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童年

    来源期刊:《同安》 第34期  作者:小艾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童年坎坷 家道中落 战乱纷扰 北伐战争 南军印象 田园景象 怀念童年

    一)散记童年,在人生的过程中,那幼嫰的心理,是多么纯眞、洁净;多么忠恕、平易;没有一些虚伪和奸诈,没有半点欲望和忧患;更没有丝毫苟且和瑕疵的存在。所以,在人生过程的童年,才是「眞实」的人生。西哲常言,童年如春初、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候;人人都有过著一段如花似锦的童年生活,可是这期间就有许多不同的色彩和形式,天渊的境界的遭遇;许多人在童年的生活中,是仆妇随从,车轿上学;更有许多人在童年间,跣足赤体,踯躅街头,手心向上的乞讨生活;可是在这

  • 文章故鄉菌江囘憶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王愛華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菌江旧事 三姓聚居 山阴小亭 忆童年

    暮雨敲窗,凉風入幙,待倚樓欄,凝神著想,忽覺故鄕景物,湧現眼前。緣吾鄕菌江,又名石菌,背山面海,風景淸幽,有海濶天空氣象,民俗敦樸,以勤儉相尙;鄕之前,有兩大石,作渾圓微扁形,一名圓菌,一名扁菌,俛仰天然,氣韻一致,洵爲中流之砥柱,可障東海之狂瀾;攷之辭源,菌的生於海濱,兆出聖人,因以爲名。先是鄕由遮洋蔡姓闢其基,位於晉江南門外,舊屬十一都之東南隅,與金門島嶼隔江對峙,臨流遠眺,儼若仙人臥地然,而靑山作屛,面對兩圓石,勢成金獅攫球狀,朝潮夕汐,漲退環流,...

  • 文章八八回憶錄

    来源期刊:《同安》 第77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源益棉纱行 童年 金源隆 家世

    竟不顾一切,自己一人前往厦门,寄住在「全福楼菜馆」,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只求病人痊愈为快,同时兼为「全福楼」管理帐务,竟置家中生活于不顾(全福楼菜馆,乃为庶母周氏之弟所开)。二、忧患的童年余那时尙在厦门读书,寄住在三叔父家,母亲日夜为人剥劈花生仁,赚取微薄工资度日,焕弟年幼,三弟延平年仅八岁,每天清晨天未亮之前,就出门,沿着大街小巷,叫卖油条,赚得几枚铜板,贴补家用,又恐天亮时,被人认识,有损家门体面,常于黑暗中遭遇野狗追逐叫吠,可怜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 文章兪大猷的膽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9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俞大猷 《洗海近事》 松糕店 兵车营 童年

    大破敌人的兵阵。巡抚把这「兵车」的制度上报朝廷,故有「兵车营」的设立。那个时候,军营有兵车,就是开始于此。兪大猷论兵,多参用儒家的立论,他著有「洗海近事」和「兵法发微」两书,李杜作序,曾有「其学莫非兵,而论兵莫非易」。后世评论,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不会超过兪大猷的这两本兵书。(拙作「闽南采风录」资料)兪大猷童年,在北门一峯书院入塾,要经过武庙傍边一条狭狭的小巷,有一天晚上,他读书到很晚才囘家,经过武庙傍边那条小巷的时候,看见「白无常」坐在高墙上,跷着他的一条

  • 文章想從前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9期  作者:葉國■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想从前》 诗词 童年 抗日战争 医官

    想從前,眞可憐,小身體,病魔纏,生死別,父母急,過良醫,命不完,得救援,除病魔,慢復原。家經商,算小康,地方上,獲名望,土匪知,卽打聽,到我家,專搶錢,全家人,心不安,家不定,天天跑,日夜愁,我太小,需照顧,急盼望,請保母,遠離家,為上策。幾年後,我成長,屆書齡,囘家裡,進私塾,讀古書,三字經,百家姓,唸增廣,讀一半,政府令,掃文盲,鄕村裡,辦公校,為民利,全免費,兒童們,都進校,讀新書,唱新歌,打洋鼓,吹洋號,眞熱閙,同學們,內心歡,深自傲。過三年,不...

  • 文章同安小西門内的大夫第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荒凉景象 令人唏嘘 忆童年思故乡

    我叫舅公的一座大厝股,舅公名叫刘荣显,人称他为荣显舍,是世家子第的尊称,同时也是一位汉医生,我家大小遇有辛苦病情常请他去把脉看病,他家与大夫第邻近,故曾经向其探询大夫第子孙的下落,藉求了解其后代情形,舅公答以不知所之。回想帝制时代一位大夫,算是个朝内官,当从前这所大夫第建筑非常宏伟,何等的威风显耀,不可一世,其出入车马仆从繁荣高贵可想而知,曾几何时,事过境迁,其所遗留仅是一片荒凉废墟,抚今追昔,恍如昙花一现而已矣。忆童年当时景况历历犹如眼前,今则两鬓已斑,眞

  • 文章鯉城憶舊(五)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作者:王人瑞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泉州 溪亭小学 戏院 晋江公学 童年教育

    ②五堡帆影民國十九年秋天,泉州治安情形比以前良好了,母親帶着我陪外婆一家人乘小火輪由鼓浪嶼回泉州。外婆與舅舅陳雨田到菜巷陳府老家去住。我們母子却因爲,上坊巷老宅年久失修,完好的房間不夠容納,所以,只好找房子租,先住下再說,商量結果選在南街商業閙區裡比較有警力管得到的地方,認爲比較不會受宵小光顧。於是由劉維椿和王慶 兩位伯父帮忙之下,在義泉靠南街租到一間洋房的二樓整層,樓下店舖是維椿伯岳丈姓游的老先生所開設的一家鐘錶店,樓上由店裡出入有一座木梯通往二樓,請...

  • 文章木樨香飄桂圓潤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龙眼福圆 经济价值 童年回忆 品种种植 龙眼收采 收购推广

    木犀俗稱桂花,屬常綠亞喬木,葉橢圓形,葉緣有細齒,腋叢生小花,色黃或白,香味濃,秋天開花最盛,故陰曆八月又稱桂月。花可製成桂花滷,但不見果實,亞熱帶及溫帶均可見其芳踪。而桂圓又稱龍眼,屬亞熱帶水果,係常綠喬木,葉呈梭形,葉緣無齒,春天開花,花之色澤及狀略似桂花,但於枝杪成叢開花,經蜂蝶之傳播而結果,於秋天成熟。此二者;一爲專供觀賞之花木,一屬食用果樹,雖說除了屬同一季節飄香皎潔開花,或成熟圓潤結果外,似無其他關聯,然而此種「紅花綠葉」之誼,却是淵源有自,...

  • 文章追憶人生如流水

    来源期刊:《同安》 第74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王一鸣 人物回忆 回忆童年 抗日爱国 思念故乡

    温馨与苦难交织的童年我原藉安溪,出生于长泰,而乔居同安,是随着家父戎马生涯奔波的关系,实际上,我在安溪故乡所住的时间只是很短的幼年时期,且多数时间住在安溪桂瑶乡(龙门鎭)外婆家。更不幸是在我六岁时,父亲殉国于战役,我知道这也是剿匪的一种战役。不但不能住在家乡大坪乡后井村老家,也无法在外婆家安居,于是乔迁同安,生活一落千丈,幸外婆(外公已过世)鼎力维持,供养我们,三位舅父对我们非常照顾,让我在同安县城读私塾。继而进入同安城厢中心小学肄业,后转入洗墨池小学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