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方言小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作者:郭毓麟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福州 方言 解析

    飯、吃晚飯。以「早、晝、曫」三個表時間名詞,代表一日三頓餐飯。「晝」讀如鬥,「曫」讀如蠻。稱三餐外的食物曰點心—《能改齋漫錄》:「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爲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按唐爲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可且點心。今不能專早晨,凡午晚小食皆曰點心。」稱作伴曰做陣,意指人數多。稱開水曰滾湯,意謂燒湯至沸滾也。稱開人家玩笑曰解悶,意謂以惡作劇來解除寂悶。稱女紅曰針黹(音指)。黹,以絨縷縫制之衣,泛指各種針線女工。稱不正當買...

  • 文章福州方言小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郭毓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福州 方言 解析

    稱三餐菜肴曰配。配有佐義,謂以菜肴佐助吃酒飯也。指稱不滿意之人曰前導。前導本爲封建官吏出門時先行的引路儀仗。古代官吏多爲人民所不齒,故以前導貶稱有惡行之人。稱惡作劇曰忤仇。含與已相忤相仇之意。稱奉承或光顧曰抬舉。意與討好巴結相似。稱意見沖突,吵鬧不休曰冤家。名詞作動詞用,含矛盾對立之意。稱動物牝牡曰姆角。姆音摩上聲,姆爲雌角爲雄。稱作事的姿態或方法曰解數(解音害),與「派頭」意義相近,是靑年人常用的口頭禪。形容力量的不可阻擋曰厲(音利)害,含猛烈之義。斟...

  • 文章中華文化何以将會廣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0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外国学者观点 中华文化特点 内涵解析

    一、前言吾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集結十二億餘人民爲一家,持續五千餘年光榮正史而不墜者,以吾祖先及早發明人類共存共進化之原理,垂裕後人,遵守弗渝,此一原理,稱之曰「道」( 國父稱之曰人類進化時期之互助原則),於理而言,稱之曰「公」;於己而言,稱之曰「誠」;於人而言,稱之曰「仁」;於事而言,稱之曰「中」;於功而言,稱之曰「行」;綜合此五者之應用而言,稱之曰「德」;其見諸於日常生活之適當言行,稱之曰「禮」。孔子承吾祖先自堯、舜起一千七百餘年所遺下之偉大事功而予以全部...

  • 文章嚴靈峰先生對於老易精闢獨到的見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高嘯雲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严灵峰 哲学思想 《胡适中国哲学史批判》 老子之道 易经概念解析

    社会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解决,这个学问叫做哲学」。先生则提出下列三点:1「胡先生的『哲学』的定义,并没有把哲学的任务和特点与一般的科学的任务和特点分起来」;2「胡先生在自己的哲学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如『鸡三足』『藏三耳』『郢有天下』『丁子有民』『指不至』等等,……都与人生没有『切要的』关系,……我们是不得不认为,胡先生『哲学的定义』,是不确实的、多元的、含混不清的」;3「我们则可以不受他所提出的问题究为『人生』有无『切要』的关系。这当然不是说,硏究『哲学』完全是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