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作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字之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9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作家 打铁店 补鞋店

    一位著作家,经年累月甚至不分昼夜,都在俯首写作,后来他的左邻右舍搬来两家工业商户,左邻是「打铁店」,右舍是「补鞋店」,他俩的生意日趋繁荣,因此,经常都在赶夜工,閙得那个著作家既不能成眠,又无法写作,但找不到理由把他们赶走。是年的年关将届,万象更新,该两家为刷新门面,特地请这位作家拟一个店号,作家立刻答应,并表示愿为代书,但以「迁址」为交换条件。他俩一听之下,认为这一条件太不近情理,后来二人相议「如此这般」,也就答应下来。于是三方面便签立合同契约,大意

  • 文章《100位作家对我说—作家寄语》前面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100位作家对我说—作家寄语》 前言 写作 写作素养 写作流程

    写作,应视为制作文章的整个行为的过程,怎样通过阅读和欣赏,让自己执笔能够进入写作——这座博大宏深、经纬万端的艺术殿堂,这就需要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技巧,以期夯实基础,才能把握住在制作文章过程中的种种规律,熟知写作的流程:从摄取材料,发掘主题,到构思成文,表情达意;从定型修改,到传播流布。也许正是这样,写作,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好象是一椿令人向往的事,不少人们钟情于名篇名作,进而钦羡和敬重『走笔写人生』的作家;同时,写作也成一种似乎神秘的事,引人进行种种探奥

  • 文章闽籍作家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柯文溥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作家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郑振铎

    中国现代文学肇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它以文学革命为开端,揭开崭新的一页,从而推翻封建文学的统治地位。文学内容的革新,文体的解放以及域外文学大量轮入,使中国文学开始走向现代化道路,既与世界先进国家文学接轨。又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阵线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史称一九一七—一九二一年为『五四』新文学诞生期,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闽籍作家对扩大新文学运动的规模,提高新文学运动的整体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壹—一九二一年初,出现的两个最早的新文学社团即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 文章許希哲鄉親和北投照明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许希哲 刘丽华 照明宫 作家 现实主义

    照明宫简介华侨刘丽华女士,笃信神佛,早年曾向妈祖娘娘许愿,谓其子姚明照君如经商发达,将建宫还愿,其后,十年间,姚君果白手起家,卓然有成。乃遵母命,独力斥资兴建此照明宫,并委托许希哲君,全权负责设计监造及管理等诸事宜,前后六年,始次第完工。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八月许希哲和他的著作许希哲先生,是一位靑年有为的作家(包括写散文、小说、诗、戏剧)与企业家。他除了十二岁以前的童年时代在祖国而外,靑少年时大都在异域的菲律宾度过,正因为他被摒弃在幸福的门外,因此,使他早熟

  • 文章謝冰心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谢冰心 传记 作家 《小桔灯》 《两个家庭》

    谢冰心,中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省长乐市横岭村。一九〇〇年十月五日诞生于福州市乌石山隆普营。童年随父在山东烟台渡过,辛亥革命时随家南归,进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一九一三年全家迁北京,进贝满女中,一九一八年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在『五四』运动启迪下,她看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一九一九年九月以『冰心』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以后陆续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

  • 文章写在《作家自白》之后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作家自白》 《别诸第三首》 《一二八战后作》 《关于知识阶级》

    無心立傳,畢竟是個凡人。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有平坦,也有曲折;有快樂,也有苦惱,時代使然,只好把自己小小的切身感受,見諸筆記,其中無有他奇,追求恰好,以逞本然。這也不易執筆,要有分寸,既不矯情,也不事巧,力避曲意媚俗,自適便可。有人説:回憶是一樁痛苦的事。幾十年風風雨雨,過眼雲烟,我追叙了某些事件和某些人物的評價,僅囿有有關的,盡力提供事實,保留客觀性、减弱若干的感情色彩。個人是極為普通的,所干系其人其事,好些有意省略了,讓他人去評説吧。為了方便,附録《...

  • 文章《書林印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4期  作者:小跋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8-09-30
    关键字: 《书林印影》 热爱 写书 《文坛剪影》 作家忆影》

    从小嗜书,也敬重作者。好像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热爱书,到热爱写书的人,很是自然。追忆自己,从读书到教书、写书的经历、充盈着『热爱』。当我在书林漫步时,浏览也好,精读也好,得益良多。此中,有求教,有拜访,也有通信,为的是教与学中解疑和释惑。书前《胜读十年书》代序,已作略说。既有书缘,名取《书林印影》,以与《文坛剪影》《作家忆影》相配套吧。韶光飞逝,而我竟有三『影』面世,虽不属规模宏大的长篇,却也衍生『三部曲』,留存舌耕之余

  • 文章《三十六計》歷史小説研討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9期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三十六计 历史小说研讨会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作家名单 集团军写作

    四杰村剧照 吴峰生摄福州日报十月二十一日讯: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福州市文化局协办的『闽籍作家「三十六计」历史小说研讨会』,于十月二十日在福州于山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有关领导,港台知名人士,省内外文艺出版界专家、学者,小说『三十六计』作者等共八十人。『三十六计』历史小说首先是由台湾出版家与福建作家联手策划、创作、推出的,指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硕果之一。这套富有创意的系列历史小说从先秦到清末两千多年的历史中

  • 文章閩文化述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何綿山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闽文化 故乡风貌图片 歌舞之乡 历代书画 福建作家 寺庙

    本文作者爲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閩文化研究》輯刊主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