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对联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祠庙 观众席 对联

    家鄕祠庙戏台楹柱上每有佳联,庄谐兼有,颇富哲理。戏台前的空隙地,即是「观众席」,好戏上场,挤得水泄不通,人头像波浪汹涌。个子矮的被前头高个挡住视线,夹在当中,动荡不得,有一副对联道尽其中道理。(林中纯提供):看不清莫嘈,请问前头高见者;立得住便罢,当留余地后来人。

  • 文章春联选粹

    来源期刊:《鄉音》 第1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山河 故人 宇宙 对联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園情。福祿壽三星拱照,天地人一氣同春。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學海家聲遠,宗功世澤長。海濶憑魚躍,天空任鳥飛。鶯遷金谷曉,花報玉堂春。門庭增喜氣,堂宇煥光華。山川皆秀麗,日月俱光華。春風榮草木,正氣壯山河。道德齊今古。實業振家聲。忠孝傳家國,勤儉訓子孫。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得意當爲天下雨,論文饒有古人風。春暖帶雲鋤芍藥,秋高和露種芙蓉。河山大好春重到,宇宙無穹德自新。創業成功忠是本,立身行道孝爲先...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风雨集》 抗日战争 对联

    大地聳巍峨,環列群山皆壁壘;雄關嚴鎖鑰,天然砥柱挽狂瀾。閩江口之長門炮臺,形勢險要,舊有楹聯云:「大地聳巍峨,環列群山皆壁壘;雄關嚴鎖鑰,天然砥柱挽狂瀾」,寥寥二十四字;該臺雄姿英發,有不可一世之氣概。抗戰初期,陳丈黑尼隨福建省抗敵後援會戰地工作團到長門前線,慰勞抗日將士,由毛台長接待,曾見是聯,因成一絕云:「長門生就是嚴關,港道迂迴壁壘間,今日登臨無限感,一衣帶水望台灣」一唱三嘆低迴欲絕,蓋當時台灣尚未光復也。此詩已編入陳丈待刊之《風雨集》中。(楚秋)

  • 文章莞尔集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志廬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秦始皇 山歌 打油诗 对联 趣事

    我平生閱讀書報,或聽人講故事,常常獲得許多笑料;但認為不登大雅之堂,過後多卽忘記。現在我年屆耄耋,記憶力已大為衰退,腦中原有的笑料,百無一存。因思許多人從事公務或經營商工,終日忙綠,難得有輕鬆的時刻,從事消遣。為了這樣,我乃將記憶所及的一些笑料,寫了出來,供大家於忙碌之餘閱之,使心胸略得輕鬆一些。內分奇文、妙詩、巧對三部分,望讀者諸君莞爾一笑是幸!甲、奇文㈠二郞廟記二郞者,大郞之弟,三郞之兄也。以有功於民,衆乃立廟祀之。廟外有古樹數株,人皆曰:樹在廟前。...

  • 文章妙聯共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对联 上海沪宁车站 抗敌后援会

    看不在眼里,等待三更人静时,用火炭在办公处门外,大书对联,文曰:委员,大委员,小委员,大小委员,大委员委小委员,委实无聊。干事,男干事,女干事,男女干事,男干事干女干事,干的有趣。

  • 文章話「聯」和避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作者:黃石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写联平仄 石坊对联 春联撰写 君长避讳 童言趣语

    ,何错之有?」师默然。编者按:按东门外石坊对联「七十老翁二十寡」;「六月夫妻三月遗」,在联下加上了「焉知」?「谁见」?记得传说,加字者为秦钟震(进),非蔡六舍。秦钟震曾中进士,蔡六舍的学问不及秦钟进,据传说:秦钟震为了在那石柱联上加添四字致双眼失明,故泉州人总叫「睛瞑恶人秦钟震」。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聊语 对联 福州大新楼 杨汶岚 郑孝胥

    大嚼不论钱把盏相招座上客新营如入画登楼来看江南桥福州大新楼菜馆,兀立南台的中洲,登楼眺望,千里闽江尽收眼底,风景绝胜,闻近已铲平建造公园。该楼门口旧有嵌字对联:「大嚼不论钱,把盏相招座上客;新营如入画,登楼来看江南桥」,为书法家郑孝胥氏早岁所书,寥寥二十四字,可说极该楼之胜概。(楚秋)杨汶岚字彩曛号寒鹤,福建人,师事林畏庐先生,所作山水,苍润浑厚,字亦苍劲有力,兼长写诗,现年八十岁仍致力绘事不辍。意画人老湘清仿岚汶杨

  • 文章冰心老人的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9期  作者:芳怡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冰心 中国新文学 对联 联语 语体文

    冰心老人的作品,以她的《繁星》、《春心》和《寄小读者》为代表作,闪烁著中国新文学的丽焰。这位世纪的同龄人,致力于语体文的创作,世誉为「五四」的女作家。其实,她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抵扎实,艺术修养深湛,所撰的对联和词作,鲜为人知。对联是诗和书法艺术的合璧生辉的作品,要求对仗和平仄较为严格。一九三〇年她的母亲病逝,悲痛万分,哀思殷殷,便代其父谢葆璋先生作一副挽联,悬挂灵前:敎养全赖卿贤,五个月病榻呻吟,最可怜娇儿爱婿,儿辈伤心失慈母;晚近方知我老,四十载春光顿

  • 文章轉載「同安縣大風吟社徵聯揭曉」瑣言

    来源期刊:《同安》 第36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大风吟社 对联征集 征集人地统计 三十佳作赏析 佳作增录

    對日抗戰勝利之後,普天同慶、薄海騰歡,吾邑文人雅士吳珣甫、林幼琴、王道垚、李烺焜、葉敦煌……諸先輩倡組大風吟社、寄情詩詠、相與唱酬、托忠恕於筆墨、振文風之頹唐,裨益世道人心,蔚爲藝壇盛事。並在同安民報以「大風」兩字冠首,發起徵聯,八閩文人,如響斯應,共收集二十餘縣市寄達三千餘聯,嗣經逐聯重繕,隱名列號,裝成巨冊,寄請新加坡吳瑞甫(同安縣誌總篡)先輩評論後發表。本會近得同安吳朝鴻先生寄來上述徵聯之油印小冊,因時逾四十五年,紙質霉爛,字跡模糊,但嘔心傑構,擲...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