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书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书心得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陸茗庭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奖学金 读书 诀窍 方法

    在我求学的阶段,我都是靠著努力来弥补天份的不足。国中时期,我看到了许多人的聪明是遥不可及,而他们却也如此努力,这激励了我向上的心,因为好胜的我,不甘心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而被比下去。慢慢的,我掌握了读书的诀窍—也就是我等一下会分享的部分。获得不错的成绩的同时,我得到了庞大的成就感与自信,而同安县同乡会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继续努力下去,直到现在。读书的诀窍,在于念书的态度。态度决定胜负。如果不懂读书是为了什么,只是盲目的在各方压力下继续念书,是很痛苦,而且

  • 文章读书的最高境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4期  作者:林興宅 出版时间:1998-09-30
    关键字: 读书 境界 工作 消遣 精神

    读书人根据读书状态的不同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职业的需要或某种工作的需要而读书;第二类是为了消遣娱乐而读书;还有一类是出于对书的嗜好,出于不自觉的灵魂的饥渴而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读书读书。这三类读书人不仅读书的动机不同,而且读书的方法、追求的目标以及读书的感受也都大异其趣。第一种人的读书说透了是一种『稻粱谋』,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做好本职的工作,他必须补充自己不懂的知识,要读与专业有关的书。他也许要面对枯燥生硬的概念范畴、空洞无聊的逻辑

  • 文章藏書与捐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6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藏书 捐书 读书 买书

    读书必买书,昔之学者以能遍读未见之书为快事,更以藏书为乐事,故力之所及,必搜求以实之;无力买书者,亦辗转求借手抄之,盖供自身阅读兼以励后人也。然亦非易事,能读书者多寒素,殆无余力买书,即求借亦匪易。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少时,欲求史记汉书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可见得书之难,而以能借到见到为幸!藏书者,固多好学饱学之士,而汗牛充栋束书不观徒博藏书美名者有之,所藏必善本或绝版,每不肯示人,摹刻传写更靳不肯

  • 文章福州最通俗的講書場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作者:光聲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通俗 读书 《封神榜》 塔巷

    有時閒溜街頭巷尾,每見小巷內一間小店舖內排了數張長椅櫈子,在正中間靠牆璧處有個小台,台上有一張桌子,桌前坐一人,手中執一本書,在津津有味的唸,雖然眼睛是看在書中,但有時還是搖頭排首,指手劃腳,口水四溢,台之下,長櫈子零零落落的坐着「洗耳傾聽」的人,無聲無息。這到底是什麽玩意呢?爲好奇心所驅使,駐足觀之,原來是聽評書,本省人通常稱之爲「講古」。由於「講古」而聯想找們福州講書場了,福州的講書場與聽評話根本是兩囘事,其中要分析其原因說來話長。這裡僅就最簡單的分...

  • 文章對書報説閒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龔書綿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读书看报 杂感随笔

    指向参与政治为唯一的人生途径,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而时下流行一句话,说:迄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和从前的观念大不相同。现代人生活繁忙随年龄和岁月的差别,阅读群也呈不同的模样。社会结构,成了工商百业兢技的场所,多数人先为物质的追求而奔波,而汲汲营营。先别提读书,即使是每日阅报的时间,匆匆忙忙,几个大标题掠过就算数,有的人甚至连报都没空看。实际上,报容有多元的呈现,分门别类:有政论、经济、文敎、旅游、娱乐、体育、影剧、社会新闻及副刊等等……读者群中,也呈多种不同

  • 文章老來找伴——詩書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楊明煊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年老脑衰 修身养性 读书伴老

    我年老了!记忆力差,看书时,读过了就忘!」与友人聊天时,他慨叹老年人记忆力衰退,感到气馁老年人记忆力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老年人所读的书与少、青、壮年人所读的书不同,少年应付升学考试,青年人发展事业,壮年人应付业务,各有其人生各阶段上的需要,当然要用记忆力读书,而且读得愈广,记得愈多,应付的能力就强,可以发挥能力、开展事业、展现鸿图。老年人退休了,事业不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此时人生已达圆融的境界,因此健康、长寿、快乐、德行、生命的价値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 文章我不等、不看、不做、不給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1期  作者:金蘭 出版时间:2013-03-01
    关键字: 友人 探病 家庭教育 读书 人生

    希望他们快快长大,什么都懂。这是冲突,没有解药,唯有少看为妙,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而非揠苗助长。不会到会是必然历程,学习中挫折很多,但从中吸取经验,于是会了。可是一般人却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强,什么都会,后来发现,除了读书考试,这些人什么都不会。不看,并非什么都不看,而是看该看的;不该看的、看不见的,就不必一直想看了。四、我不做我不做对孩子无意义的事,但做有意义的事;做不来的不做,做起来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后会后悔的当然不做。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

  • 文章精緻的藍圖 讀張植珊著文化建設與文化教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無名氏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与文化教育》 读后感 读书笔记

    政府一級首長的人物中,演說或長篇講話不備講稿,甚至連參考卡片也不帶的,據說只有兩位。一是馬英九部長,一是前任文建會副主委、現居僑委會副座的張植珊先生。我聽過英九先生幾次演說及講話,倒是侃侃而談,並無講稿或參考資料。不過,都是同一講題或類似內容,大槪背也背熟了。植珊先生演說,我未聽過,但有數次集會,他率先致詞,歷時約十分鐘,每回所講內涵不同,他卻能有條有理,剖析精緻,口齒流暢,幾似懸河,使我們聆教者爲之動容。而單憑這幾場講話,我就斷定;此公乃睿慧哲士,滿腹...

  • 文章蘇東坡《八面受敵》讀書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5期  作者:嚴君權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苏东坡 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读书法 精读法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苏轼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中谈到读书时,写道:『卑意欲少本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这就是著名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其大意即是:青年人做学问,每一本书都要读几遍。书的内容很丰富,人的精力又有限,不可能全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