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心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挤公共汽车者的心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4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研究所受训 人物心理评论 挤车心理

    民国四十一年冬,笔者在阳明山实践硏究院受训,我们这一队的辅导员是李焕敎授和赵友培敎授。李焕敎授曾就「一般人的心理」,讲了一段「寓言」,发人深省:——一般人在排队挤公车,排在前面的人鱼贯上车,未上车的人总希望能在这一班赶上,上车后又能占上座位,如果前后乘客众多,车厢里「站票」者已不少,未上车的人已近车门,惟恐上不去,而一旦上了车门,挤上了,会回过头来说:太挤了,上不去了!」其实,车厢里还可以容纳的。修养好的人不喊,但其心理,总希望在他后面的搭客再等

  • 文章談端午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期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习俗 风俗心理背景

    各状,其中不乏维妙维肖、巧夺天工的艺术品。㈣揷蒲艾可祓瘟此外,端午节来临时,还有用红纸束菖蒲艾枝悬揷门首以辟邪,用蒲艾洗身以祓瘟者,则均是由原始宗敎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咒术行为。由上所述,来分析我国端午节俗的心理背景有三:其一是原始宗敎心理,如以菖艾辟邪。其二是儒家忠孝思想,如以粽子拜祖先,纪念忠臣屈原。其三是道敎的思想,如强调天师斩邪。还有,榴火照眼,角黍飘香,正是端午龙舟竞渡之时。此之本意是为运动,可是后来却牵扯到春秋楚国大夫屈原身上,而有「竞渡拯屈原之说

  • 文章也談福州人性格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性格 心理 美德

    福州人的性格,不若郑南湖先生在上期所说的那么「先天」的「自满」和「自私」。辛亥革命以前,福州有「血洒黄花十九人」的烈士,但自民国以来,福州人出的大官太少,而这些为数甚少的「大人物」,都「谨愼有余,创业不足」则是事实。在某些方面言,他们也许对家鄕的人才也有些培植(如办小学中学之类),但未加以扶植和有所提拔。不过话要说回来,谨愼者,对自身言,有益而无损,「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正是目下共同的心理,非谨愼,又那能保有那个地位。「舍已为人」的美德,而今是不容易

  • 文章善待生命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蘇永平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奢望长生 易行有效 心理健康 十乐增寿 饮食调理 体育运动 睡眠问题

    易行有效,就是不脱离实际,既属易行,并有实效。即使这样,也要择其优者而谈之:关于维护心理健康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一九九五年,九十九岁的苏局仙说:「心里要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快快活活。」高尔基说:「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标记。」有位患高血压的老人到商店看中了一件羊毛衫,正要付钱,发觉钱已被窃,旁人都为他着急,他却心平气和地说:「那位『偷先生』可能也想买东西但缺少钱,找我帮忙,我就成全他吧。」他这种自我排遣,不但避免了苦恼,还避免了一次因发脾气而引起血压上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