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葆桢保卫台湾、开发台湾的贡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林岷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沈葆桢 保卫台湾 开发台湾 台湾防务

    最深,其平日御敌之法,与夫子论之亦最详尽。文忠尝谓人曰:『吾宗乡溪孝廉留心时务,平夷之策可以见诸实行』」。当我们比较硏究这两位中华民族精英时,他们眞有着惊人的相似,不愧为「文忠垂范于前,文肃遵循于后」。沈葆桢一生对中国有四大贡献,一是创办船政、二是创建海军,另两件是他以钦差大臣的要职两渡宝岛,保卫台湾,开发台湾。他第一次赴台在一八七四年六月十七日至一八七五年一月三十日;第二次在一八七五年三月二十日至八月二二日,总计在台湾将近十三个月。是沈葆桢最早提出台湾

  • 文章鄭成功 鄭經父子治台政策——多出自鄉賢陳永華參軍之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郑成功 郑经 陈永华 台湾

    了两个工人去除草、修剪树枝,至于庙埕的裂痕,因陈永华墓是历史建筑,他担心擅自整修会触法,十月一日打电话到文化处询问。台南县政府文化处长叶泽山说,原本就已有整建计画,但因历史建筑受文资法规范,需召开审查会讨论修复方法,对于显灵一说,叶泽山不愿评论,但表示林志隆有心帮忙,当然很感谢。叶泽山也说,陈永华墓虽是衣冠冢,但墓碑是自明郑时期留下来的古物,清康熙时期为避免台湾续成反清复明根据地,将陈永华等人遗骨迁回闽南同安县,但据说果毅后的衣冠冢内,仍有一小块陈永华遗骨

  • 文章明鄭臥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作者:陳永華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天地会 反清复明 开发台湾

    不已,曾经赞言是再世诸葛亮,并且立刻委其为参军,由其筹组天地会,结合大明志士,从事反淸复明活动。论及陈永华之为人,谦冲静穆,平常言语似木讷,然每每论起大局,却是慷慨雄姿,悉中肯要。且遇事果断,不为羣议动摇,与人交游务求尽诚,生活严谨而绝不怠惰。尽其一生,陈永华虽能于乱世为明郑理出一片天下,然因朝政不振,无法遂其反淸复明大志;谈及其功绩,则以对台湾的开发贡献为最著,有连雅堂之诗为证:「杖策谈时局,军民礼数宽,兵农辅文敎,遗敎在台湾」。当郑经退守台湾,王朝组织仍

  • 文章两任台湾总兵:甘国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2期  作者:魏永竹(原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委员) 出版时间:2006-08-31
    关键字: 台湾总兵 甘国宝 才气 提拔 提督

    到官署,其移孝作忠,甚获嘉许。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六月,奉旨署理山东充州镇,尚未抵任,复补授江南苏松镇。九月调补浙江温州镇。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又调补闽粤南澳镇。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八月,又调补福建海坛镇。十月,又调补台湾镇挂印总兵,任内认真负责、深获好评。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正月,奉谕旨补授福建水师提督。就任后督巡外海,洋面宁静。高宗嘉许辛劳,召见赐食,赏戴花翎,诰授荣禄大夫,续任提督福建水师。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九月,父亲逝世,缮折上奏『所有

  • 文章異哉?省籍的考慮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作者:陳東曙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王昭明 本土化 施启扬 台湾

    中共对台工作主要人选,亦以对福建关系密切的王兆国,我们要精心的推动中国民主自由统一,第一步骤,则必须以福建为最初阶段,先以了解福建地方民情、民意,结合社会力量,发挥潜能,以大中国情怀,前瞻性的推展,因地因人,相得益彰,自必事半功倍。然则今不作科学务实的规划,而以狭隘的省籍意识,空降亲信,去站立之海岸边,遥望茫茫沧海,作素描大陆远景;是闭门造车,缘木求鱼,是视野浅窄的「独台」保守心态,怕为疑虑「出卖台湾」的阿Q精神。如果莫能求得眞诚的中国统一,大家同心协力

