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光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行權守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彭鹏 哲学 李光地

    权然后知轻重,此语含有高深哲理。事有权宜者,但要合于道。所谓「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之对立为经,凡常道皆曰经。正因有经使纲维不坠;又因有权而不泥古。庄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禅宗亦有:随物应机不主故常之语。是知墨守成规,未尽是好,一方因不得已而行权,他方要遵循轨范而守经,即不喩分寸,不因权宜而放肆。昔人论行权守经者,莫过于淸初名臣李光地丁母忧而迫于君命在任守制。乃致彭鹏(通俗小说彭公案)弹劾,以「君上可以行权,大臣还应守经」为题大作文章。疏陈李光地有十

  • 文章李光地幼年胆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1期  作者:施春達 出版时间:1992-01-31
    关键字: 李光地 幼年 有胆识

    也。然非公之福命,何以臻此,亦能而至相国。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耿精忠反遣人招之,以死力辞。因密疏陈破贼机宜,置疏于腊丸中,遣使由间道赴京师。奏入,圣祖嘉其志,迨贼平。拉哈达疏称:「光地矢志为国,顚沛不谕,宜予褒扬。」擢侍读学士,因父丧归,募鄕勇破同安贼蔡寅,以功升内阁学士。出为直辖巡抚,治水利有功,上褒其治绩,擢吏部尙书。光地在官以淸勤自励,卹民隐,尤尽力农田水利,一时海内号称廉吏。旋拜文渊大学士。时

  • 文章李光地的趣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喬喬 海虹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李光地 康熙 西溪 相国

    淫」字解释出了小纰漏大约是淸代康熙十几年,李光地在安溪原籍大破贼兵,并招安羣贼,靖平安溪一带治安,康熙帝闻知,很是高兴,立即下诏泉州府转达李光地入阁出任学士,可是,李光地当时祇是个鄕试考官,官职卑小,不能越级上升,就先给他兼礼部侍郞的官衔。大约过了七、八年,因为他的若干意见和一部份朝官不合,有人说他推荐施琅督练水师,浪费库银,要康熙帝治他的罪。这时候,正好他的母亲水土不合,想要南回故鄕,就借这原因上疏,请准长假,带着一家大小送母归里。回安溪湖头鄕之后

  • 文章家鄕水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蔡鶴彰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池塘 李光地 妈祖庙 鸟杆

    曾带我们到此写生。家乡缺水,但先民却以结满老茧的手,在田野挖了一个又一个的池塘,在田头掘了一口又一口的水井。池塘水井星罗棋布,滋润这方贫痟的田垄。家乡的池塘,要数翁墓桥右侧的「龙蛟池」最大。据说先前占地十几亩,端午节可在塘里赛龙舟。关于「龙蛟池」可有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康熙、乾隆年间,宰相李光地的从弟李光墺之女要下嫁当地富绅林百万之子林中桂。为讨得李小姐欢心,林百万大兴土木,在梳妆楼前挖了个绿波浩渺的大池塘,楼后种了大片花圃果园,恢恢气势,人称「前渔池

  • 文章满清康熙朝宰相安溪李光地同安留胜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李光地 同安县事迹 遗址遗物 历史资料

    清朝康熙皇帝宰相李光地(一六四二—一七一八)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是安溪湖头人。湖头在安溪县城之北约四十公里,民间有一首歌谣唱道:「永春再去是德化,湖头下来是安溪;阿娘恰大我恰小(女比男高),不会输簸箕盖「加犁」(一种篾编晒具)」。迄是以地名起兴的一首情歌,点出永春、德化、湖头、安溪的地理方位。同安与安溪毗邻,自从一九九五年打通「龙门隧道」之后,两地民众穿洞便是「过县」。李光地与同安关系非浅,至少有「面线亲」的人缘关系,以下的三条资料可供佐证。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