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沈葆桢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参加纪念沈葆桢诞辰学术研讨会随感之二:有人把侵略说成进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7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沈葆桢 诞辰 学术研讨会

    沈葆桢作为福州乡贤之一,创办马尾船政,在近代历史上贡献卓著。近几年来,学术研究出了一批成果,包括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沈葆桢》,上海古籍出版出版《沈葆桢评传: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美国庞百腾著,陈俱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建船政局史稿》,陈道章著《马尾史话》等十余种。这说明了沈葆桢和船政文化的课题,引起了著作界的重视,此次交流会上的八十五篇文稿,能够汇编成册,这是大家关注的事。为了展示研究成果,这项工作必不可少。大会发言,各抒已见,多属学术上的评议。有位

  • 文章沈葆桢保卫台湾、开发台湾的贡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林岷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沈葆桢 保卫台湾 开发台湾 台湾防务

    注:林岷教授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摄)沈葆桢(一八二〇—一八七九年)清代名臣,福州人,榜名振宗,字翰宇,号幼丹,谥号文肃。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广信知府、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两任钦差大臣,殁于两江总督任上。其母林惠芳系林则徐六妹,其夫人林普晴系林则徐二女。沈葆祯与林则徐不仅有着外甥与舅父血缘亲、有着女婿与丈人的翁婿情,更有着沈葆桢从母亲和夫人言行中受到林则徐家敎、家学、家风的敎诲与薰陶。沈葆桢曾说「先母舅林文忠公与夫子相交

  • 文章《闽台史话》林则徐、沈葆桢及饶廷选逸事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9期  作者:華章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林则徐 沈葆桢 饶廷选 林普晴

    流传千古的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谢故人,并以自勉。在他奉诏履新之时,即主持编译《澳门日报》和《四洲志》,以了解外情,贯彻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独具慧眼,将其爱女许配给清末海军舰船创建者和保卫台湾的爱国忠臣沈葆桢。这对夫妻一生为清廷效力,建功立业,被清政府授予“四品京堂”和“一品夫人”的殊荣,在闽省传为佳话。福州民间传说,沈葆桢是林则徐外甥。少年英俊,仪表堂堂。十七岁就在林则徐的江苏巡抚衙门任幕宾,为乃舅起草文书。有一年除夕,万家

  • 文章(同鄕人物介紹)嚴復二三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6期  作者:陳介眉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严复 鹅头山 慈祥 沈葆桢 财政部

    △吾鄕(阳歧)先哲严复讳几道字又陵,乳名体乾,父振先,擅歧黄,驰誉全闽,悬壶于榕城来魁里,历有年所。笔者与先生故居毗邻,累代姻亲世谊,对其毕生事蹟,知之甚详,谨就报章杂志未会发表者,擧述数则。△先生少时,拜闻名中外之经学大师黄宗彜先生门下,潜心学习,对于宋、元、明各代理学大家之言行,非常景仰,悉心硏究,从此奠定国学基础。沈葆桢先生招考海军学堂的学生时,发现考阅中,有本字迹挺秀,文章流利,非常欣赏,列为第一,及放榜后传见时,发现此一文章,竟出于年仅十四岁

  • 文章培訓文武雙全學子的摇籃—福州華僑文化武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6期  作者:方冠英 出版时间:2000-07-31
    关键字: 沈葆桢 福州 武术 学术研讨会

    返鄉開過沈保楨一百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第二周來到古木參天,緑陰深處的鼓山。就在涌泉寺旁有一所華僑文化武術學校。校方知道我們來自臺灣,承總辦公主任梅鳴飈特别安排,學生武術表演。表演項目,有基本功、南拳、醉拳、鷹爪拳、螳螂拳、刀槍劍棍。氣功、拳擊、摔交、攻防破解、擒拿等絶技。該校辦學宗旨是,以學文爲主課,習武爲特色,德育爲根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日制、全寄宿、全封閉,以現代化、高科技手段加以管理。此外,該校課程,除習文習武之外,還包括,如何獨立生活,怎樣待...

  • 文章沈葆桢行书七言联▼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9期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沈葆桢 九江知府 林普晴 血书 行书

    沈葆桢,清福建侯官人,字翰宇,一字幼丹,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卒于光绪五年,享年六十。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出为九江知府,调署广信,时太平军所至城邑,官吏皆望风逃溃,幼丹方赴河口筹饷,夫人林氏普晴、林少穆之女也,誓以身殉,刺指作血书,乞援于玉山鎭总兵饶廷选,七战皆捷而城围遂解,以此名闻天下。幼丹以功晋广饶九南道,超擢江西巡抚、授总理船政大臣。同治末,日兵侵台,奉诏巡视,疏陈福建巡抚宜移驻台湾,此台湾建省之先声也,并奏设台北府,增县

  • 文章沈葆桢的勋业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6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沈葆桢 总理船政 视师台湾 开山抚番

    引言夫以妻名,吾闽沈文肃公坚守广信危城,夫人林敬纫,刺血陈书,乞援于浙江衢州镇总兵饶壮勇(廷选),得解广信之危,夫妇遂得名扬天下后世。妻以夫贵,为人伦之常,其荣耀只不过当时于闾里,守土保民虽有功绩,至多朝廷赞赏,史书记名。如林敬纫夫妇同庙享千秋,至今传为美谈,古来有几?谨将公生平事蹟略述于次:传略沈葆桢原名振宗,字干宇,又字幼丹,福建侯官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咸丰四年擢御史,次年补授江西九江府,又次年调广信府,七年补广饶九南道,十年奉旨办理广

  • 文章沈葆桢一生对中国的四大贡献——为纪念沈葆桢一百八十年诞辰而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高嘯雲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沈葆桢 太平军 福州船政 建设台湾 科学精神

    就是「数」。「天算」连称,即在于此。然我中国「游于艺」,还「依于仁」[111],这是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处,「派别而源则同」,则曾子「天员」之说可见。二十一世纪将成为中国的世纪,是必「子归而求之,有余师」[112]。葆桢「以西方为郯子,收千世之慧而折中会决」[113],虽未获展伸其志于当时,然诚如孟子所说「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莫不兴起也。」[1] 顾云:沈文肃公传[2] 沈葆桢:先妣事略[3] 沈葆桢:先考丹林公行状[4] 林崇墉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