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妈祖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临水奶与妈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6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91-08-31
    关键字: 临水奶 妈祖 陈靖姑 高雄

    临水奶陈靖姑,是福州居民信仰最深的一位女神,在福州一般人心目中临水奶是非常有地位的,因而妈祖在福州祇得算是次要的神明。相反的,在漳泉、台湾,妈祖林默娘才是人人笃信的女神,临水奶则列为三奶夫人之一,由道士保持其信仰而已,其地位并不很高。台湾若干座临水庙,如台南市的临水夫人庙等,都是由旅台福州移民所兴建的。临水奶一词是福州居民对陈靖姑的俗称,也有人爱称她为娘奶,其堂皇的称号有:顺天圣母、南台助国夫人、临水夫人等等。妈祖也是俗称,要冠冕堂皇些的话,该称她

  • 文章孝行感动天人的妈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0期  作者:吳越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妈祖的神话 妈祖的孝行 孝道的传承发扬

    ㈠孝女妈祖的伟大事蹟五代末期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湄洲屿有一受鄕民尊称的「林善人」林愿,别名惟悫。曾官至都巡抚,后来吿老回鄕隐居,过著耕读生涯。由于林愿为人敦厚朴实,乐善好施,鄕人尊称他为「林善人」,他就是妈祖的生父。妈祖是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本名默娘,自幼颕悟,喜欢诵经礼佛,十三岁那年巧遇道人,传授给她铜符秘诀;十六岁泅水救火,孝名广扬,后来也常常拯救水患中的人脱离险境,并普渡众生,深受鄕里所爱戴。二十八岁成道升天,死后成为海洋之神,灵爽昭著。元、明、清历代

  • 文章家鄕水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蔡鶴彰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池塘 李光地 妈祖庙 鸟杆

    塘,楼后的花圃果园早已荡然无存了,只有池塘旁的老榕树下留下些许残砖碎瓦。据说这里原是一座妈祖庙,香火很旺,后来遭日寇飞机轰炸,夷为平地,这断垣残壁也许蕴匿了家乡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旦人们要破译它,老榕树不见了,废墟上早已建起幢幢高楼。这些零星的传说,已使我约略触摸到家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按沿海风俗,渡口码头往往有妈祖庙,供奉圣母娘娘。渔村的弄潮儿,他们扬帆出海,捕鱼为生,总是祈望海上保护神庇佑他们一帆风顺,岁岁平安。于是,建庙宇,祀奉妈祖。龙蛟池旁

  • 文章『银同妈祖』祖庙——天后宫兼述妈祖渡台之考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银同妈祖祖庙 天后宫 风俗起源 历史资料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長、宗敎局長,個人事蹟入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 文章來自家鄕的訊息與典故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4期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闽台乡镇旅游对接洽谈会 安平城 林圯 妈祖

    了福建乡村旅游、台湾乡村旅游公共展位。两岸乡镇在展位上展出了各自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展品。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旅博会已成为两岸四地旅游业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市场互惠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内外旅游业界深化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安平城与银妈祖林圯将军,是同安县南门内人,自幼学习用功,智勇双全。明末清初,他看到山河破碎,百姓遭殃,心如火烧,毅然提笔写了抒怀诗一首:「胡人践踏何忍受,赤子难忘报国仇,有朝一日鸣号角,英勇杀敌取贼头。」当郑成功据金厦两岛,「抗清复明」时,他

  • 文章抗战初期驻防湄洲妈祖庙情形并记述妈祖的故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湄洲 妈祖庙 林默娘

    该岛妈祖庙,位于岛之东北,为全岛最高地,庙虽不大,然周围苍松翠柏,巖涧飞瀑,另有一番景色。有一天然巖洞,可容纳一部大卡车直达海难。一、在此期间,适有惠安崇武商船一艘四人前往浙江绍兴,置办满载肥猪绍酒,以应廿八年春节销售,返航时行抵湄洲外海,遇盗航急触礁,船身进水,停靠湄洲岛求援,当即义不容辞协助其另雇帆船运猪酒还鄕,然已是爆竹除旧桃符更新了,该船有四只肥猪被进水淹死,慰劳本排春节加菜,使阿兵哥大过肥年。二、岛上居民以农渔为业,敎育程度较低,文盲者多,在春节

  • 文章福建的妈祖文化与市场经济〔妈祖、海洋与财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魏萼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妈祖文化 华侨 市场经济

    一、前言西方社会经济学者玛司.韦伯(Max Weber)敎授认为,基督新敎文化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1]。他举证西欧、北美在十八、十九世纪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此与以基督新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培养了资本主义的精神。而玛司.韦伯敎授更指出,中国儒家文化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精神,所以他使中国经济落后、贫穷。这个论断我不赞同,其理由已在许多著作里阐明,此处不再赘述[2]。然而中国文化中的妈祖文化对于市场经济的正面意义,学者们在这一方面从未论及,本论文也许

  • 文章畫布補情天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2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妈祖庙 风景画 沙滩 馥芬

    4那幅海湾的风景画完成之后,接着,就在原地,我开始替馥芬写画,她固定的坐在海滨一块小岩石上,稍偏着脸孔,两眼烱烱地望着远方。除了星期天之外,祇要是不刮风不下雨,每个下午,她总要以固定的姿势,在那小岩石上坐上两个小时,让我摆布。她提议,星期天该休息休息,由她担任向导。我们每个星期总要去一个地方,游览淡水的庙宇、关渡的渔村、顶北投的山峦、八里的敎会女校区和野柳的奇岩………在关渡临海的一座大庙口,那是「妈祖庙」,长长宽阔的大石板还很干净,我们坐下来喝汽水,并

  • 文章揚帆出鰲海 澳頭連獅城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愛麗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澳头村 新加坡 蒋骥甫 苏根柱 妈祖

    一八二一年(清道光元年)二月十八日由同安翔风里澳头村开出的一艘大帆船抵达新加坡港。早年新加坡福建会馆在直落业逸街(旧时近海边)兴建妈祖宫,其砖石、杉木等建筑材料,均以澳头用帆船运去。当时澳头人「过番」,先通过厦门岛内的「客栈」承包船票和途中伙食费,每人约须银圆十元。往返于澳头新加坡的客船是「万福士」号和「安徽」号,和船主有熟悉的也可以积欠船费,这为那些家境比较贫困的人赴洋谋生大开方便之门。乘这种轮船到新加坡要七天左右,沿途要在各地(时称「十三港脚」)停靠接客

  • 文章當年鄭成功攻打紅毛城探索之三 鄭成功驅逐荷人治台的貢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文物 民族英雄 妈祖

    据说郑成功围攻红毛城时,妈祖林默娘在鹿耳门港上空大显神功助战。后来水道两岸渔民聚居日众,形成「鹿耳门村」。为崇祀妈祖助战之功,公元一七一九年在此兴建「鹿耳门天后宫」,后又扩建为今日的「鹿耳门天上圣母庙」,宏伟华丽,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现已成为南台湾观光景点之一。郑成功对台湾施政,即依照明代规模建制,改赤崁城堡为东都名京,并设承天府(台南)及天兴(嘉义)、万年(凤山)两县。又建神庙,兴建学校,订定科考制度;至此全台教化大开,儒家正统思想,普遍深入人心,将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