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光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闽民间传说选粹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作者:夏秋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传说 安溪 李光地 韩愈

    何可同日而语哉?故乐为蒐辑公诸同好:安溪——李光地轶闻二则——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諡文贞,福建安溪湖头人,文学素养深,治家立法严,淸代重臣,与泉州城内富翰林鸿基甚笃,曾为靖乱以全家百口同为保荐施琅督练水师,施因功擢升至靖海候,荣显赫达,建府第于泉州城内,府第前立有「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碑,否则,施府家人必予惩逐。时李光地已入相,某次因公入泉城,路过施府,役人一见李相国仪仗开导将从府前来,无意下马停轿状,上前阻行,纷扰遂生,李光地闻喧嚷声,问明究竟,厉声

  • 文章行權守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彭鹏 哲学 李光地

    权然后知轻重,此语含有高深哲理。事有权宜者,但要合于道。所谓「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之对立为经,凡常道皆曰经。正因有经使纲维不坠;又因有权而不泥古。庄子;变化齐一不主故常。禅宗亦有:随物应机不主故常之语。是知墨守成规,未尽是好,一方因不得已而行权,他方要遵循轨范而守经,即不喩分寸,不因权宜而放肆。昔人论行权守经者,莫过于淸初名臣李光地丁母忧而迫于君命在任守制。乃致彭鹏(通俗小说彭公案)弹劾,以「君上可以行权,大臣还应守经」为题大作文章。疏陈李光地有十

  • 文章李光地幼年胆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1期  作者:施春達 出版时间:1992-01-31
    关键字: 李光地 幼年 有胆识

    也。然非公之福命,何以臻此,亦能而至相国。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耿精忠反遣人招之,以死力辞。因密疏陈破贼机宜,置疏于腊丸中,遣使由间道赴京师。奏入,圣祖嘉其志,迨贼平。拉哈达疏称:「光地矢志为国,顚沛不谕,宜予褒扬。」擢侍读学士,因父丧归,募鄕勇破同安贼蔡寅,以功升内阁学士。出为直辖巡抚,治水利有功,上褒其治绩,擢吏部尙书。光地在官以淸勤自励,卹民隐,尤尽力农田水利,一时海内号称廉吏。旋拜文渊大学士。时

  • 文章李光地的趣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喬喬 海虹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李光地 康熙 西溪 相国

    淫」字解释出了小纰漏大约是淸代康熙十几年,李光地在安溪原籍大破贼兵,并招安羣贼,靖平安溪一带治安,康熙帝闻知,很是高兴,立即下诏泉州府转达李光地入阁出任学士,可是,李光地当时祇是个鄕试考官,官职卑小,不能越级上升,就先给他兼礼部侍郞的官衔。大约过了七、八年,因为他的若干意见和一部份朝官不合,有人说他推荐施琅督练水师,浪费库银,要康熙帝治他的罪。这时候,正好他的母亲水土不合,想要南回故鄕,就借这原因上疏,请准长假,带着一家大小送母归里。回安溪湖头鄕之后

  • 文章李光地之学术文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9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70-03-10
    关键字: 李光地 学术文章 音韵 立法 算数

    一、引言自古数圣贤仙佛,英雄豪杰之出,无不归之山川磅礴郁积之气,毓秀钟英,地灵人杰,所以有「眉山出三苏,草木尽皆枯」之谚。玆以安溪论之,安溪虽僻壤偏陬。然山川俊秀,人文蔚起,以佛耳山(佛天山)之峭拔高大,而出几批逆鳞,抗疏直谏之詹御史仰庇。以同发山(铜钹山)之俊秀挺拔,而出提督陕西广西学政,著述宏富之官翰林献瑶。以五阆山(陈五郞)与剑斗高旗山东西相望,肥厚高大横亘七里,而出国家有数人物之相国李光地,尤允称卓绝。该山上有两尖,其中尖高处,睛明可眺海,并可

  • 文章湖头李光地轶闻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8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李光地 家书 李相国 衙役 石磨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諡文贞,福建安溪湖头人,文学素养深,治家立法严,淸朝重臣,与泉州城内富鸿基情笃,尝为靖乱以全家百口性命保,第以保荐后贵为靖海将军,靖海侯施琅受权臣疵议。著有榕村文集问世,官至相国,告老还鄕,生平轶事、趣闻、佳话繁多,兹录民间传说数则以飨同好:㈠李光地有一千金小姐名小玉,自幼在家延师课读,聪颖伶俐,光地亦亲自督课,每出对令答,俱皆称意,获光地心喜。且看她涉猎历史故事颇多,遇有疑惑不解,亦自动求深了解然而后止。某次;方阅读纣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