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修心勵德·廣緣增福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儒家 哲学 童年 孔子 健康 平安

    儒家哲学,是以修养心性,来美化人性;再以完美人性,来美化人生,进而化民成俗,使社会祥和安康。也就是以格物致知为起步,以诚意正心宏其源,以修身齐家厚其本,使人人明德,事事至善,而臻于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福国利民的最高境界。佛家勉人要有慈悲之心;基督勉人要有博爱之心;道家勉人要有道德心;儒家勉人要有仁恕之心。都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人利人的善良之心。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之所以高明博大,就是因为有仁民爱物世界大同的胸怀与德性。人心之善恶,道德

  • 文章尊師重道·作育人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孔子诞辰 尊师重教 儒家精神 教育

    九月二十八日是至聖先師孔夫子的誕辰,也是敎師節,民國六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蔣總統在與資深優良敎師會餐時致詞說:「我們把敎師節定在和孔子誕辰紀念的同一天,其意義除了紀念偉大的至聖先師,藉此表揚所有敎師們崇高的貢獻之外,更在强調要傳承以儒家學說爲中心的我們民族文化,加以發揚光大,實是我們敎育的基本目標。」因爲敎忠敎孝,這是儒家學說的精義所在,國家圖生存,民族求發展,就非人民能爲國家盡忠,民族盡孝不可,是以孔子之精神與力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歷久彌新,甚至被...

  • 文章中華倫理之體認與實踐㈡

    来源期刊:《同安》 第87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华伦理 洪范九畴 儒家思想

    到后来孟子才作更明切而具体的说明,他说:「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至此,我们不但可以认清尧舜时代,将五伦列为教育的中心课题,而且得知尧舜是中华伦理教育的创始人。所以我们说中华伦理肇自唐虞。二、禹作洪范九畴垂范后世禹受舜禅、国号夏。施善政,惜寸阴,治洪水,尽瘁于社会人群德政,被墨家奉为无上的模范人物。儒家对他极为崇敬赞扬。禹对于伦理方面的贡献是:整理古代政治道德,提出一套国家

  • 文章福州孔子学会召开:《孔子和儒家思想与人类社会安定和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7期  出版时间:2004-02-29
    关键字: 孔子学会 儒家思想 学术研讨 柯远扬 社会安定

    二〇〇三年12月3日福州召开『孔子和儒家思想与人类社会安定和平』的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出席的来自省市高校、社科界、理论界等专家、学者和代表70多人。大会由福州孔子学会秘书长柯远扬教授主持并报告筹备情况。大会邀请: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著名孔学专家骆承烈教授,两位学者发言,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此外,浙江温岭孔子学会会长吴志文出席会议。大会收到:中华孔子学会、河南孔子学会、济宁周易学会、浙江温岭孔子学会、福建严复研究会、长乐老子学会等贺电。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论语 学而篇 施政原则 千乘之国 儒家思想

    人民的负担,施行扰民的苛政。我国古代县官的大堂上都悬有两面匾额。一面是「公正廉明」四个大字。另一面则挂在县太爷的对面,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都含有告诫身为父母官的,要勤政爱民的意思。第三是「使民以时。」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民作业,都有一定的时令,政府征用民力,作公共的劳动服务,要注意不要影响他们的生计,不可在农忙的时候去征用民工。这些爱民亲民的原则,就是我中华民族儒家正统思想的仁政与德治。是身为一国之君

  • 文章儒家思想之时代精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时代精神 学者观点 三民主义

    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我们知道自从孔子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道统。所谓道统,就是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人类生存原理流传下来,为子子孙孙所遵守,只要中华民族不断的要求生存,则中华文化的道统自然永久存在。中华民族珍视此一道统,数千年来代代相传,自战国以迄今日,历代的治乱兴亡,难以尽言,有时政统可断,而道统始终不断。就因为道统不断,所以每次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重建国家新秩序的人,大多是确信儒家思想的学者。而且历代

  • 文章把EQ看作智慧吧!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EQ 儒家思想 术语解释 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作者曾任彰化師範學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現任大學教授、青年救國團副主任)

  • 文章我們的社會秩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作者:宗海若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 思想文化 社会道德

    中副十二月三、四两日刋登杨亮功先生「中国家族制度与伦理思想」结语说:「世界扰攘,迄无已时,解救之道,惟有遵行 国父的昭示,推行儒家伦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政治思想,政治的基本要求,是治与安;有条理则治,正常则安,生理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运转,身心自然健康。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推而喩之,家之肥、国之肥、天下之肥,「是谓大顺」,「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顺是常,危是变;常听说守常应变,以不变应万变,该要先奠立正常的条理,以为应变的基础。在家

  • 文章儒家教育思想與我台灣經濟發展之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儒家教育 家族制度 人人平等 儒家六艺 台湾经济

    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其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易知易行,所以儒学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