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联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过新年话春联

    来源期刊:《連聲》 第7期  作者:謝應財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新年 春联 春景 桃李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家家户户门扉贴上春联,显得过新年的气氛,为人们带来春的讯息。现代社会已由农业转入工业,而进入资讯的社会,但一到春节,大家仍不忘民族文化的春联,这是由于它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产物,也是国人生活习惯之一环,虽然仅是新年的点缀品之一,但是因为它是用红色纸书写的,而且附有瑞祥的语词,故为大家所喜爱,希望借此带来好运气,这种风俗,据说起源于宋代,到明代才流行于民间。古人每逢新年,为了压邪去魔,保一年之平安,常以二块桃木板悬于门楣谓之桃符,并书

  • 文章春節話除夕

    来源期刊:《同安》 第62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除夕 春联 《风土记》 春节

    粮,年年食不尽」之意。人们还要放鞭炮,贴春联以迎接春节,过新年。贴春联以祭门神辞旧岁,象征新春瑞祥。春联由「桃符」演化而来,古中原以桃木板绘门神像悬于大门两边驱邪,称「桃符」。汉代绘勇士成庆、荆轲、南北朝绘神荼、郁垒、唐代绘秦琼、尉迟恭、晚唐时加绘钟馗。五代后蜀主孟旭自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颂词,取代桃符门神是春联之始。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祈求瑞祥,民间还有段传说。据古远中原神话传说「年」是一种猛兽,每于除夕出而食人,但这种猛兽有三怕:一怕红色,二怕火花

  • 文章家鄕過年民俗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3期  作者:陳志英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团圆饭 跳火群 烧灯架 过年民俗 贴春联

    丰俭不一,与人口及经济状况成正比例,唯一不能或阙者,首推「过年饭」和「春联」,一到除夕,尤以小孩即欢天喜地而「呛呛滚」,兹忆昔日在家鄕晋江所见过年民间习俗,述之如下:一、食团圆饭咱家鄕俚语有谓:「年兜不返无某,淸明不回无祖」。故家人作他鄕游子者,必须返家,方得一家人共进团圆饭,倘因特殊事故未能返家者,亦须于席上留位、摆筷子、碗匙等,以示全家团圆之象征,席间进肴,且须有连根带叶之俗称「长年菜」者,为示长年一家团圆之意,今或称之为围炉者是也。二、跳火群跳火群

  • 文章話「聯」和避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作者:黃石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写联平仄 石坊对联 春联撰写 君长避讳 童言趣语

    身孕,生子长大十年寒窗成名,追述其母守寡养育,奏请朝庭褒扬立坊;惟泉州名人蔡六舍对此不以为然,在首句联下加添「谁见」两字,下联下面加「焉知」两字。蔡六舍是挑挞有名的,然亦有更挑挞者戏之,缘某年元旦,蔡六舍大门首,有人故代撰春联上为「福无双至」,下为「祸不单行」,蔡见之并不急,也不拆下,就在首联下面再加「今日至」,下联加上「此时行」,轻轻把晦气挑掉,亦佳句也。再谈联对的避讳,专制时代,对君主名字,绝不可书写呼叫,民间对尊长父母,不可言及名讳,谓之「避讳」,如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