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八回忆

    来源期刊:《同安》 第78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回忆录 安溪 探亲 采货

    惊魂才算稍定,在那「小盈岭」上,不但是匪徒作案的据点,过午以后更是老虎出没最多的地方,过往行人遭其害者,时有所闻,故有「过午不过岭」的警语,那时我已不醒人事,如果没有那阵冷风把我吹醒,想我这条小命不死也必难逃虎口,至今回忆起来,或许是那庙中神圣庇祐!得免命丧岭上!(未完待续)

  • 文章追憶人生如流水

    来源期刊:《同安》 第74期  作者:王一鳴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王一鸣 人物回忆 回忆童年 抗日爱国 思念故乡

    事实上,这是我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我生命中充满著温馨愉快的日子,也是所有中国人民在安定政治和社会环境中都能有的幸福日子。但这因日寇侵略,完全没有了。使我和千千万万的同胞,失去这么美好的生活。「枪口对外」宣传,对日抗战提前引爆在那美好日子里,由于我家庭变故—父亲殉国。我曾做卖油条的小贩,且对汪精卫伪政府,唱出一段卖油条的小调:「精卫大汉奸,碧君汉奸婆,大家快来买,不买就吃呒」!那时一条油条才两个铜钱(一角有二十多个铜钱),物价平稳,人民生活过得满好,以现在水准

  • 文章福建十年盡心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華松年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职责自述

    一日本原擬與英法俄各國聯合「瓜分中國」,嗣以我國北伐成功,加以蔣汪合作,爲遂其侵佔我國目的,乃改其「瓜分」爲「獨呑」策略。於是先發動「九一八」事變,次即挑起「七七戰爭」。先總統蔣公在「忍無可忍」之下,不得不全面抗戰。在八年抗戰期間,我都在福建,從事後方建設工作,以支援抗戰。二我原流浪在上海,承彭時鄕兄介紹至福建連江縣政府工作。余至連江後,爲補救失學之苦與期許報國,乃自標所住之房間爲「嘗膽室」。特央後任世華銀行總經理饒潤昌兄書寫「嘗膽室」牌三字,懸掛室外,...

  • 文章夢中重返汀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0  作者:龔書綿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学校生活 抗战歌曲

    作者:曾任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敎授

  • 文章鄕賢 陳監委達元生平事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陳志謨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陈达元 人物生平 乡贤 往事回忆 政绩

    陳志謨遺稿青年時代逸事漳浦陳故監察委員達老,於民國七十年逝世,他一生爲國爲鄕,照耀寰宇,可謂一世人豪。對其生平事蹟,報刊雜誌登載甚多,不庸贅述。茲記其青年時代逸事三則,作爲「後來者」借鑑。一、黨委員初度作婿民國十九年元月上旬,達老初次赴岳家作婿,邀志謨、綿芳二人爲伴(俗稱子婿伴),那時他廿五歲,長子文俊、長女麗痕、次女麗芳均已出生,問他爲何遲遲作婿,他說:「結婚時十九歲,是中學二年級學生時代,因寒假日期短促,須在家溫習功課,不得浪費時間,暑假期間雖長,依...

  • 文章南洋華僑與祖國革命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許生理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华侨 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南洋檳城閱書報社,社員多係福建人,前年雙十節慶祝五十九週年紀念,其紀念刊有閩籍老同志許生理社長所撰之弁言一篇,追述五十九年來之經過史實,皆目擊身經,躬親其事,直接資料,彌足珍貴。不意脫稿未久,許社長八十高齡,遽歸道山,老成凋謝,悼惜同深!數月前該閱書報社總幹事駱喚中君因公來臺,持贈一紙,因念其文雖僅以檳城閱書報社爲題,實卽南洋華僑與祖國革命之重要文獻,特爲轉載,以餉關心革命史者。編者謹識

  • 文章戰時旅緬閩僑遭難小記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4期  作者:陳宗烱  出版时间:1968-12-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华侨 侨胞 往事回忆 缅甸遭难

    一九四一年末,日軍由馬來西亞轉攻緬甸,英軍無心抵抗,首都仰光市防軍於敵人未到卽先撤走;當時我援緬遠征軍杜部雖曾趕到南部距仰光百英里之東宇縣,截住日軍使不得進;兩軍激戰之餘日軍不得逞,遂分兵迂迴進攻後方,英軍狼奔豕突,爭先逃命,並將交通破壞,陷我軍於絕境,以致彈盡糧絕步行撤退。當時民衆對於殘暴日軍以及空炸,大爲懼怕,我僑莫不放棄業產而走避於各偏僻地方,其大部份卽遠走至上緬甸,以爲日軍可能不到,從中有少數經濟環境較有辦法者卽沿滇緬公路奔歸祖國後方;其時我家住...

  • 文章與兩姪書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謝肇齊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集美学校 抗日战争 家书 往事回忆

    九昌、正昌賢姪如晤:最近嬸由美返台小住,帶回你們這兩三年來歷次寫來家信,讀後一切均悉。我母親大人和大哥相繼去世,聞之不勝哀痛!過去這三十餘年,我一直飄泊在外,年邁老母全賴大哥(你們父親)晨昏侍奉,她逝世時又勞大哥獨力辦理善後,我非常感激,也非常愧疚,但是這一切都是時勢使然,並非我有意規避,甘作不孝之子,母親和大哥泉下有知,相信都會曲諒的。同時相信你們也一定瞭解我的處境,無需要多加解釋的。我自從民國十三年離別鄕井後,只在十八年夏回家住過一個短期間,以後便一...

  • 文章五十年前往事憶述——對日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林秀欒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台湾光复

    一、前言麥克阿瑟元帥代表同盟國家,在接受日本投降時指出:「一個極大的悲劇已經結束」。美國總統柯林頓率領老兵在夏威夷紀念對日作戰勝利五十周年時說「這次勝利眞的拯救了全世界」。抗日戰爭勝利,爲我國歷史上一件大事,亦是世界歷史上一件大事。八年抗戰,大小戰役四萬餘次,三百二十餘萬國軍官兵,爲保衛國土壯烈犧牲,二百零六位國軍將領爲國捐軀,五百七十八萬七千同胞,慘遭日軍殘殺,消耗軍費國幣達一兆四千六百四十三億元,公私財產受害初步估計約三百六十餘億美元。損失慘重,前所...

  • 文章華安班的籌設與對國家之貢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太平洋战争 华安班 筹建背景 主要贡献 往事回忆

    抗戰末期,中央在華安創立「軍事委員會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種技術訓練班」(簡稱華安班)。福建青年聞風興起,投效者至為踴躍。其後畢訓成軍,不論敵後敵前,予敵重創,戰果輝煌。民國五十五年,該班在台師生百餘人在台北市中國之友社舉行第二次聯誼餐會,曾出特刊一冊,其中有原副主任陳達元先生講述「華安班的籌設與對國家之貢獻」一文,由林石梧,陳禮筆記。茲逢抗戰六十週年紀念,本刊特將原文披露,以饗讀者。—編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