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熹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鼓山風景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鼓山 风景 石板 朱熹

    慇勤,茶水服务等极为周到。院前称南园,与普贤殿相对峙。殿傍林木葱郁繁茂。登山道路由石板砌成,蜿蜒而上,每■级即有一平坦路面,使步行者不觉吃力。由山麓至涌泉寺,约七八华里,石级三千八百余级,两侧古松夹道,大者合抱,为千年古树。路旁岩石,刻满诗人墨客的题诗和字。山口立有石坊,由先晦庵(朱熹即朱子)书「闽山第一」。未数武,有「祝圣万年山」的碑亭横跨路中。道旁山水潺潺,有石桥曰「东际桥」,上廿余级有(仰止亭),更上数十级便是「洗心台」了。洗心台为一巨岩,形如

  • 文章朱熹与福建的胜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李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朱熹 理学 传统文化 福建 名胜古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 文章鼓山湧泉白雲洞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作者:林幹如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鼓山 白云洞 涌泉寺 朱熹

    鼓山是福州一大名胜,海拔三千六百尺,山峯秀丽,周围迤逦数十里,陆路可从后屿鄕,埔头鄕往白云廨院;水路是从南台台江汎买棹行驶至廨院上岸。以后马路筑成,可以搭公路车,二十多分钟即到山麓。从廨院到涌泉禅寺,要登二千多级石阶,中途都建有凉亭,可以歇息,并有茶水供应。路旁一系列巨大的巖石上,刻满了历代名人书草,有朱熹的「欲罢不能」,最能道出爬山者走到半途时的心情。到了更衣亭,两旁都是大松树,淸凉荫籁,再上去是喝水巖。走里许一个牌坊题着「石头路滑」字迹遒劲有力,路旁

  • 文章相看意未還——同安香山散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同安香山 朱熹 《金门志》 民俗节日

    由此可见「香山」始名朱徽,有的人将朱徽误为朱熹,这是张冠李戴。朱熹于南京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担任同安县主簿时,也确实到过香山。他见此地风光如画,仙人可居,便题镌「眞隐处」三字。相传清代有位姓郑的读书人到此隐居,在「眞」字右旁加耳边,凿成类似「郑」字变成「郑隐处」。现在朱熹字刻犹存,笔者一九八二年元月三十日普查文物时曾有测量,刻字石块长一·一米,高〇·七九米,字为直书近乎隶体,每字高〇·二四米,宽〇·二米。此事民国版《同安县志》也有记载,「朱子簿同时,已有登

  • 文章朱熹建「同民安」坊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5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朱熹 《小盈道上偶成》 同民安坊

    同民安坊位于现在的翔安区内厝鎭与南安市交界的小盈岭漳(州)泉(州)古驿道上。小盈岭上接三魁山,下连鸿渐山,山脉延绵,是古同安东北自然屛障。小盈岭自古设有驿站,清代设小盈铺,上接南安县东岭,下接马家巷,有五名司兵传递公文。绍兴二十三年秋,朱熹也是沿着这条驿道到同安县担任主簿;离任时,也是沿着这条官道离开同安,士民送至小盈岭,扳辕不忍离,朱熹便在石坊南面路旁石上题鑴「扳辕石」,以志邑人留慕之意。朱熹当时还赋有《小盈道上偶成》一诗:今朝行役是登临,极目郊原快

  • 文章白嶼史話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1期  作者:洪樹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白屿 《白屿约言》 朱熹 文昌鱼 地瓜

    的传说,相传古时同安海面有条凶顽的鳄鱼精,经常兴风作浪,为害民众,甚至还会化成一白衣美女,潜进县衙,呑噬县官。朱熹主簿同安时,对鳄鱼精为害一事早有所闻。那夜更深人静,朱熹还在伏案批阅公文。忽一阵冷风袭入衙内,接着一股白烟滚滚冲进他的书房,朱熹定眼一看,原来是鳄鱼精又变成白衣美女,企图侵害他。他立即把手中的红朱笔掷向白衣美女,忽听「唉哟」一声,红朱笔正击中美女的肚脐,美女化成一股白烟窜逃,次晨,朱熹派人沿血迹追踪到琼头,只见海面上一公里处,浮出一座岛屿,这就

  • 文章書香綿遠的文化聖地——南山書院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林水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南山书院 张振芳 朱熹 文化圣地

    秩序井然。曾君一到书院就赞叹说,朱熹讲学的鹿洞鹅湖也不过如此!他在书院愤发努力,苦攻十年,赴京赶考,果然榜上有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君做了朝廷命官,仍念念不忘他的发祥地,回南山书院题联道:十年前讲贯斯庭绿野当轩宝树滋培育兢爽,百里外潜修此地青云得路玉堂清洁待相随。邱君曾君在南山书院执教期间,重视培养书院学风、人文品格、使书院声名大振,人才辈出。从乾隆卅年至光绪卅一年,书院子弟共有三人中举,翰林一人,武进士一人,诰封或驰赠大夫五人。平步仕途十九人中,四品宫廷

  • 文章細說「同安頌」

    来源期刊:《同安》 第36期  作者:老圃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同安颂 环山临溪 晋设同安 朱熹 不入元仕 元淸有别

    说,晋赋唐诗,代放异彩,后五代之后,入于宋。朱文公名熹,字元晦,父松字乔年,安徽婺源人,任官福建政和县尉,嗣弃官流寓福建,居尤溪毓秀峰下,郑氏草堂,宋高宗建炎四年,生朱熹,年十九登进士,二十四岁授同安县主簿,六十一岁跃任漳州府尹。在其任同安县主簿时,兼务学业,立燕南书院于金门,为同安树立读书基础,以圣经宗旨为正义,涵泳孔孟之道,朱子殁后,人民仰瞻其风范,读书风气既立,家弦户诵,奕世相传,文风洋溢,民性淳朴,风骨卓立,气魄刚毅,高瞻远瞩。从农者寒来暑往,勤业

  • 文章漫說「朱文公讖」

    来源期刊:《同安》 第58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朱熹 天文 地理 梵天寺 应城山

    朱熹谢世八年后,被宋宁宗赐谥「文」,故世称「朱文公」。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所以许多与朱熹有关的文物古迹或民间传说,都带有「文公」二字。如梵天寺的「文公书院」,应城山的「文公尖」、「文公堤」,马巷万家村的「文公井」等。连妇女出门遮面的纱巾也叫「文公兜」,民间通用的家礼叫「文公家礼」,刘五店出产的文昌鱼也有叫牠「文公鱼」……在民间,朱熹是位被神化了的圣人,他所说的语录则被称为「朱文公谶」。朱熹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又识勘舆,喜好游山览水。所以他的一些

  • 文章福建省第一座—邵武民俗博物館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9期  作者:劉仁兵 出版时间:1994-10-31
    关键字: 邵武民俗博物馆 人物蜡像 朱熹 治家格言

    在闽北的青山绿水之间,镶嵌著一颗明珠——故城邵武。在楼层林立,洁净街道之间往往能见到悠久历史的建筑。近年来,邵武市政府将一座明清时代的古宇院修葺一新,辟为民俗博物馆,这是福建省第一座民俗博物馆。馆中展品风格把山区古城淳厚朴实的民风敞露在游人观者的面前。人们离开闹市,顺着静谧的道进巷便来到一座有鲜明特色的古式宅院前。中门细砖上雕著仙翁、书生、秀才、贵官及飞禽走兽,中间刻着「文明气象」四个大字。当时这座入闽咽喉要道的城市,经济文化发达,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敎书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