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言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2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10-31
    关键字: 诺贝尔 名言 费思尔

    費思爾 Emil Fischer德國人一九零二年化學奬得主他説:「快樂在你自己,不是别人給予的。」快不快樂,當然是在你自己,快樂要你自己去找尋,但是不可否認的,有時别人也會帶給你快樂。他在做學問方面有極精闢的見解,認為學問要在細小處求甚解,求其精,求其實。他在修身方面主張:不顧貧窮,平静思索,談吐温文,行為坦蕩,對人開誠,勇於任事,静待際遇,無憂無慮,安於貧賤而不妄,勤於解疑而不惑,難怪他有如此的成就。尤其静待際遇,就是不忮不求,可為後生小子的模範了。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名言 霍赛

    霍賽Bernardo Alberto Houssay阿根廷人一九四七年醫藥奬得主他説:「人們常説,研究科學的人,最好不要過問政治。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合邏輯,因為我們為人類文明而研究探討,那怎么能擺脱人類文明因素之一的政治問題呢?」話雖然不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要在良性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能去過問政治,因為你那還有時間去從事研究工作呢?他九歲就考入醫科,十三歲就當母校附屬醫院見習大夫,且一開始就治愈好幾個疑難雜症,而名噪一時。二十歲就任教授...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1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9-30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名言 罗塞福

    羅塞福 Sir Ernast Ruherford紐西蘭人 一九零八年化學奬得主他説:「指點别人的缺點或短處,不可太嚴,教人向善或探究真理的標準不可過高。」這與我們中國人説的律已要嚴,待人要寬的道理是一樣的,若把理想標準訂得太高,辦不到也是枉然。他在放射物體上的新發現,驚動了全球,他更啟示天下學子,任何物體的性質,以組成元素為依據,至於每一元素的性質,可以用其本身原子數量來推斷,使今日化學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7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11-30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得主名言 盘尼西林

    柴恩 Ernst Boris Chain德國人一九四五年醫藥獎得主他説:『醫藥的發明,有延壽之功,但無長生不死之理,這是違反科學的幻想,難免有狂妄之譏。』假使人都長生不死,再十個地球也無法容納過多的人口呀!那還成什麽世界呢?自然界的相生相剋,人類的新陳代謝,都是自然現象,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他對盤尼西林的發現很有貢獻,對蛇的毒液分佈與作用之研究,為最精湛的一位,亦是研究胰島素的功能,舉世欽佩。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4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08-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得主名言 盘尼西林

    富樂禮Sir Howard Walter Florey澳洲人一九四五年醫藥獎得主他説:『無論做什麽事情,興趣第一,如果為生活而治學,絶無成功可能,有了興趣不論做什麽必有所成。』對某些事興趣愈高,成功率愈大,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一個人一定要為興趣而工作,切不可為生活而賣命。盤尼西林發現後的製造與應用,他有著精密的研究與分析,加之對許多傳染病的有效治療,有特殊心得,醫藥專家公認他為洞悉黏液分泌的權威。他注意到盤尼西林的副作用,因他的研究而迅速解决這一醫藥治療上嚴重問題。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得主 名言 瓦克斯曼 创新 历史

    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俄國人一九五二年醫藥奬得主他説:「一個國家的進步與否,只要翻閲一份他們的報紙:如果筆墨環繞在既往的輝煌歷史裏,那麽他們根本就缺乏創新。」的確,一談到火箭,大炮,我們立刻報導,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有冲天炮,火藥。一説到航海,必定不忘提起我們早在千年前發明了指南針。中華民族沉醉在以往光榮的歷史裡,是典型的落後象徵。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微生物學家兼生物化學家,發明肺病,腦膜炎,諸不治之症的特效藥。他發明連懲素,因而製造,分析,歸納過許多...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2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8-07-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得主名言 黄热病

    霍易樓Max Thiler南非人一九五一年醫藥奬得主他説:「醫藥科學家敢説,世上没有不治之症,所謂絶症,只不過現在猶未探得其病理,其所以醫藥罔效,只是我們尚未研究出對症的藥物而已。」在二十世紀初,死于黄熱病者不知凡機,他把黄熱病液稀釋後,作為以毒攻毒的接種預防,於是人們不再視黄熱病為絶症,這是史無前例的貢獻,難怪他誇下海口説,人間没有不治的絶病。他整整辛勤努力八年,除了鼠咬黄熱病外,對阿米巴(變形蟲)性赤痢,鉤端螺旋體病症等的病理與治療研究成效,使他大放異彩。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3期  作者:阮少華評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07-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神经病理学 得主名言

    蓋塞爾Herbert Spencer Gasser美國人一九四四年醫藥獎得主他説:『人間為什麽會發生争執,而且多半是無謂而不值得争執的争執,這完全由於神經調節失常。』他是研究神經病理,别人都以為他是神經病,而在他眼裡,這世上的人,鮮少没有神經病的。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神經質,尤其是所謂的偉人們,更是個個神經病。他父母是在礦場打雜的,根本無法讓他上學。就因為在小學時,替師範學院送牛奶,而得以半工半讀。以後獲得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獎學金,但差點數度輟學,所以他一分一秒,都不敢浪...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2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得主名言 居里夫妇 镭元素

    庇爾居里Pierre Curie法國人一九零三年物理獎得主他説:『當我們發現「鐳」了,但我們窮得赴斯德哥爾摩的旅費都没有。當時「鐳」每公分值美金十五萬元,好友們勸我們夫婦申請專利,馬上可成為巨富,但是我們想了又想,鐳既是濟世救人的仁慈工具,這東西應屬於世界的,不應該屬於我私人的。巴黎大學校長推薦我編入名人館,也被我拒絕了,因為我們夫婦對所有的虚飾都不感興趣,只想要一個像樣的實驗室。』評: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必定超過俗人所難想像的仁慈,以至高無上的情操,絕對不會被世俗所...

  • 文章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8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得主名言 白克勒尔线

    白克勒爾Antoine Henri Be cquerel法國人一九〇三年物理獎得主他説:『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講了個故事,一個孺子在荒漠裏哀求高僧幫他找尋鑽石,高僧説:『孩子,獨自去找吧!記住無論你想尋覓什麽,一定要靠自己,别人是幫不了忙的,只是你肯去找,終必找到你所需要的財寶與智慧。』因為他母親給他的啟示,使他一切靠自己努力而成功。每個人假使設定目標,靠自己追尋下去,總有成功的一天。當然我們也不要拒絶他人的協助,只是不要依賴他人罷了。他的發現鐳的放射性,人們把所有放射性物體,放...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