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度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教育制度 公共设施 科技发展

    与其借重两头奔波的旅美海外学人,不如直接聘请外籍专家,以较长的时间在国内协助创业者,有系统、有计划地建立技术,这对于我国的科技引进,当可比较落实」。△自立晚报八月六日社论「贯彻敎授退休制度」,指出贯彻敎授及龄退休,当可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惟是高水准而为学生爱戴的优良敎授,应该突破这项规定而使他们继续作育人才贡献心力」。短评「展现国力」,指出「我们的可喜之事,往往是中共可悲之事,所以今后台湾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必将进行长期而热烈的竞赛

  • 文章全面废除会计师检覈制度之商榷 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8期  作者:王人瑞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废除检核制度 废除缘由 违背公平 重利灭道

    学生人口同样修习同等会计相关学科,均达到规定学分之上,而甫出校门及从政,如平均各占半数,即全学生人口2%,则从政多年已有工作技术,实务经验而且成绩优良取得证明,依现在检覈办法规定才具有参加检覈资格,并非如所想像,毫无根据,阿猫阿狗都可以随意获得,误以为此种检覈制度,系安排资深官员之退路,类似酬佣其辛劳之擧,故而财金当局乃非把此种参加权剥夺强令与甫出校门,毫无经验者同场考试,才呌公平,这样合理吗?再说,甫出校门者在校所修习新学科,有经验,亦可在工作中自行修习而获得

  • 文章浅谈科举制度兼鄕土歌谣雪梅思君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葉天佑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科举制度 歌谣 雪梅 状元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整个科举,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其中县试和府试乃 预 选 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 科举。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方可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也称老爷,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会试合格者参加。由皇帝主持,或任命大臣代理主持。这是科场上最高层次的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 文章從史地觀點談桃園縣地名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黄厚源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桃园县 台湾 堡庄制度 农业 孔子

    在内陆是自北而南,以杨梅和大溪为最晚,直到乾隆中叶以后才着手开拓。这时经营的目标是农垦,淸廷在本省旳统治已趋于稳固,允许闽粤人民来台开荒,政府且派兵勇协助防御和维持治安。故在山边的当时汉、番分界地区,有隘口寮、营盘脚(杨梅)、内栅(大溪)等地名,张路寮(今平鎭)和营盘坑(芦竹)则是维护交通安全的驻兵之地。淸代在北部施行大垦户制度,和南部不同。即由民间集资组成垦殖团体,向政府或山胞取得大片土地进行开垦,这些出资的股分有多寡,因之垦地有名为四股(大园)、七分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3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7-07-3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礼俗制度 孝道文化 鬼神问题

    为政篇—第十八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一章是研讨文化与礼俗的演变问题。子张向老师请教文化与礼俗制度,十代以后的演变,可以预测吗?孔子回答说:『殷朝的一切礼俗制度,是由夏朝传下来的;周朝的一切文化礼俗制度,是沿袭殷朝的。夏朝有四百余年,殷商有六百余年,周朝至春秋已五百年;在这一千五百年间,所有文化制度,损益,修正补充

  • 文章让荣誉制度进入书香社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吳雪山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荣誉制度 书香社区 内涵解释 政策建议 三民主义

    育的观点说,这真是比较具有调和性与合理性的制度2重视五育的均衡发展—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对受教者的要求,可以说相当的高,就是希望受教者能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获得均衡的发展,可是就一般的情形来说,往往不能没有欹轻欹重的趋势,这是事实,如果我们定下一个标准,规定凡是荣誉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他们为了珍视荣誉,争取荣誉,就不得不向这个目标去努力。除非特殊的例外,没有人是不爱荣誉的,所以我们用一种正当合理的方法,去诱导他们上进,以获得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的发展,这正是

  • 文章菲華退伍軍人訪問團來華參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5期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退伍军人访问 参加领导就职庆典 观摩福利制度 参观游览 学校合影

    侨务委员会前副委员长黄干五月十九日上午,感谢菲律宾血干团对侨社所作贡献,并对他们的爱好自由,对共党斗争的精神,表示钦佩。菲律宾血干团曁菲律宾退伍军人联合总会回国访问团一行卅三人,由团长施靑萍率领回国参加庆祝总统、副总统就职大典活动,并观摩政府对荣民所作的福利制度。他们于参观荣民总医院、桃园荣家,武陵、福寿山农场,佳里荣家及中钢、中船等,廿七日离华赋归。潘校长维和博士(右)、林文泉博士(左)、倪文亚院长(中)、合影于中国文化大学。

  • 文章儒家教育思想與我台灣經濟發展之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儒家教育 家族制度 人人平等 儒家六艺 台湾经济

    数千年而成为中华道统。儒家重视家教与家族制度此一爱人助人之基础,应从小开始养成,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仁义训练之初基,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又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然后将此一情爱扩而大之,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如此扩展,使人之上下左右前后三进向之人,皆为其所爱者,由家族扩展至国族,此伦理之所以建立也,伦理者,「互助」之别称也。有了伦理,家族制度才有基础。儒家主张有教无类所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