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可愛的故鄉——洋上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余流水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洋上乡 思乡 教育科举 祖先 娱乐

    福建省、永春縣、洋上鄕,是我可愛的故鄕,它在行政區區分上與仙溪湖注同屬於第三區。東隣仙溪、湖洋。南達姜蓮、崙頭、山上三鄕。西通州城。(淸朝時永春州治所在地)、北接介福鄕,俗稱四班。四面環山,爲一東西長南北狹之盆地,中有溪流,淸可鑑人。除南部外,均築有公路,東經湖洋直通仙遊縣。北經介福鄕,直達德化縣。西經州城,南行可通岵山至南安縣。北行經五里街,達德化縣。交通上雖略具規模,可惜由於日寇入侵厦門時,我方爲保衞後方安全計,奉令破壞路基橋樑。遂使吾鄕交通陷於癱瘓...

  • 文章國立僑民師範瑣憶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8期  作者:張自銘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侨民师范 侨民教育 校址东岳 名胜梅森 坚韧从教

    民國三十年,神聖的八年抗戰,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我全國軍民在偉大領袖先總統 蔣公的英明領導以及在「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精神總動員號召之下,全國軍民上下一心,愈戰愈勇;而日人却到了日暮途窮,泥足愈陷愈深的地步。政府爲了迎接抗戰勝利的來臨,對於戰後的復員工作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僑民敎育方面,敎育部於民國三十年二月根據八中全會參政會議決,創設國立僑民師範學校一所,做爲培育海外僑民學校師資的搖籃,肩負戰後海外各地僑民敎育的工作。三十年五月敎育...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雍正年间定名 部落分布 山岭重叠 亚热带气候 农产果蔬 交通险要 书房教育

    一、鎮名沿革本鎭原曰蘆溪,因古以溪流兩岸盡是蘆花而得名。嗣又以「蘆」字,去草加水而稱曰瀘溪。宋時爲德敎鄕崇仁里,元改稱十七都埔頭鄕,元至順間潘山廵檢司遷瀘溪橋改爲瀘溪廵檢司。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一三六八年)吾一世祖黃暹公號良庵,於埔頭園中柯子林地方發祥,而名震遐邇。明、淸均爲埔頭鄕,後設瀘溪市,與十字街、前街、富春、社壇、桃源、蔡洲、潘山、洪瀨、溪尾、白葉、彭嶺、珠淵、太宇等市並列十四市。雍正二年設有埔頭鄕、羅溪鄕兩社學。羅溪之名卽由此始。雍正十二年設羅...

  • 文章連城現況統計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连城县位置 地形山川 县名更迭 气候降水 金属矿产 耕林作物 畜牧渔业 交通教育

    連城縣大部份地區在東經116°10′—117°20′,北緯25°10′—25°50′之間,東西寛六十四公里,南北長七十四公里,全縣總面積二、四四二平方公里,人口二四六、八〇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〇〇人以上。公元一〇九八年(宋元符元年)設蓮城堡,屬汀州府,一一三三年(宋紹興三年)置蓮城縣,一二七八(元至元十五年)改名連城縣。連城位于戴雲山系支脈玳瑁山及武夷山系杉嶺支脈之間。地勢東、西部高山,中部有河谷、小塊平原和盆地。一、二〇〇米以上山峯有三〇餘座,曲溪的將軍山海拔一、六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