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院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和美鎭進行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台北 和美镇 书院

    卡里善)和美镇,气象万千。文风景徽著先鞭,(景徽社为士子会文结社,敬业乐群之所)黄榜陈锦开良田;(黄榜开和美,陈锦辟嘉黎,平畴沃野)志申士安兴水利,(杨志申、施士安开开福马圳)际青鹏程立书院(黄际青、阮鹏程创道东书院)培育后昆,个个尽成顶天立地的好汉。我们有坚的毅力,足以排除万难;我们有奋发的精神,更可人定胜天。东方日出天行健,屹立不倒壮如山,大家齐向前,建设好家园。

  • 文章昔日书院的课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3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书院 课程 童子试 经学

    前些日子,我写篇「昔日芸圃书院的景观」一文中,曾经敍述生徒自己购买的书本,还不在存书目录里面,大家争着要知道从前的课程读的是那些书,要几年算合格,要我作个解答。我以学识浅薄,见闻不多,且以淸代以前,敎育行政没有统一规定,故就所知和典籍所看到的,作个简要的介绍:以前没有固定的学年,也没有一定的修学年限,就学的长短,完全靠各人的需要而定。但是入学的年龄却大部份是七岁,初入学的学生叫做「破学」。无论是书院、书房、书塾(家塾、私塾),都由私人组设,十分普遍,没有

  • 文章朱熹与南安九日山书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朱熹 九日山书院 南安 金溪 白鹿洞书院

    ,地方上的人,以及他的学生都感受他的敎育,沐受他的德泽,名扬闽南。争相请他讲说理学,就在这地方设九日山书院,硏定敎条诱导弟子信守:㈠五敎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㈡为学之序—博学、审问、愼思、明辨、笃行。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㈤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些敎条,后来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也是一样的,这些字幅,在闽南和台湾到处可见。在家鄕

  • 文章海峡两岸宗亲架心桥记南平游定夫书院修复落成剪彩庆典系列纪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李孔鋭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游定夫书院修复落成剪彩典礼 活动纪实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上午。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鎭凤池村隆重举行书院修复落成庆典剪彩、揭匾仪式。台湾桃园县、宜兰县、台北县的游氏宗亲会、闽杭旅台、旅新、旅泰宗亲祭祖团共计百名游氏宗亲,风尘朴朴直赴书院参加庆典活动。南平游定夫书院座落在南平市南山鎭凤池村。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海内外游酢后裔五年多的辛勤努力,现已修复落成。书院有着六八二年的悠久历史,全面修复后书院占地面积二一九五平方米。建筑面积一〇九三平方米,由前厅、中堂、大殿组成,修复耗资

  • 文章书香绵远的文化圣地——南山书院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林水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南山书院 张振芳 朱熹 文化圣地

    连城有一家「南山书院」,现已跨越五个世纪。近几年,这个座落在小山区的「文化圣地」已引起了一些海外学者的关注。不久前,来自美国的劳格文博士还特地到此书院考察了数日。南山书院建在连城的宣和乡培田村(旧称吴家坊)。宣和乡历属长汀县管辖,民国四十五年方割属连城。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成化年间,吴家坊七世祖吴祖宽就深谋远虑率人伐木割草,在村边山脚下盖起「石头丘草堂」,聘请落魄秀才,教村里几个孩子读诗书。规模虽然非常之小,但毕竟「开长连十三方书香之祖」。古代中国奉承

  • 文章八閩景物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7期  作者:吳胤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南浦书院 灶君殿 梅雨

    是什么囘事……由于故居是靠山近城。所以小时候有两三个总角之交的朋友,每逢假日余暇,便聚集在一起,以不花任何费用的原则下,游览家山附近全境。最初是从经堂街,仙楼山的山前山后,漫游一二小时,能令人留恋的,当然是城东的仙楼山玉皇台与被驻军当作马房的「南浦书院」。(见图三)说起这座「南浦书院」,宋代朱熹,曾在这里讲过学,南朝「梦笔生花」的江淹也被称为「南浦过客」,在西门外梦笔山「等觉寺」,引述出不朽的词赋……。我同邻居同学叶枝盛,从他们的后门上山,一路采些时令的野菓

  • 文章奴化敎育學校:東瀛、旭瀛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奴化教育学校 东瀛学校 旭瀛书院

    福州、厦门,很早就有「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日本领事馆为管理之方便,下令将「台湾籍民」的同鄕组织一律改组为台湾公会。于是一九二二年厦门成立台湾公会,一九二四年福州也成立台湾公会,皆以举办敎育事业、卫生、救护事业、共同墓地之经营为主要业务,此外亦顺便举办代写日文公事,调解各种纠纷等等之服务。福州东瀛学校、厦门旭瀛书院,都是台湾公会为「台湾籍民」所举办的敎育事业,但事实上却为「台湾总督府」所控制,在它指挥之下,推行和台湾岛内完全相同的奴化敎育。汕头无台湾公会

  • 文章英華的光榮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2期  作者:林長鎏 張是廉 出版时间:1998-07-31
    关键字: 鸦片战争 英华书院 林森 辛亥革命 广州起义

    鸦片战争之后,福州辟为通商口岸,美国差会于一八八一年(清光绪七年)在仓山创办了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中国商人张鹤龄先生捐赠了一万块银元的开办费,后几经学制沿革,一九二三年更名为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这所历史悠久、教泽绵长的学校,闻名八闽大地,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她的校友遍布全球,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英华的光荣。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英华创办的第二年即一八八二年就进入这所学校就读。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参议院院长

  • 文章鰲峰坊裡書香飄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鳌峰坊 鳌峰书院 福州师范学校 幼儿园

    鳌峰坊里书香飘」这并非夸饰之语。坊内三民中学旧址,现扩建为福州师范学校,其附属第二小学,便设在原法政学堂址内,址的前身为淸代福建学府之一「鳌峰书院」。这里现有二千余名师生,作为福州地区小学敎师的摇篮引人瞩目。据地方志书记载,鳌峰坊在于山北麓,唐名九仙坊,宋名登瀛坊。所谓九仙坊,指坊后有径可通九仙山;所谓登瀛坊,指宋代出了个状元陈诚之,鄕里荣耀,立祠赞誉。坊内的鳌峰书院,系明郡邹捷春的宅第,中有池舘。淸代康熙四十七年,巡抚张伯行倡建省学,始成书院:前构正

  • 文章记马巷舫山书院二三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2期  作者:九九叟 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马巷 舫山书院 同安 三武街

    马巷舫山书院,址在四甲街通利庙「俗称大宫」在后方,周围广达数十丈,气势雄伟壮观,院前空地空旷,可供数百人集会,前临观音宫水塘,有照墙为界,左至启智学校大门,(该校已于一九三九年九月廿四日被日机炸毁),右在大宫边的柴市,主建筑为开敞式三进大堂,前二进为平房,后进为二层楼房,楼上奉祀文昌帝君,故称「文昌楼」。左右两边空地约与主建筑同大,四周围墙围绕,后面靠墙种有果树数棵,檬果、芭仔、龙眼等。左边有棵百年榕树,右边墙边有鹰爪树三欉,枝叶茂盛,花朵状如鹰爪,花开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