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连城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连城县志序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鄧光瀛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连城县志序 邓光瀛 县志书法 真迹影印

    连城县立中学校长邓光瀛先生(已故)逊淸举人,学优品正,众所钦崇,我连城县志卷首,由其亲撰序言并书,字体遒劲,弥足珍贵,特将其眞迹影印如上,以供鄕亲追怀鉴赏。

  • 文章羅國昌先生事蹟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作者:張四維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连城文亨 攻读法律 司法部受训 法院庭长 舟子助逃 积劳成疾

    国昌先生讳仰周字卓民,民国前八年生于连城文亨。罗氏为邑之望族,奕叶书香,杰豪辈出,先生少已岐嶷,长更颕异,风标卓立,望之如神人,而秉性纯良,事亲至孝,仗义疏财,厚人薄已,复近似古之孟尝郭解一流,夙怀大志,年方弱冠,连城县立中学第七班毕业后,即负笈北上,入北平中国大学攻法律,民十八年毕业,应考法官,一试而捷,旋入司法行政部法官训练所受训,期年结业,分发福建各地院实习,以成绩报最,派充福建思明地方法院候补推事,洊升汉口地方法院推事、庭长,四川成都地方法院庭长

  • 文章歡迎謝醫師忠信由大陵歸來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吳振彬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连城济世 特聘医师 卫生院院长 战后厦门复业 台湾省亲 台湾友聚 辗转来台

    谢医师忠信,原藉福建泉州,生长台湾,在厦门开业,抗战初期厦门局势危急,因避乱内迁,经过连城,经人发现其医术精湛,医德高超,对内、外、妇、儿各科经验丰富,由地方人士要求留县定居、在各界殷切恳求之下,秉着济世活人的热忱,毅然答应全家留下暂时居住,遂在东门外三角坪赁店悬壶,夫人吴素华女士护理学校出身,于妇产科颇具识验,对接生助产堪称能手,夫妇合作,相得益彰,心存济世,收费低廉,邑人遇有疑难病症求医无不著手成春,一药而愈,使城鄕远近病患慕名前往求诊者络绎不绝记得

  • 文章憶我故鄕——芷溪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黃永滋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连城芷溪 桃源山 仙高岽 孝子邱瑾 奇闻异事 巨神拦路 异鸟报信

    我的故鄕,是闽省西部的一个僻县—连城最南部的芷溪鄕,这穷僻之鄕,素不为人所重视。但山明水秀,景物宜人,历代来是连城人物荟萃之区,我违难离家三十余载,囘忆起故鄕风物,仍时不忘怀,现在略为追述一二,以饷读者。一、名胜古蹟冠于连南连城之为连城,其名胜遗蹟,自有可观者在,吾鄕在连南,最著名者是桃源山,距县城一百二十里,高数百仞,明丽端秀,亭亭玉立,雪后望之,朗若琼瑶,鄕志所云,「桃源积雪」是己。四山围绕、泉甘土肥,别有天地,鄕先辈黄尙鹏、尙肖兄弟,筑精舍读书其中

  • 文章漫談家鄕風物情趣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羅慶和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连声怀乡 语音驳杂 送灶神 舞狮放灯 食物米冻 连城八景 纸笋木薯 故乡甜品

    吾邑因东门外有一座高山,酷似莲花,呌莲峰山,故名为莲城县,到元朝至正十五年(西历一二八四年)将莲改为连,成为「价值连城」之连城县。它就是我的故鄕,那里不但风景优美,丘壑深幽,而产物之丰,食味之美亦常使人魂牵梦绕,殁齿不忘。笔者离鄕四十余年,思念之情,楮墨难馨;尤其近数月来,因连城同鄕会决定创刊「连声」,更加引起我怀念家鄕各种风物情趣,虽然自忖笔拙,也阻不住我搦管涂鸦的灵感,欲籍此一以舒畅心怀,二以使各鄕亲拾起思鄕之念,导致在台出生之靑少子弟,得以向往家鄕

