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妈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袁田太平山的太太菩薩

    来源期刊:《鄉音》 第1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袁田 太太庙 妈祖 湄峰

    本县中正鄕袁田村的太平山上,有座庙宇、俗称「太太庙」,内供奉的神明,俗称「太太菩萨」。其实它的正式名称,庙宇应该称为妈祖庙或天后宫,那尊神像应该称为妈祖或天上圣母。妈祖俗姓林,名默娘,宋朝时代,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屿。自幼得神明的传授,能驱邪救厄,施展法力,救护在海上受难的人。她二十三岁登上湄峰,在众人环视之下,冉冉升天。嗣后经常显圣,护国庇民,事蹟很多,如郑和下西洋,施浪渡海攻掠台湾,都曾经受妈祖庇佑。所以历代帝王褒封诏诰,勅封她为天上圣母,或尊称

  • 文章長樂顯應宫發現:鄭和最早的塑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2期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巡海大臣 郑和 显应宫 塑像 妈祖

    经专家确认,长乐市1992年出土的显应宫文物中的10尊神像中一尊为『巡海大臣』郑和塑像。这是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国家历史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专程到显应宫,对这一尊像进行鉴定,确认此塑像为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尊郑和塑像,也是全国发现的惟一作为神和妈祖像供在一起的郑和塑像。这一极有价值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郑和与长乐历史,将有重要的意义。

  • 文章『银同妈祖』祖庙——天后宫兼述妈祖渡台之考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银同妈祖祖庙 天后宫 风俗起源 历史资料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長、宗敎局長,個人事蹟入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 文章抗战初期驻防湄洲妈祖庙情形并记述妈祖的故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湄洲 妈祖庙 林默娘

    该岛妈祖庙,位于岛之东北,为全岛最高地,庙虽不大,然周围苍松翠柏,巖涧飞瀑,另有一番景色。有一天然巖洞,可容纳一部大卡车直达海难。一、在此期间,适有惠安崇武商船一艘四人前往浙江绍兴,置办满载肥猪绍酒,以应廿八年春节销售,返航时行抵湄洲外海,遇盗航急触礁,船身进水,停靠湄洲岛求援,当即义不容辞协助其另雇帆船运猪酒还鄕,然已是爆竹除旧桃符更新了,该船有四只肥猪被进水淹死,慰劳本排春节加菜,使阿兵哥大过肥年。二、岛上居民以农渔为业,敎育程度较低,文盲者多,在春节

  • 文章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妈祖金身 金身游台 同乡护驾团

    福建各同乡会欢迎第一、二、三批护驾团五月五日湄洲妈祖结束百日之旅离台

  • 文章揚帆出鰲海 澳頭連獅城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愛麗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澳头村 新加坡 蒋骥甫 苏根柱 妈祖

    一八二一年(清道光元年)二月十八日由同安翔风里澳头村开出的一艘大帆船抵达新加坡港。早年新加坡福建会馆在直落业逸街(旧时近海边)兴建妈祖宫,其砖石、杉木等建筑材料,均以澳头用帆船运去。当时澳头人「过番」,先通过厦门岛内的「客栈」承包船票和途中伙食费,每人约须银圆十元。往返于澳头新加坡的客船是「万福士」号和「安徽」号,和船主有熟悉的也可以积欠船费,这为那些家境比较贫困的人赴洋谋生大开方便之门。乘这种轮船到新加坡要七天左右,沿途要在各地(时称「十三港脚」)停靠接客

  • 文章家鄕來的訊息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2期  作者:賓利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同安 讯息 五峰德安古堡 地瓜 银同妈祖

    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陈坤树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世伟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兼祕书长、许政郎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谢苍发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韩萤焕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罗崇毅为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兼副祕书长、吴当益为厦门市台商协会理事。银同黑面妈祖「银同妈祖」为何塑为黑脸,据民间传说有二:一为「银同妈祖」原为枣红脸,因香火鼎盛,长年累月,逐将其脸部熏黑,后即塑为黑脸;另一说为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五月,倭寇侵犯同安南门,战斗激烈,城楼上妈祖

  • 文章黑脸妈祖根在同安

    来源期刊:《同安》 第73期  作者:陳金城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黑脸妈祖 根在同安 始于嘉靖年间 黑脸之解释 同安抗倭产物

    同安为闽南妈祖信仰最早、最普遍的县份之一。同安东市「林氏族谱」记载,北宋皇佑间(一〇四九—一〇五四年)湄洲妈祖林默的同宗侄孙(仅隔二世)林怿开支同安县内东市,奉祀本家姑婆林默神像于祖厅。民国「同安县志」载清同安代城乡知名妈祖庙有十四座,金门岛四座。道光「厦门志」列厦门岛清代妈祖专祀庙九座,与吴眞人合祀庙二十座,统计清代同安知名妈祖宫达四十七座之多(尙不包括清代同属同安辖域的灌口、角尾一带之妈祖庙在内)。其中宋代始建之金门后埔贤聚村西宫是为古同安现存最早之

  • 文章則之詩稿(近作三十七首)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作者:劉詠堯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日月潭考察 筹建黄埔纪念园 妈祖周年祭 祭孔大典

    俟机而动,感而咏此。外无敌患国恒亡。作砺中华景运长。黑水白山风惨冽。寒笳晓角气高昻。九州思汉人心在。一炬明灯举世光。今日台澎根本地。择机有俟但毋忘。九月十八日中华民国七十三年刘咏尧万和宫湄洲妈祖殿三百周年纪念蕤守深闺弱絮流。如何庙祀独千秋。本生身具菩提性。救世心偕造物游。相悯痌离紫府。每因回向莅湄洲。岿然宫殿年三百。遥祝仙踪作逗留。九月二十三日警察之友杂志刘咏尧一保境安良不可无。南阳志在执金吾。警奸察隐关民瘼。守望冈临树楷模。二多年健笔更雄文。锷锷才高志不羣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