  • 文章闽贤林公子超二三事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5期  作者:趙錦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环岛公路 闽籍乡贤 尊重法治 热爱台湾

    嗣,并送其至美国深造。林京在闽原已结婚,但赴美后又热恋一女子而与其结婚。公获悉后,极为震怒,立即登报声明,与林京脱离继承亲子关系。两年后林京由美返国,曾登门叩谒,公坚拒不纳。由以上事略,足见林公对中国传统之伦理道德,极为重视,且能身体力行。毕生无限热爱台湾公于一八八六年(十八岁)只身由福州东渡台湾海峡至台北,任职于台北电报局,一八八八年(二十岁)返福州省亲,不及半月即回台北任所。一八九〇年(二十二岁)奉父电召返乡与郑女士成婚,婚后又至台北任旧职。一八九二

  • 文章林故主席森五度赴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9期  作者:鄭梓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林森 福州 台湾 逢甲大学

    林森先生一八六七年二月十一日出生于福州尚干凤港。先生青春少年、慷慨悲歌、生命中最精华的岁月,如何与台间同侪歌哭于斯、同生共死、共同凝塑五度历史离合经验,按年序、略述于次:第一度—林森十七岁(一八八四,清光绪十年)这年腊月,他检行囊,冒岁暮风寒,远渡蓬瀛,时正值法军犯台、台湾蕴酿建省之际,闽台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励行自强新政,先后开矿产、筑铁路、创办西式学堂,并创办电报总局、在福州报考十名洋务通译,林子超年纪最小、志向不凡、一纸入试文书投谒台北抚台衙门,竟蒙

  • 文章左右皆錯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4期  作者:許希哲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台湾 医生 王上槐 商人

    台湾,医生的职业,是多数人所羨慕的,医生的地位,是受社会所崇敬的,但是,我的医生朋友王上槐,在日本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回国行医八年后,于去年中秋前,将他的私人诊所结束,改行经商。感到奇怪的人问他,他总轻松地说:「职业自由,人各有志。」他对我却不是这样说,那是在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我陪他在「陶然亭」宵夜,他喝了一点酒,有一点点酒意,夹杂着感慨万千的口气说:「我行医八年,受尽苦气,足以伤心伤神的大事件,数以百计,零星的小气,更是不计其数—」「我们都知道

  • 文章雲雨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9期  作者:林文泉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三字经》 台湾 土匪 祖父

    饱食终日下一句为无所用心!又如一次留学考试,有题目「大学之道」!学生答曰:「大学之道在罗斯福路四段(为因台湾大,战火燃遍了每一角落,父亲不敢到美厝,祇是到大墘,巡视田园及收成一些粮食,可带往习义络生活,在大墘后被盗匪发现,那土匪看到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枪林弹雨飞向我父亲身边扫射,父亲的头上肩旁!曾读半学期书,而我的成绩仍列全班之冠,连自己都未曾想到!祖父对我的读书系采自由方式,他不忍心迫我太严!父亲则相反,经常要我读给他听,解释文中之精义,要我能读能写,能

  • 文章和美詩翁列傳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8期  作者:黄開基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陈满盈 和美诗社 台湾

    陈君满盈,字虚谷,号一村。为和美鎭人士,居涂厝里和厝路二段五八五号,早岁毕业日本明治大学深受民主自由思想之洗礼。幼时适台湾割让日本,遭受丧权辱国之痛,矢志椎秦,嗣台湾文化协会提倡自治联盟,乃率先加盟,以图反抗异族统治。每于彰化集结「应社」,藉诗言志,聊慰自晦,所作有劲健之风,语挚情眞,但不以雕琢为能。早年曾亦称为新文学运动之健将,常在「台湾新民报」发表白话诗文小说,「荣归」一作,尤推名噪当时,惟不求闻达,固为其子命名各曰:逸耕、逸村、逸雄,以示念本思源也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