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教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的現象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9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7-02-28
    关键字: 祭祖 教育 宗教 选举

    县市长,一下子成了热门。立刻即有桃园县长的补选与省长尚有二年任期的补选热门已经开场。三教育:新任吴部长从学府转任,点子很多,到任以来对教改已经提出多项构想,虽然毁誉参半,毕竞是一位肯做事的官员,时光容易,春节一过,转眼就要准备联考,究竟选系选校以及其他改革立刻就要定案,可拭目以待。四宗教:已经不断的遏阻藉宗教欱财的案子,使一些知识分子以及铜臭的人,回头做个聪明的人,不要再傻了,可叹的教育愈普及,智识愈升高,愚蠢的人凡越多,质言之,还是教育失败,人心涣散,走入

  • 文章同樣是肉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9期  作者:吳綿衛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宗教 耶稣 佛教 灶君公 修养

    宗敎在任何國家都可以信仰自由的,因爲任何一種宗敎的敎條,都是導人行善,勸人勿爲非作歹。我國以信佛者居多,特別是閩南和台灣。我鄕附近「石獅坑尾新街」,過去有一座耶穌敎的小敎堂,每逢星期日,敎友成群結隊下鄕宣導敎務,這當然不受任何限制的,可是,他的立場是宣傳本敎,絕對不能破壞他敎。我很佩服這些敎徒們非常有修養,任人侮辱都不在乎。某一天,敎徒們蒞鄕宣傳,大講其敎的好處,繼而又勸人莫信神佛,他並擧一個例:村婦們不知事理,每逢年節,都在厨房內敬「灶君公」,其實,灶...

  • 文章閩南人的宗敎思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5、46期  作者:余佳涵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闽南人 宗教思想 祭祀特征 宗教信仰

    ·閩南人的敬天思想、祖先崇拜與神明觀漢民族對天的觀念是:天乃宇宙的主宰者,是萬物的本源,世間的絕對權威者。治民者乃代天行道,稱爲天子,其執政治民皆須順應天意。漢民族的敬天思想,不僅限於政治哲學,甚至倫理道德、敎育制度也都淵源於這種天命思想。祭天遂成爲最重要的事。爲方便祭祀,漢民族把無形的天加以具體化,稱爲玉皇大帝,俗稱天公,是天地間最至高無上的神,進行最莊嚴的祭祀。玉皇大帝是天界的主神,其下各部大神有:文昌帝——學務關聖帝——商務巧聖先師——工務神農大帝...

  • 文章莆田三一教主林兆恩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楊佑民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林兆恩 宗教 厦教 人物生平 哲学

    明代吾閩先哲林兆恩,字懋勛,別號龍江,道號子谷子。學者初當稱之為「三敎先生」,後乃稱爲「三一敎主」,更有尊爲「夏午尼氏道統中一三敎度世大宗師」者。一、先哲家世先哲七世祖林淇公,住於福建省莆田縣城內赤桂巷,洪武庚辰科進士,先後充任廣東省儋州同知及辰溪縣令,仁政愛民,已積陰功。生梅軒處士,梅軒生遲菴公,以歲貢授淸遠司。遲菴生槐庭處士,槐庭生省吾公。弘治壬戌科進士,初任大理,以忤劉瑾落職,瑾伏誅後,復官兵部右侍郞,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嗣遷兩廣總制,以德爲威,粤...

  • 文章認識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黃錦鋐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道统 道德 宗教

    一般人談到中華文化道統,都會歷數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而孔子集大成。而讀書人也以繼承中華道統爲榮,韓愈論中華道統時就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隱約而以自己爲繼承孟子道統之傳人。以後朱熹也說,孔子之道,傳至孟子,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有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詳見大學.章句序)而以自己私淑二程繼承孔子之道統自居。然而孔子集大成的...

  • 文章孝經心得(十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3-24  作者:黃和平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宗教自由 三牲 金纸 香客 寺庙

    第十六章 感應原文: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序,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愼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淺說:孔子說:古時候有仁德的君主,對於父母的行孝,是像天地神明一樣的尊敬,而且長幼有序,所以上下都能服從治理,因此得到天地神明的感應而能應天順人,國泰民安。雖貴爲天子,也...

  • 文章聖經的啓示與省思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李嶸崢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圣经》介绍 《圣经》成书经过 宗教信仰

    相识,全无关系,而彼此之间论到各人著作机会甚微;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家世又大不同,有人贵为皇帝,有人是农夫,有些是哲学家、渔夫诗人、学者、政治家,令我们惊讶是,每位作者所表现观点言论,都是最后一致的。最重要的,每卷著作都是一个中心焦点,就是耶稣基督。硏读圣经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圣经裏有戏剧、人生、哲理、历史、诗歌,应有尽有;有人读经五十年,仍觉得圣经淸新无比、历久弥新。二 宗教经典一个共同理论人生如行舟海上,心如舵轮,故人心所响,决定其思想;思想中心为信仰

  • 文章深明大義的老婦人!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6期  作者:悲蕊 出版时间:2014-06-01
    关键字: 宗教信仰 老妇人 绑架案 道义 鞠躬

    吾人不知老妈妈的宗教信仰,是否信佛?从她的三个鞠躬里,看到的是原谅、忏悔与难过,原谅好像多是基督的精神,在佛教则是放下的态度,忏悔则又好像在佛教界中居多!难过应是一般良善之人所必备!请看以下正文:深明大义的老妇人!法庭上震撼世人的三鞠躬。这里判的是一件绑架案。犯罪嫌疑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民工,绑架了一个六岁的男孩。让人欣慰的是,孩子安然无恙。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他仍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民工绑架的是老板的儿子。之前,他在老板那里干了八个月,却没有拿到

  • 文章道德教育的宗教情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科学精神 宗教信仰 儒学 精神重建 道德教育

    一、科学的极致蕴涵宗教信仰缺乏人文陶冶、而以科技创造初层次的物欲满足,并非眞正的科学眞谛。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原本就有其原始宗敎所信守的规条,每当科技被引进同时,形成社会的震撼。无神论便在这震撼的社会中滋长,于是新一代知识份子都肯定的认为科学与宗敎是不能并存的。科技日进千里,带来社会繁荣,经济亦逐渐开发,成长,物欲的横流便愈形澎湃,这就造成了当前经济开发中道德敎育与宗敎信仰的问题!其实,眞正的科学精神,并非仅表现于外在的技艺,而是一种求「眞」的精神。这种求

  • 文章文化建設與文化教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植柵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问题 政府与民众合作

    和生活习惯,我们需要透过它引导民众去体认这些民俗活动所蕴涵的现代意义,而与现代法治和社会精神相结合,使大家能够从民俗文化中,建立现代生活文化的新观念,进而遵守社会规范。提倡信仰正当的宗教谈到此,不禁令人慨叹传统的道德规范,因受近数十年来的西潮冲击,迭遭破坏,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未建立,我们又拿什么做为法治社会的后盾?这是深値探讨的问题。硏读西洋哲学史,虽然没有看到像中国那样有儒家一贯的道德哲学,但不难发现宗敎哲学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来西方多数人接受了宗敎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