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桥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妙「信」共賞補充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2期  作者:安童生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安童生 信件 洛阳桥

    第三十一期发表了鲤东人鄕亲忆录的「妙『信』共赏」一文后,有不少读者反应,以该「益仔」所写家书,其『妙』还在后面,但据几位鄕亲补录寄社的,信中内容,还是有遗漏,接「安童生」鄕亲忆录「益仔」之信,乃请几位赐下补录的读者传阅,都认为安鄕亲所忆绿的,确实完整,十分佩服安鄕亲的记忆力。玆将「妙『信』共赏一补充篇附录如下: 编者父亲老兄台:益仔顿首拜,自从八月十五日拜公食鸭起程,一路店四草六(客店用四文,买草鞋六文),路过洛阳桥,轿夫称我「相公」,此吉祥之兆也,行至

  • 文章讀張呈仁「天下第一橋」書感有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泗水蒋滄江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张呈仁 《天下第一桥》 读后感 洛阳桥

    刘老诗书富,桥北张家翰墨缘,五十余年如一梦,交游未到洛阳边。万安桥记蔡襄书,瞻仰儿时怀故居,悬满高堂辉四壁,不知现状竟何如,国难家灾文物悲,徒留秃笔赋支离,洛阳桥史垂千载,能保万安未可期。洛阳桥故事二则(泗洲佛雕壁)依泉州故老传说:在某朝代修建洛阳桥,洛阳江游船中出现绝色美女,声言:如有人把金银掷中其身的,愿成婚好,引起游人入迷,争相投掷金银,望得终身艶福,迄经数月,金银满载,无人投中娇躯,最后有一道人云游到此,戏以铜钱投中美女胸怀,竟被美女擧手一推,把那

  • 文章泉州東門外 從平蠻十八洞説起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鄭鴻鳴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泉州 平蛮十八洞 蝙蝠洞 洛阳桥

    出售,那小花瓶也在内,价値一元五角「袁大头」。这小花瓶辗转流入泉州城、厦门岛,结果在上海的古董店换了洋主人,身价是五百个「袁大头」。洞内外的奇物洛阳桥的北端,是属于惠安县的洛阳街,而南端则属于晋江县的桥南鄕,民国十三、四年,桥南鄕有个绿林山贼刘家和,也曾在蝙蝠洞避风头,据他后来吿诉鄕人,在洞内布置有不少大型的石椅石桌,在洞内静坐,可闻有刀枪相击之声。洞口有二块大石头,用槌敲打,一块发出钟声,称为「锣钟」,另一块槌之,会发出鼓声,称为「锣鼓」。洞口附近有一大

  • 文章淸源洞直通洛阳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8-19  作者:郭健斌郷親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清源洞 洛阳桥 泉州 斐仙

    在泉州惠安,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淸源洞」直通「洛阳桥」。这句话表示泉源久远,但却仍然是一脉相承的意思。根据故老传说,这件事是眞有其事,确有其人的一个故事。·怪诞不经之谈!淸源山是泉州城内一座大高山此山高出海面,海拔达七百多呎。至于洛阳桥却是泉州与惠安交界一座大桥,这两者彼此距离达三十哩以上。如此巍巍高山上的洞,以及这样的滔滔江水,距离如此的遥远又如何能够直通哩!然而事实却正是如此,淸源山上的一个石洞,却会由石洞的地底空穴,直通到远在三十多里外的江中

  • 文章福州西湖聯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8期  作者:潘祖鏛遺作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杜甫 陶渊明 西湖 集句题咏 洛阳桥

    按: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有:『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句。陶渊明《饮酒》诗有『山氯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道光间,闽浙总督孙尔准(字平叔)集宋人句为堂联;观水观山皆妙境;透风透月两明轩。堂之建筑为两层,正合『两明轩』。以上两联均见于一九二九年,郑拔驾所编的《新西湖》,并谓其时联板尚悬堂内云。萨嘉榘(字逸樵,萨士武之父)所辑《林则徐联句类集》(一九五八年原稿本)中载有林则徐的宛在堂一联: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联语是集洛阳桥碑的字句。有月亮的秋夜

  • 文章月是故鄉明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4期  作者:晉江 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郑和 洛阳桥 福泉厦公路 蔡襄

    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才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又前曁南大学敎授李长傅所著的「南洋华侨史」第二章第三节:郑和之南征及华侨之发达:「郑和,云南昆阳州人,本姓马,世奉囘敎,入明宫为宦竖,赐姓郑,宫中呼为三保,故有『三保太监』之称。」12 洛阳桥的故事从福州到厦门的纵贯公路,称为「福泉厦公路」,这条公路之间,晋江桥南鄕和洛阳这一段,有一座大桥,叫做「洛阳桥」,是晋江和惠安陆上往来必经之处。这座洛阳桥建筑在洛阳江上,横跨那广濶的江面,在中古时代,那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