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福州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嚴明森醫師載譽回鄕林可璣鄕老追蹤而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福州郁甘特稿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严明森 医师 针灸 福州

    福州市仓山医院针炙推拿科副主任严明森医师,今年春间应邀赴台诊病。在台二、三个月期间,曾用小针刀和点穴推拿疗法,为各种「运动伤害,跌打扭伤及车祸撞碰伤害后遗症,颈、肩、背、腰、腿的顽固痛点、拉应性骨刺、腱鞘炎、滑囊炎等」骨伤科患者进行治疗,绝大部份立竿见影,手到病除,从而名闻宝岛,深受旅台鄕亲欢迎,其疗效情况,台湾《常春》医学月刊等报纸杂志包括本刊陆续都有报道。「从台湾回榕时,他还带回镌有『妙手回春』的特制金牌、『仁术济世』的银牌、精美的宝剑奖框,以及台湾

  • 文章叶向高舍家宅为—北京福州清会馆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6期  作者:曉曦 出版时间:2000-07-31
    关键字: 叶向高 北京 福州 清会馆

    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和史料的欠缺,叶向高与福州会馆来往的具体细节难以查考,但叶向高与福州会馆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这里,有史可据的三件事:首先,叶向高把自己在京的家宅一分为二,分为福州会馆与福清会馆,开京官舍宅为家乡会馆的先河。不是十分热爱家乡的人是舍不得这份家业的,而叶向高,这位明万历年间德高望重的一代名相,实实在在地为家乡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其次,叶向高为福州会馆题写了三副著名的对联,一是福州会馆老馆正堂『燕誉堂』的楹联:『万里海天臣子,一堂桑梓弟兄

  • 文章林则徐第二个家北京福州会馆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7期  作者:曉曦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林则徐 北京 福州 会馆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辗转天南海北而心系家乡,眷念故土,在北京的日子里,他与『联乡谊、聚乡情』的福州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名字镌刻在福州会馆里乡会试题名版中。他手书的对联也高悬在会馆那雕梁画栋之间。而他的爱乡义举则在福州会馆的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自的一页。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后获得了进京会的资格。自嘉庆九年(一八零五年)始,至嘉庆十五年(一八一零年),三次入京赶考,均下榻于福州会馆,对会馆的社会作用,极为赞赏。对福州会馆更是

  • 文章(悼林炳康先生逝世)林炳康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2期  作者:堇齋 出版时间:1996-05-31
    关键字: 林炳康 福州同乡会 福州月刊 病逝

    注:林炳康先生遗像)前立法委员、财团法人台北市福州同乡会奖助学金董事会董事长,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评议委员、台北市福州同乡会永久名誉理事长、福州月刊指导委员:林炳康先生,于民国八十五年五月七日病逝台北中山医院,享寿九十有一岁,敬表哀悼!定于六月十日(星期一)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假台北市辛亥路三段市立第二殡仪馆怀亲厅设灵举行公祭。追念一代乡贤。【本刊讯】福建大老林公炳康先生,久有心脏疾病,去年冬杪缠绵床榻,悉赖药石控制病情。今春宿疾转剧,住入台北中山医院就医寮

  • 文章追憶高拜石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6期  作者:黑尼 出版时间:1991-08-31
    关键字: 高拜石 福州 福州日报》 伤寒病

    说起福州新闻界,几乎无人不知道高拜石先生的名字。的确,他是个老报人,在当时的福州新闻界,享有一定的地位与声望。我与他的认识,早从三十年代初期(似是一九三二或一九三三年)便已开始。那时,他任《福州日报》社长,而我则在省立福州中学读高中。由于爱好文艺,暑假里,我和几个同班同学,打算借报纸副刊园地编个文艺刊物。刚好我的堂姊夫吴希钧(渔航)与高是生死患难之交,由他跟高一说,高便一口答应。但我们当时都是初出茅庐的靑年学生,对编辑工作毫无经验,第二期排版时,就发现

