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宇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被譽爲:海上慈航 媽祖出生地:莆田湄州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妈祖 庙宇 荔枝 祖坟

    莆田是福建沿海一个有名的县,在淸代为兴化府,民国始改县。位于兴化湾内木兰溪的北岸。在城东北的涵江鎭,是出海的港口,其繁荣胜于县城。莆田海外有两个岛,北名南日岛,南名湄州岛,湄州岛上的天后宫,是全闽最有名一座庙宇,香火之盛,冠于全闽。庙宇建范已一千余年,古色古香,颇为壮观。妈祖姓林,生于湄州,时为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下落地时不会啼哭,故名为「默」。传说十岁便在净室内焚香学道,十六岁通仙灵,二十八岁升仙,累显灵异于海上。宋宣和四年,使者还报于朝,始

  • 文章滄州中選年例迎:吳顏爺補充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達道人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文字 庙宇 神像 家乡

    接受。每至农历十二月中旬即开始筹备,按递年吴颜爷巡行路线编成布吿,帖于木牌之上,由庙祝掮着,传锣通知各处,这谓之「打马牌」。而这时所过之处不论大小庙宇,均应有所表示,于农历正月初五之后初十之前,由各庙宇,各境份之値年福首以各奉祀之神名义发出请柬,分别送往沧州、中选吴颜爷庙前大照墙上张帖,这请柬是用八尺长方红纸,以正楷书就两张,其内容公式化都是:「涓农历「××」年正月十四、十五日,欣逢护国太平王吴、颜春巡大典,××洁治香花菲酌迎候光临,祈保合鄕平安,幸勿见却为

  • 文章福州高台戲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作者:劉菱舟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庙宇 民俗 寿诞 人物浮雕

    家鄕高台戏,究竟高台一词怎样解释呢?盖因福州市内及郊区的所有庙宇,不论庵堂寺观,境涧宫祠,它都有固定的戯台建筑物,其面积大小,要看整个庙地幅员而定了。台的方位都是面朝大殿,但台缘高度一般都超过六尺以上,台上人物浮雕,画栋彫栋,充满古色古香艺术气息,鄕谚统称为「高台」,但临时在郊野搭盖的戏台,亦混称为「高台」。家鄕民俗尙神,每年四季都有诸天列圣千秋寿诞,碰上某位尊神上寿,最少要乐上好几天,往年在太平盛世时代,物价平稳,民生乐利,一连几个通宵「高台戏」是常有

  • 文章從惠安靑山王談到臺北萬華的青山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3期  作者:王喬譽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青山王 灵安尊王 显灵抗敌 修葺庙宇 募捐修庙

    这座宫庙,是座辉煌坚固的庙宇了。

  • 文章故鄉的城廂寺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3期  作者:烏石山人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一神一庙 一神多庙 走八寺 寺庙变迁 文庙武庙 其他庙宇 补列指正 执掌传说

    在官店背街前段,大丈夫庙在萧屋塘边,而大关庙于廿八、九年间由地方人士建议共祀关壮缪侯(关帝)曁岳武穆王(岳飞)。从此一汉一宋两位伟人成为「共同生活户」。四、其他庙宇一、廻龙宫:在东关营大街末端,祀何神不详。二、观音亭:同上址附近,供观音大士。三、延公祠:在东门大街,祀何古人不详。四、天后宫:在东门大街,祀天上圣母,每年三月廿三日为圣母千秋日,有隆重祭典,庙产甚丰,香火亦全城各庙之冠,地方人士组圣母会不下数十个,每届千秋日,纷纷擧行祭典,祭仪严隆,尙有演戏及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