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亥革命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营内情实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伏天 婚嫁 通令

    這個規矩實在不好受,新郎回家後忙于招待客人,直到夜晚二更始大開筳席,三更轎抬新人。四更新娘子抬進門(新娘身穿大紅湖縐的絲棉旗袍——即令伏天亦如此,足穿藍布襪和薄布底、青布幫的綉花鞋,頭上梳一對抓髻,髻上插兩支四季紙花,儼如一個女道童)。新郎先已立在弓箭案前等候(案上斗内盛滿一斗米,三支箭插于其中,弓弦搭在箭上),新娘下轎後同新郎先拜弓箭,然後拜天地祖先,繼而送入洞房。洞房門口侍立二人手執腰刀,一俟新娘進房即將刀入鞘(俗稱『鎮煞去邪』),所發聲響足使新人嚇...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营内情实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4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6-07-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祭祖 丧事风俗

    (三)喪事風俗家中人亡故後,將死者遺體横堂中,頭西脚東,未俟『姑奶奶』來到不得入殮。『姑奶奶』有『老』、『小』之分,『老姑奶奶』是死者的姐妹,『小姑奶奶』是死者的女兒(均就已出嫁者而言)。這姑奶奶權最大,喪事辦理中,一切都是聽她支配,此風俗頗特别。此外,還有『出殃』之説,照此説,人死後要請道士開好『殃榜』貼在靈前,上寫某日某時『回殃』(指亡靈歸來),全家人在這天要藏避起來以免『冲殃』,并在死者生前所住房内灑布石灰。如第二天發現灰上有痕迹,全家即放聲大哭,...

  • 文章也談福州人性格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性格 心理 美德

    福州人的性格,不若郑南湖先生在上期所说的那么「先天」的「自满」和「自私」。辛亥革命以前,福州有「血洒黄花十九人」的烈士,但自民国以来,福州人出的大官太少,而这些为数甚少的「大人物」,都「谨愼有余,创业不足」则是事实。在某些方面言,他们也许对家鄕的人才也有些培植(如办小学中学之类),但未加以扶植和有所提拔。不过话要说回来,谨愼者,对自身言,有益而无损,「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正是目下共同的心理,非谨愼,又那能保有那个地位。「舍已为人」的美德,而今是不容易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