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福州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吃憶饞

    来源期刊:《闽聲》 第35期  作者:聶三 出版时间:1969-10-15
    关键字: 豆芽 炒粉 福州小吃 鱼圆

    近读本刋。十二及三十三期登载:「烹调得法,非常可口,令人念念难忘的:福州小吃」。不觉勾我老饕,食指大动,囘甘有味,乃因追忆故鄕会垣几家小食肆,佳肴美馔,撮录成篇,以饶余馋。豆芽炒兴化龙岭顶有一小肆,名「伊五」者,卖豆芽菜炒兴化粉,驰誉于三山两塔间,尤其「临江」「留饭」两舖,(上下杭街)之殷商,趋之如骛,入门有巨锅者二,一盛特制之炒兴化粉,一盛江南条面,盖其午前售炒粉,而午后则卖淸汤面条,诘其故,则曰:「两担豆芽易罄耳!」或谓胡不多购,曰:芽黄近烂,似不适

  • 文章福州谚语释解下渡迎神·好看在后

    来源期刊:《闽聲》 第37期  作者:黑人 出版时间:1970-01-31
    关键字: 福州谚语 祠堂 神像

    下渡原名藤山,位於市郊交界,爲南郊一百零八鄕必經之大道。有十境祠,祀鎭藤王,俗稱大王廟。大王之名姓,亦無從稽考,蓋即當地之土神。藤山原有二十一境——十境祠,在廿一境內之十境。該地有周王鄭蔡陳五姓之祠堂。由陳都堂説起相沿陳姓,爲五姓中人口最少之一姓,有陳都堂者(忘其名,明朝總督巡撫亦有此稱),其父於元旦率都堂到大王廟上香,當都堂下拜時,其父忽見大王座位而起立,心以其子將來必大貴,遂向大王許願,『如其子他日能做大官,當思報答神恩,使大王必有光彩。』並將此語吿...

  • 文章蓮花葉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作者:葉玉環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福州 莲花 小溪 庄稼

    记得初中毕业时,留给同窗们的地址是,莲花山下一条涓涓的小溪边……那时的我即将走向省府福州,到那令人向往的城市。我一直幻想着都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幻想着宽阔的大江,浩瀚的大海,那小溪那莲花山似乎永远也留不住我了。童年的艰辛倒是没有很深的体会。只知道为了能上学,小小的女孩居然以不吃饭要挟著「重男轻女」的爷爷点了头,只知道天天放学总背上竹筐拾柴去,当然还背著书包,只知道因为学费五元未交而被罚站,后来又因成绩太好获得减半直至全免,才知道先前是班主任垫的钱。印象

  • 文章福州饮食民俗风情举要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6期  作者:延青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福州饮食 民俗 寿宴 礼饼

    民俗风情,往往体会现在婚丧喜庆、时序节日的鄕土飮食之中,显示出持久的承传性,福州概莫例外。比方说福州开寿筵,必有一盘聚珍集锦式的「全家福」,更少不了鸭蛋、扁肉燕混煮的「太平燕」。「太平燕」上席,堂前燃放鞭炮,宾主频频举杯,将宴会推向高潮。福州方言呼「蛋」为「卵」,而「卵」又与「乱」谐音,于是取「乱」的反义词,将「蛋」雅号「太平」。扁肉燕,乃以福州特产燕皮包饀粒似馄饨,蒸熟再煮,因加工包捏后燕皮拖着一束形如张开的燕尾而得名,同时那尾缘又如初绽的长春花

  • 文章福州谜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8期  作者:魏孔明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福州谜语 乡土民谚 字谜集锦

    福州谜语历史悠久,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古往今来,各行各业都有许多谜语爱好者。男女老幼,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懂得一些地方谜语,就是在农村,他们在农闲时,也常常三五成群,以谜语作为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谜语可以启发人们想象,锻炼智力,又能增长知识,活跃生活,这里一些谜语有是笔者创作的,有是笔者搜集的,现把它筛选一下,权作抛砖之举吧?一、传统谜语:1、小小诸葛亮,独座中军帐,摆下八卦阵,能抓飞来将(蜘蛛网)2、稀奇真稀奇,鼻子当马骑,帮你看世界,远近

