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学篇结构新探(续)

    来源期刊:《同安》 第56期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大学 结构新探 格物 致知 结构列表

    的淇澳之水,那岸边茂密的绿竹,天理灿备,当秉诚正思以格致万物之理。其下之切磋琢磨,道学自修,瑟僩恂栗,赫喧威仪,乃格致应有的功夫与态度,为朱子所加格致释文所未及;末后「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不但已格得物理,且已验证于民,为民认同,故此段宜在释格物与物格。2.有否释「致知」「知致」的释文:古本大学再往下为「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

  • 文章大学篇结构新探(续)

    来源期刊:《同安》 第53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大学 结构新探 致良知 诚于己 王阳明

    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眞诀,致知的实功。」[2]故良知之发,若无私欲障碍,纯循良知发用流行,即无不是道,良知认为是就恳切而为,良知认为非就戒惧勿行,凡事务求不违背自己的良知,也就是先要诚于自己的良知,亦即大学之「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大学不说良知,而讲明德,同其意涵,而广其所指,它涵盖所有天理中之诚意,良知,是非,明善等等生俱之性。王阳明说:「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3]「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

  • 文章大学篇结构新探(续)

    来源期刊:《同安》 第54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大学 结构新探 至诚尽性 文章解读 戒慎恐惧 平心谈诚

    诚意。故使明确认知自己秉赋天理,诚意,良知,明善等明德,亦明确相信别人均俱此天命之性,才能自信信人,眞诚恻怛,相互尊重,协力切磋琢磨,硏获共识,适切解决问题,得到圆满结果,故大学篇宜当首释诚意。[1]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一陆澄录。[2]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二答陆原静书。[3] 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一陆澄录。

  • 文章大学篇结构新探(续)

    来源期刊:《同安》 第55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大学 结构新探 诚意与意诚 移改衍生的结构问题 诚意格致释文

    三、诚意与意诚:王阳明主从古本,以大学篇首释诚意为是,致知首致良知,再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以格致在万物之理,由前所述,应可肯定切合大学篇原旨。惟王阳明认为必需知该怎么做,而且确实去做好,才是确具诚意,这一点,是很値得硏究的。王阳明说:「盖人之见,则谓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谦,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知如何而为温清之节,知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所谓知也,而未可谓已致知,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

  • 文章大学篇结构新探

    来源期刊:《同安》 第52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大学 文章结构新解 中庸证明 孟子述说证明 王阳明学说

    朱子所主乃「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2],更说:「朱子错训格物……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3]认为照朱子的作法,需受命天理,不染人欲的圣人,才能尽心知性知天,才可照他的方式去做,对绝大多数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的人是不合宜的。宋明以来,朱子改本大学随其所集注四书,广泛流传,人心思维,深受朱子改本的影响,既有古本与朱子改本之分,当有正误,如果王阳明所主宜从古本是对的,就宜尽速遏止朱子改本之流传,才易使人人在做人做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