厦门有两处:一处在厦门二十四崎大走马路,一处在鼓浪与日光岩麓。李禧的「水操台」诗曰:凤凰山下飒天风,春水朦艟冷碧空。走马只今怜侠少,看花谁解吊英雄?剿夷崖矗铭文古,飞蝠山深夜色濛。能挽郑舟威海国,却泅金豹寇瀛东。此诗写于本世纪初,时中山路未辟,风凰山下的小走马路与二十四崎的大走马路还连在一起。三百多年前,镇邦路、鹭江

  • 文章当年郑成功攻打红毛城探索之二 郑成功进驻台湾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3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郑成功 红毛城 弓箭 海峽 陆地

    郑成功围攻红毛城,始于公元一六六一年三月,迄今历时已三百多年之久;对于台湾的归属和开发,影响至深且钜。郑成功大举「反清复明」义旗,可惜在南京围城之役失败以后,遂决心先攻占荷兰据有的澎湖,再进取台湾,作为永久的复兴根据地,荷兰人侦知郑成功急欲攻台,乃与清廷勾结,意图夹击郑军固守的厦门、金门及澎湖,务期彻底消灭以绝后患。郑成功机警,不愿坐以待毙,乃先发制人,用水师进驻澎湖群岛,作为进攻台湾的跳板。此举使红毛城内的荷兰人大受威胁,总督柯恩乃施行「两手策略

  • 文章当年郑成功攻打红毛城探索之三 郑成功驱逐荷人治台的贡献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文物 民族英雄 妈祖

    据说郑成功围攻红毛城时,妈祖林默娘在鹿耳门港上空大显神功助战。后来水道两岸渔民聚居日众,形成「鹿耳门村」。为崇祀妈祖助战之功,公元一七一九年在此兴建「鹿耳门天后宫」,后又扩建为今日的「鹿耳门天上圣母庙」,宏伟华丽,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现已成为南台湾观光景点之一。郑成功对台湾施政,即依照明代规模建制,改赤崁城堡为东都名京,并设承天府(台南)及天兴(嘉义)、万年(凤山)两县。又建神庙,兴建学校,订定科考制度;至此全台教化大开,儒家正统思想,普遍深入人心,将

  • 文章閩海詩壇之囘向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甲子庆典 戍守碉堡 从政忆述 纪念郑成功诞辰 故土怀念

    徂东虎岛鎭严关。温泉玉润调脂颊,佳菓珠圆映素颜。人事已随前梦断,独余形胜待师班。福建省各同鄕会纪念郑成功诞辰参加后感陈家添前朝古圣自能伴,民族英雄第一流。正气浩然文信国,鞠躬尽瘁武鄕侯。孤忠犹系红砖垒,千载仍传赤崁楼。赖有复明功赫赫,如今尙纪念徽猷。(郑成功在一六六一年征台驱逐荷人之前,以金厦两岛作抗淸复明基地。今日三百六十年诞辰。)次慕丈原玉高守汉英雄盖世谁能侔,大义伸张圣者流。未敢求安忧社稷,愿加奋志勗王侯。进窥釆石摧仇垒。退据台疆鎭海楼。明祚久延思覇

  • 文章《鼓浪嶼之波》我日夜唱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3期  作者:吳天球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鼓浪屿之波》 厦门师范学校 郑成功 生命力

    之后,我就非常喜爱唱。只因当时的定调是高声部,首唱是女高音歌唱家,随后相继演唱的几位歌唱家也都是男女高音,我只是自己唱,自己听,借由歌曲来思念我心中的「鼓浪屿之波」!由于自己有很深的鼓浪屿情结,我对歌曲有独自的感受和理解,自然就有不同的处理和眞情表述!我以为:对「鼓浪屿之波」不仅要表达她的美、她的柔情,更要着重表达「鼓浪屿之波」的波涛汹涌、激情澎湃!鼓浪屿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鼓浪屿有日光岩、有郑成功的雄伟气魄!鼓浪屿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这应该是

  • 文章台北福建同乡会举行秋祭 纪念 郑成功诞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郑成功诞辰 台北市福建同乡会 秋祭 何宜武 林秀栾

    台北市福建同鄕会于八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在该会文化中心,纪念延平郡王郑成功三百六十九岁诞辰,颜理事长伯岑主祭,会中颜理事长及鄕大老何资政宜武、林将军秀栾相继致辞,一致呼吁大家效法郑延平郡王抗清复明志节,团结同鄕维护权益,并同为和平统一贡献心力。颜理事长特别指出:政府在户政上消除省籍,我们如果不能团结,他们将会取销同鄕会,言简意赅,足可发人深省!台北市福建同鄕会特廿七日下午五时,在该会文化中心欢迎「福建省少儿乐器舞蹈访问团」,举行座谈会,闲话家常,并听取主办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