  • 文章岁暮谈福州门神

    来源期刊:《闽聲》 第37期  出版时间:1970-01-31
    关键字: 闽谚 桃符 福州门神 《谭宾录》

    夙昔故鄕福州每于岁晚,家家更换桃符,装饰神座,以度新岁,由是纸料诸品纷陈,如门神、神花、元寳之属,莫不应有尽有,门神为两古大将军像,用以贴于门上,相对而立者,若调乱而贴,则相背矣,故闽谚有「贴错门神」一语,以喩互不相洽,各走一端之意。民初国内各地尙多以此为门饰。其后政府推行国历,废除旧历年陋习,由是贴门神者渐鲜,而至于废绝。然早年仍及曾见之者犹多,二将戴盔披甲,彩印于纸者。大小精粗随价而异,陆伟堂门神诗云「魁伟画图传,相逢又一年;悬桃分度索,辅李识凌烟

  • 文章露水集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9期  出版时间:1997-02-28
    关键字: 《福州晚报》 《海峡姐妹》 《露水集》 程法望

    本刊讯)福州市作家协会女会员陈妹妹,笔名晨玫,是一位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城服务在商业系统工作的,多年来,执着追求,勤奋好学,在《福州晚报》《海峡姐妹》《中国妇女》等报刊发表了许多作品,经过筛选,集五十一篇七万字,由北京艺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处女作《露水集》,新华书店在全国经销。全书分为四辑:一山乡情愫,二人生咏叹,三亲情露珠,四生活拾瓣,比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追求、事业,家庭和生活的感受和情趣,文字朴实、清新,很有闽都女性的独特风采。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

  • 文章往事瑣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9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7-02-28
    关键字: 怪俗 福州民间文化 习俗 将军庙

    福州的怪俗近年来,经过福州民间文化界的发掘和整理,有关福州的传统习俗已有很多记载。但是,有些怪俗却未见提及,故鲜为人知。笔者现举两例,望能抛砖引玉,发掘出更多的来。其一,旧时的洪山桥街分上街和下街两段。上下街多为开店铺的生意人,大家世代友好相处,有很好的睦邻关系。可是到了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上下街的人都要分成两群,各自敲锣打鼓、放鞭炮,并且指名道姓地用臭话相骂。上街的人骂下街的某某人,下街的人也选择对象骂上街的某某人。奇特的是被骂的人不认为对方不友好

  • 文章烹调得法非常可口令人念念难忘的:福州小吃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福州小吃 扁肉 葱花 猪油

    鸭面卖鸭面的,全福州只此一家,在城内米仓前二桥亭;地点非常偏僻,附近并无商店,但生意却非常兴隆,当地的达官巨富经常坐包车(自用人力车)去吃,因此名震全市。这家面店,不但地处偏僻,其店貌亦不扬,只可说是一个面摊子;没有招牌,小小的店面,摆着几张木桌和几条木凳而已。卖的只是鸭面,没有别的。他的鸭面完全是以鸭汤煑的。每天只准备三只鸭子,从早晨到午后,以文火煮之,正好一大锅汤,煮好之后决不掺水。每一碗面,除了鲜美的鸭汤之外,还有一大块又肥又嫩的鸭肉。大约自下午

  • 文章福州的家户保护神 陈靖姑生卒年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8期  作者:王雨山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福州方言 闾恩法奶宫 陈靖姑 民间保护神

    奇蹟,眞是奇蹟!你能说祂迷信吗?由一个仅不过小学程度缝衣厂工人的乩童口里,道出陈大奶本身名字及生卒年月,所说的「开宝」、「端拱」、「淳化」等年号,恐怕唸历史系的大学生在没有翻参考书的状况下还说不出来!眞是奇蹟!在台北市南海路的闾恩法奶宫,主祀陈太后,笔者所居密迩,晚餐后散步南海路红砖道,偶经该地,驻足而观,发现香火颇盛,诊病、问事、驱邪、祈安者众,据云颇著灵蹟,迩来「论福州民众对陈靖姑的信仰,列举多种说法,考据陈靖姑生卒年月,各说相互矛盾,莫衷一是,引起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