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七事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知吾同安縣部份民眾發生「民變」始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1期  作者:葉天佑 出版时间:2010-09-01
    关键字: 同安 七七事变 民变

    缘由:中日七七事变发生后,政府为重新课征田赋,即开始测量可耕农田面积,并办理登记。(旱地及丘陵山坡地不必登载)农民以标准地形先插「标椿」为自即有姓名地址等手续。然后依此课税稻谷,可是亦有权责以不正确自有地假冒文盲善农所有,如此诉苦无门,只好依所列税单解缴之。善农依税单记载务必若干重量,少者父子兄弟挑担,多者即雇骡驼驮运之。然农民在自家均事先秤砣或「量钩」加些重量,使其农民变稻谷时,发生重量不足,如此引起愤怨。第二年即以尚未晒干稻谷夹有些细砂缴纳。末后简易

  • 文章思親與自強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陳東曙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育东小学 宪兵学校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

    菽水之奉,聊尽子职,越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妄想灭我国族;国难已至最后关头,我国上下,在英明领袖 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奋起神圣抗战,我亦神明华胄,天职无可旁贷,于是辞职返家,将拟投笔从戎之志,禀告我母,母初以寡母孤子,自幼形影相依,安忍使我万里远征;及明抗战大义,毅然应允。临行训诲,勉我精忠报国,以壮征程。于是在泉州培元中学,投考宪兵学校,学习国家军事法令,以为革命内层保障;毕业时,在重庆复兴关,中央训练团,荣获校长 蒋公,亲临点名校阅,恭聆

  • 文章七七事变屡遭日寇阴谋的福州王冷斋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6期  作者:高咏 出版时间:2000-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福州 王冷斋 松井

    王冷齋,福州人。生于一八九二年,是遺腹子,賴母辛苦撫育成人。十四歲入福建陸軍小學堂,畢業後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一九一七年七月上旬,他響應孫中山先生討伐張勛的『討逆宣言』,參加討逆軍到達北京,不久棄武從文,自辦遠東通訊社和京津晚報于北京西城東太平街。他的文章立論嚴正,屢揭軍閥統治之黑暗,終于因抨擊曹錕賄選,險遭逮捕。報社被封後,避寓上海,靠筆耕謀生。一九三五年,秦德純任北平市長,邀王冷齋任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原宛平縣長無法對付駐豐臺(宛平縣境)日軍的...

  • 文章介紹一位自力奮鬪 苦學成功的僑生 自由中國 名會計師王人瑞鄕親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3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王人瑞 会计师 高雄中学 七七事变

    如今子孙满堂,业绩斐然,享誉自由中国,先人余德,为其必然之果。王氏周岁即随亲远涉重洋,侨居菲岛,及长由母携同归国入学,幼承庭训,聪敏颕悟,过目能诵,勤奋好学,民国廿五年庆祝全国统一之际,竟遭丧母之痛,是冬卒业于泉州私立佩实小学,次年升入福建省立晋江初级中学,仲夏「七七事变」爆发,翌年日军入宼海疆,侵夺金厦两岛,闽海告急,日机滥炸,乃随校迁入德化,后因水土不服,染患恶性疟疾,而斯时侨难通,父亲又从政在外,接济中断,家道中落,无力升学,在家养病,廿九年中央军校派员在泉州

  • 文章寫在「七七」紀念日有「恥」的感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日蒙难同志会 抗日战争 日本

    七月七日上午在台北中山堂復興廳舉行的「中華民國抗戰蒙難同志會」八十年年會,我是唯一出席會議的福建人,這個年會是在悼念八年抗戰浴血保衛國家民族、光復台灣的犧牲者,會議開始舉行默哀!也是在台灣僅有的抗日紀念會,我六十九歲了,還算是較爲年輕的會員,老同志們緬懷當年報國壯志,捨生取義何等慷慨!曾幾何時都垂垂老矣,遑論功績,奚用憂傷。這個抗戰蒙難同志會,籌備很久,不知是何心態,積壓多年,到了民國七十一年才准成立,先後出版「血淚集」二輯,算是歷史性的吶喊,在此特將兩...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