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厦门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安人和廈門人的區別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吳天球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同安 厦门 房子 交通

    和农民工人差不多。七、竞选厦门市的市长,花费不知道多少。但是竞选一个同安的村官的村官,少的要三、五万,多的上十万。八、厦门人喜欢咖啡、墨机、皮包、手表。同安人喜欢青菜、豆腐……九、厦门人周末多往同安跑,同安人周末多往厦门跑。十、厦门人晚上多在休闲喝咖啡,同安人晚上多至银厦摆两桌。

  • 文章古同安 今厦门

    来源期刊:《同安》 第96期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同安 厦门 陈化成 《泉州府志》 厦门志》

    欲了解厦门的历史,必先树立一个「古同安今厦门」的概念,不然,很多历史上人和事都很难谈清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才有「古同安今厦门」之说。历史上的厦门,准确地说在南明郑成功政权之前,厦门都是隶属同安的。同安划归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则是中共政权成立后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后的事情。同安开发比较早,西汉许滢将军持「铜符虎节,首开草昧,永鎭斯土」。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首次设县,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自五代至明末,同安县隶属泉州

  • 文章記喉科神醫吳寶森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百齡老人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吴宝森 喉科 医生 厦门

    吴宝森,喉科专家,精通脉理,他于前清晚期在厦门禾山文灶村自宅开设诊所,以其祖传祕方为人诊治喉疾,凡有咽喉病痛患者,经他诊治,之后无不药到病除,人称「华佗再世」,「喉科神医」,笔者当时年少,只知叫他「丈公」,却不知他与我家究系什么渊源,如今父挚长辈,多已先后弃世,无从查考为憾,谨将其医术精湛之事、略举片段如下。民国初年,国父中山先生在广州寓所突患咽喉疼痛,虽经中西名医诊治,不但无效,而且更加严重,经过一周,已至不能进食,病情万分危急,群医朿手,时有来自

  • 文章再·世·姻·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健斌郷親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厦门 中秋 尼姑 船主

    在漳州厦门一带,近数百年来都流传了这样一个极动人悱恻的故事,故老茶余饭后,时常将这一则充满了传奇性的神话,说给后辈欣赏。据说这是一个眞有其事的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发生的朝代,都可以考证得出来。人生的遭遇,最动人的莫过的悲欢离合,冥冥中好似有某种注定的缘份,而并非可以强求的。而尤其是在早一代一切电讯,并未发达故时间的阻隔,地域的辽远,更是令人有一种难以抵御的阻力,因此悲喜剧的发生,乃更加离奇而充满传奇色彩了,而令人感到怪异。·中秋佳日上任!话说从前有一位姓林

  • 文章重陽節瑣談

    来源期刊:《同安》 第69期  作者:樹芬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重阳节 厦门志》 风筝 茱萸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或称重九节。九是从一开始的个数最高数,九是吉祥长久的至数、阳数,称九月为阳月,九日为阳日。九月九日恰好是至数相遇,两阳重迭故名「重阳」。是我国和春节、清明节一样的民俗传统节日。农历九月正値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金风习习、万紫千红,正是人们远足登高的好时光,《厦门志》风俗卷说:「重阳节登高放风争」。因此历来都有重阳登高的民俗。登高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东汉《续齐谐记》记: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

  • 文章鄕情剪輯

    来源期刊:《同安》 第69期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厦门 海沧大桥 东渡互通立交桥 厦门国际电脑展

    一、厦门明年四月办台交会(中央社/台北讯)根据中新社报导,中共外经贸部已批准厦门当局于明年四月十二至十五日,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举行第四届「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厦门市贸发委主任黄菱表示,厦门成功举办三届「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从第四届起,在保留原有名称的同时,将以「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做为共用名称,向海内外招展招商。此外,为顺应当前国际展览普遍向专业、高档次方向发展的趋势,从第四届起,「台交会」将办成专业展。根据海峡两岸产业分工

  • 文章《两岸文化交流剪影》访厦门·诗之旅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林恭祖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访问厦门 诗歌感怀 人物自述 郑成功

    细,诗新引兴长。击壶多险韵,咳唾亦成章。同和(五首之一) 杨永建鹭岛文明地,谦和故国情。轻风吹有韵,细雨润无声。鹊唱平安日,梅开紫气生。新年花竞秀,望客载歌行。同和(五首之一) 龚诗模厦台衣带水,飞斾架虹桥。唱和联情愫,推敲愧隐招。荆州虽不识,鸿雁并非遥。但得青山在,清风送晚樵。同和(五首之一) 戴光华两岸苍波阔,山川万里程。新春怀故国,旧雨念鸥盟。艺海传佳话,词坛仰令名。高吟诗五首,且作櫂歌行。(注:参观厦门书画院前留影)拜读友竹居诗稿奉呈恭祖词宗粲政黄

  • 文章弦琴斷響哭賢良

    来源期刊:《同安》 第58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陈重乙 市、省参议办公室主任 厦门 悼诗

    凭凌,国难当头,贤师毅然投笔从戎,青年从军,奔走于抗日救亡行列中,随军赴台后,贤师先后任市、省参议办公室主任职务。工作历来雷厉风行,克己奉公。资优后依旧空无一物,清风两袖。今特恭录贤师当年与我鱼雁相通中之数句诗作便可管中窥豹见其一斑。「如潮热血气豪雄,鹏翮扶摇云水空。国恨难消塡海切,外仇未报戴天同。陈琳草檄匆戎马,不匮吟篇寄雪鸿。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不久,由我执笔与三五同窗连名给老夫子发出呼归书,告以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力促他归来探望四十年远别

  • 文章抗戰後期活躍在灌口區的台灣義勇隊

    来源期刊:《同安》 第61期  作者:李海燕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义勇队 厦门 福建龙岩 李友邦

    印象深刻。在前线,义勇队队员向日军喊话,用台湾话呼吁台湾籍日本官兵投靠祖国,应声而来者,也有立即参加义勇队。在灌口区集美、英村、后溪一带,当地居民并不觉察有义勇队之存在,因为他们在这里展开另一种工作:秘密过水潜入厦门沦陷区搜集情报,包括厦门及台湾之军事调动,社会动态,转报上面,作为战略上运用之参考。不挂招牌,不穿军装,所以外界无从获悉。此项工作在灌口区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杨定国,他是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同安县莲花,小学毕业后由其父送回同安,在集美高商唸书

  • 文章钟同德敎授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鍾國梁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钟同德 厦门大学 教授 工作成就

    钟同德敎授,1928年9月,出生于武平县平川鎭兴南村。1943年7月,毕业于武平县立初级中学,同年9月入省立长汀中学高中部,于1946年毕业。同年10月,考进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54年7月,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硏究所,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敎授学习多元复分析。1960年9月,回厦大任敎,担任基本数学函数论敎硏室主任。1960年起,兼任该校数学系副主任。1985年,兼任该校出版社副总编辑。钟同德敎授还担任厦门市数学协会副理事长;厦门市科协常委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