  • 文章漫談故鄕婚姻習俗

    来源期刊:《連聲》 第5期  作者:謝應財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连城婚俗 亲友介绍 男家遣媒 婚前安床 乾帖迎亲 红包拜礼 童养媳 再嫁续弦

    贻害社会,更是无穷无尽。这些就是西风东渐带来的「所谓文明」的果实。记得我们的故鄕—连城,对于两性联姻非常愼重,而于结婚仪式更是隆重有加,因为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向有「小登科」之称,不能不敬谨从事,以期有「好的开始,才有好的结果。」「能愼始者,必能愼终」。如果结婚礼仪马虎从事,难免被人非议或鄙视。我邑婚姻规范,大都倣照传统仪式,虽各鄕鎭有所不同,但其运作仍有一定的常轨。两姓联姻大都以双方门风、声望为主要条件,结婚仪式亦视双方财势而定繁简。其由童养媳而成婚,续絃

  • 文章吳振彬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連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吴振彬 福建连城同乡会理事长 高玉树 书法展览

    先生讳振彬,字子明,福建省连城县莲峰鎭人。生于民国五年十月九日,父大廷公,天资聪颖,高等学堂毕业后立志经商克勤克俭,创业有成。曾在厦门市与邑人合营连城纸行,专事收集高连纸销售海外,不幸奔波成疾,英年早逝。母林氏常云擅长刺绣,育有先生及妹二人,独力持家,克勤克俭,邻里称颂。先生自幼聪颖,高级中学毕业因战乱而未能升学,民国二十七年初入县卫生院任职,转任县府会计至科员,三十四年来台先后在新竹商职、工矿处印刷业接管会、印刷纸业公司、高雄县党部、农林厅等机关任职

  • 文章鄕俗瑣談

    来源期刊:《連聲》 第5期  作者:羅慶和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连城乡俗 庙祠祭贤 祠堂五十 大祥公祠 拜带头 祠内练武 龙队花灯 神统八音 故事五方

    韶光易逝,「连声」诞生转瞬已五周年。笔者出身戎行,不善写作,本不敢搦管涂鸦,糟塌篇幅,无奈滥竽编辑之列,职责难逃,而能熟悉故鄕情形之同辈鄕亲又逐年减少,新生一代精英,多不了解鄕情,未敢率尔投稿,尤其「连声」是以报导连城鄕土人情,表达连城人心声为主之刋物,与此无关文稿,例不刋登,故敢不揣冒昧,提笔琐谈家鄕祠宇、义仓、春节游花灯、摆五方等概况,借此,㈠以纾解鄕愁,㈡以鄕土情况灌输晚辈,免其身为连城人不知连城事,㈢为本抛砖引玉之意,激起同鄕长辈,能将我邑风物

  • 文章著名工筆畫家李大成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林海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李大成 连城县北团镇蕉坑村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中国美术家协会

    李大成是绘制世界最长幅工笔画「大驾卤簿图」的年轻画家。他是连城县北团镇蕉坑村人。李大成出生于一九六七年农历九月初七。一九七九年毕业于蕉坑小学,后考入北团中学,一九八二年初中毕业。一九八四年冬应征参军服役至今。李大成自幼爱好广泛,喜欢看书、打球、游泳、也喜欢绘画。他初中毕业后曾为兄嫂带过孩子,偷闲自学,看了不少书,画了不少画。一九八七年,他在南京上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制参年。一九九一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专修系统中国画,学制贰年。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 文章连城最高学府——连师

    来源期刊:《連聲》 第5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连城简易师范学校 四易校址 师资扩收 师校升格 文昌阁建舍 大雨试演武装行军

    连师」为福建省立连城简易师范学校的简称。这所为闽西各县培育师资的摇篮,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期间民国二十六年秋诞生于连城县。创校之初,祇有简师本科一班,由连城、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淸流、宁洋、明溪等八县,依分配名额,招考小学毕业生入校就读四年。第二年增招两班,第三年仍然招考本科两班。笔者即在民国二十八年秋在吾邑连城报考,当年连城分配名额是十五名,在报考二百余名中侥幸录取。各县录取考生接获通知后,订期集中在学校擧行复试,经复试及格始能办理注册入学。孟母三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