  • 文章福州掌故》阅读札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2期  作者:邱思穎 出版时间:1998-07-31
    关键字:福州掌故》 阅读感悟 福州建城纪念

    生活在福州城,既会谈起『闽县侯官共一城』史况,又爱打听三坊七巷的来历;既想解释茶亭、横山、小桥、三叉街的地名缘由,又要查问涉及近代轶事的番仔弄、番船浦,海关埕……这些引人茶余饭后谈趣的故事也好,旧制也好,例俗也好,不论男女老幼,都爱聆听和知晓,要是讲得不清不楚,听的定不满足,怎么办?一时难以答对,自然不能解惑和释疑了。现在好了,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福州掌故》一书。作为福州建城二二〇〇周年献礼,向大家提供一册『无师自通』的类书,欲知福州城的掌故故事,自可

  • 文章宋母陳太夫人八秩晉一榮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行泰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宋良存 福州月刊 纪念品

    注:寿星宋陈爱玉和印尼回国祝寿爱孙霖耕(右)霖耘)福州镜江宋母陈太夫人八秩晋一荣庆,于五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时假座台北福华大饭店江南春举行,祝寿人士仅至亲友好:宋良存、宋孝倓、张敏杰、林铨、陈戈远、陈南玉等竟达二百多人,会中由印尼、新加坡、台北的孙男女组成合唱团,唱生日快乐歌;有的为寿星佩挂长寿金牌,次媳陈含青、三媳蔡淑卿、五媳廖淑英扶寿婆切蛋糕分享亲友,承庆次男伯燕因在印尼商务繁忙无法分身返台,寿堂由三男伯鹤、五男伯台招待嘉宾,同时赠送与会人士纪念品一份

  • 文章福州青圃林白水纪念堂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福州 林白水 纪念堂

    林白水(一八七四、一、十七—一九二六、八、六),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笔名白水。闽侯县靑圃人。才思敏捷,笔锋犀利,名重文坛。一八九三年,赴杭与林纾分主「林氏家塾」东西斋。一八九八年,执敎于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蚕桑学堂。年假曾返闽筹办福州蒙学堂。继为杭州养正、求是两书院敎习。一九〇一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并在上海同蔡元培等名士成立中国敎育会,创设爱国女校、爱国学社。一九〇三年初赴日,组织拒俄活动。六月受「军国民敎育会」派遗

  • 文章王公十八判(21)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作者:張傳興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陈春生 王绍兰 福州 差役

    的大红包,命差役递给马贻顺。王绍兰道:「为不使你吃亏太多本府送你一大红包。现在,你可以回去了吧!」马贻顺见红包,以为内存金银财宝,果然眉开眼笑,向王绍兰道了谢,匆匆走出府衙。到衙门口,他迫不及待将红包一层一层拆开,拆到第十层,里头现出半截烛蒂。贻顺哥举著半截烛蒂,一阵眼花头眩,顿时瘫倒在地上。几十年后,「贻顺哥烛蒂」,这句话在福州成为讽刺吝啬之人的成语。①福州方言,下半世即下半生的意思。

  • 文章福州画家郑百重载誉回闽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福州 画家 郑百重 台北

    本刊讯)福州鄕亲郑百重先生于六月廿一日应邀来台,即展开一连串的参观拜会活动,六月廿五日至七月四日假台北市新生画廊举行国画个展,文化委员会副会长陈奇禄博士莅临主持,台北市福州同鄕会杨代理事长鑫兹应邀致词云:际此两岸艺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郑鄕长以大陆杰出人士应邀来台举行画展,参观访问,为闽籍画家开路先锋,本人谨代表福州同鄕会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祝画展圆满成功。此次画展方面,由于郑氏的作品技法高妙,意境深远,在开幕典礼中,陈奇禄博士、名画家田父、张光宾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